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法友飛鴻 442:「成就遊 upasampajja viharati (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怎麼翻譯?


Sky Tan (2022/10/15 提問) 
你好大德,願吉祥。 
末學想是否可以請問您一個佛法上有關翻譯的問題嗎?希望如果不介意請您幫忙解釋。是這樣的,佛經中有一句"成就遊"(upasampajja viharati)(至得第四禪成就遊),為何要引用"遊"這個字呢?或翻譯成,「自遊戲;自娛樂」? 
謝謝🙏 
------- 
蘇錦坤 (2022/10/16 回答) 
「翻譯」可分為一般口語的翻譯、文學翻譯以及「經典翻譯」。這裡只談「經典翻譯」。
我所指的「經典翻譯」,指翻譯成果作為「教科書」、「經典閱讀」及「作為『論文』內容的經典翻譯」。
這樣的翻譯(「經典翻譯」)必需先校勘,再標點,才能進行有意義的翻譯。 
翻譯分兩種:
  1. 將梵文或巴利經文翻譯成當代華語。
  2. 將古漢語經文翻譯成英文或當代華語。 

由於古代漢譯佛典有「一詞多譯」與「多詞同譯」的現象,所以舉一個「詞語」問「怎麼翻譯」,有可能是含混不清,應該將整句所在的經典標出。
以下,我舉兩個例子說明「佛典翻譯」。 
---------- 
1. "成就遊"(upasampajja viharati)。 
從《長部2經》:
'So vivicceva kā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So imameva kāyaṃ vivekajena pītisukhena abhisandeti parisandeti paripūreti parippharati, nāssa kiñci sabbāvato kāyassa vivekajena pītisukhena apphuṭaṃ hoti.' 
莊春江老師翻譯為:「他就從離欲後,離諸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他以離而生喜、樂就使這個身體潤澤、繞流、充滿、遍滿,他的全身沒有任何不被離而生喜、樂佈滿的。」 
對應的《長阿含27經》:「除去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先滅欲想,生喜、樂想。」(CBETA, T01, no. 1, p. 110, a24-25)。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長阿含27經》僅是翻譯作「入初禪」,莊春江老師翻譯為:「進入後住於...初禪」;可以當作「達到(初禪)而住於(初禪)」。 
所以,也就相當於《中阿含3經》:「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22, b11-13)。 
「得初禪成就遊」是「得初禪成就」而「住於初禪」,因此,翻譯成「自遊戲;自娛樂」是「不恰當」。 
古代漢譯經典會將「viharati」翻譯作「遊」。例如《長阿含4經》:「一時佛遊那提揵稚住處」(CBETA, T01, no. 1, p. 34, b5)。 
對應經典《長部18經》作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nātike viharati"。 
一般,我們不輕易稱古譯為「錯誤」。這樣的判斷我們是極端謹慎的。 
在翻譯過程我們仍需考慮翻譯者「異化 make it foreign」或「歸化 make it domestic」的策略考量。這類討論請參考我的前幾篇貼文。 
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沒翻譯過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十四行詩,請不要作諸如「梁實秋翻譯錯了」的推論。 
如果你沒翻譯過巴利經文,請不要作諸如「古代漢譯錯了」的推論。 
我們無法確知古代翻譯怎麼想。不過,從漢字來說,「住」是長期居住,「遊」是「雖居住於當地,但是並不久住,短期間會繼續前往他地」。 
雖然巴利用字是「viharati」,從佛教文獻體系知道,此處並非「長年居住」,而是「短暫居住,而勢必繼續『遊方弘化』」。 
我認為,翻譯作「遊」,應該有其考量。我是贊成這樣的遣詞用字的。 
---------- 
2. 詮釋佛教詞彙,必需先辨明該一詞彙是下列三類的哪一種,否則拿甲類詞彙去談乙類字義,或將兩類不同詞彙當一類談,所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是不恰當的。
這三類是: 
    1. 翻譯詞彙 
    2. 漢語文獻詞彙 
    3. 合璧詞:詞彙的一部份是翻譯,另一部分是漢語詞彙。

   漢譯佛典出現的「息道」有三種詞義: 
    (1). 呼吸,或身體的呼吸系統。 
    (2). 止息之道,寂靜之道。 
    (3). 是 “śiva-pathikā” 的翻譯,意為「露葬地、風葬地」。 

所以必需根據上下文作判斷來翻譯。 
《中阿含81經》:「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腐爛食半,骨鎖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中阿含98經》:「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餘半,骨璅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中阿含99經》:「若見彼姝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餘半骨璅在地,於汝等意云何?」。 

這是 (3). “śiva-pathikā” 的翻譯,意為「露葬地、風葬地」。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2:「如上所說,或風喘、或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4:「欲修安心,當教數息。所以者何?根本初禪多從數息中發,當知是人過去已曾數息修禪,今若從息道而入,與本相扶,禪則易發。」 

從前後文去理解「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息道」意指(1). 呼吸,或身體的呼吸系統。 如果將此一詞義用在上述的三部《中阿含經》上,卻與文義不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