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Saṃyukta-āgama 漢譯為「雜阿含」



漢字是單音節字,可以簡化成:
前子音 + 母音 + 後子音
(母音可以是單母音(a. e, i, o, u)、雙母音(ai, au)或三母音(iau)。)
-----
當代華語每字必需有母音,前子音和後子音可有可無。後子音只有兩種情況:
1. n: 音(in),安(an),
2. ng: 英(ing),昂(ang)

台語後子音只有四種情況:(台羅標音)
1. m: 音(im),暗(am),
2. nn: 嬰(inn),餡(ann)
3. n: 因(in),安(an),
4. ng: 英(ing),紅(ang)

台語後子音另有四種情況,術語上稱之為「入聲」(古漢語四聲:「平、上、去、入」,當代華語的「第三聲」,是古漢語所無的音調,不在四聲之列):
1. t: 握(at),乙(it),
2. k: 渥(ak),億(ek)
3. p: 盒(ap),翕(hip),
4. h: 鴨(ah),甲(kah)

台語有沒有母音的字,例如:
1. ng: 黃,阮,蔭
2. hng: 遠,園,方

台語和華語沒有「雙子音」或「多子音」的現象,英文當中,trump, scream, against 為三子音,break, breast 為雙子音。(古漢語學者主張商朝之前的漢語有「雙子音」或「多子音」的現象,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
相對於此,英語有雙音節字如 against, special; 像 pronunciation, refrigerator 為五音節字。
------
āgama 漢譯為「阿含」,十分明白,因為「阿含」古漢語和台語都讀作 a-gam.
「阿含」有時寫作「阿鋡」,「鋡」的漢字本意為「箱子」,與 nikāya 的字義呼應。西漢楊雄《方言》卷六:「鋡: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
所以這是翻譯當中的「音、義兼翻」。
āgama 有三音節(ā-ga-ma),漢譯當中常將最後一音節的母音 -a 省略不譯,而僅保留最後音節的前母音(如:Ānanda 翻譯為阿難,Buddha 翻譯為佛),原因不明。
但是,漢譯也有翻譯作三字的情況,如:
1. 《中阿含84經》卷21〈長壽王品 2〉:「或有一人誦經、持律、學阿毘曇,諳阿[6]含慕,多學經書,餘者不然」(CBETA, T01, no. 26, p. 561, b26-28),[6]含=鋡【宋】*【元】*【明】*。
2.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有說即《雜阿笈摩》中四句法是。」(CBETA, T27, no. 1545, p. 28, c13)

------
那麼,saṃyukta, saṃyutta 為何翻譯為「雜」呢?
《維基百科》的「雜阿含經」詞條有這樣的敘述(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雜阿含經):「後世傳誦中,誤將《雜部》(南傳佛教《小部》,諸經篇幅短小,事多雜碎,故名)之名稱,覆譯於《相應阿含》,故名《雜阿含經》。」
這是對「雜」字的誤解。
《分別功德論》卷1:「『雜』者,諸經斷結,難誦難憶,事多雜碎,喜令人忘,故曰『雜』也。」(CBETA, T25, no. 1507, p. 32, b1-2)。
《分別功德論》此段敘述,恐是誤解。

漢魏之間,「雜」、「襍」兩字混用,並無差別。《說文》「衣部」:「五彩相合。從衣、集聲。」《集韻》「入聲.合韻」:「雜、襍」下云:「昨合切。《說文》五彩相合。一曰集也,或從衣。」
所以,「雜阿含」即是「襍阿含」,雖有「雜:五色相雜」的字義,其實是「集」。
用「集、襍」來翻譯「以類結集成 saṃyutta」,再合適不過了,怎能說是「誤解、誤譯」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