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賢善夜頌」、「跋地羅帝偈」 5/8


《中部 133經》「跋地羅帝偈」的第一頌:
Atītaṃ nānvāgameyya, nappaṭikaṅkhe anāgataṃ;
Yadatītaṃ pahīnaṃ taṃ, appattañca anāgataṃ.
《中部131經》,元亨寺版翻譯:
勿追於過去,勿願於未來,一切過去者,彼已皆捨棄。
莊春江老師翻譯:
應該不隨過去的而行,應該不期待未來的,凡過去的已被捨,未來的未到達。
菩提比丘翻譯:Let not a person revive the past, Or on the future build his hopes. For the past has been left behind, And the future has not been reached. 不要追隨過去,也不要寄望於未來,因為過去以被捨棄,未來則尚未到來。
《中阿含156經》(T26)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西晉竺法護翻譯《尊上經》:過去當不憶,當來無求念,過去已盡滅,當來無所得。
唐朝義淨法師翻譯《佛說善夜經》:過去不應念,未來不希求。
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瑜伽師地論》卷19:「『於過去無戀,不悕求未來,現在諸法中,處處遍觀察,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此是造賢善頌。」(CBETA, T30, no. 1579, p. 387, c28-p. 388, a2)
所謂「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並不是如巴利、英譯、漢譯字面上的意義,而作「忘掉過去、過去的是不上心念」、「不計畫未來、不對未來作任何願望」解釋。如漢譯所說,「慎莫念過去」是「比丘不樂過去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過去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念過去。」並沒有將「過去經歷、修學、功罪」一筆勾銷之意。
如漢譯所說,「亦勿願未來」是「不樂未來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未來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願未來。」並沒有指示「不對未來作任何規劃、任何期約」之意。
《中阿含166經》卷43〈根本分別品 2〉:「云何比丘念過去耶?若比丘樂過去色,欲、著、住,樂過去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念過去也。強耆!云何比丘不念過去?若比丘不樂過去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過去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念過去。強耆!云何比丘願未來耶?若比丘樂未來色,欲、著、住,樂未來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願未來也。強耆!云何比丘不願未來?若比丘不樂未來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未來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願未來。」(CBETA, T01, no. 26, p. 699, c8-18)
《中部 133經》「跋地羅帝偈」的第二頌:
Paccuppannañca yo dhammaṃ, tattha tattha vipassati; Asaṃhīraṃ asaṃkuppaṃ, taṃ vidvā manubrūhaye.
《中部131經》,元亨寺版翻譯:
而彼現在法,處處善觀察,不搖又不動,了知彼修習。
莊春江老師翻譯:
凡現在已生起的法,處處觀,不能被征服、不能被動搖,智者應該使之增強。
------------
菩提比丘翻譯:Instead with insight let him see, Each presently arisen state. Let him know that and be sure of it, Invincibly, unshakably. 他應代之以觀察現在升起的每一法不,他應知道也確知,不被征服也不被動搖地[如此修習]。
無著比丘翻譯:As for phenomena in the present moment one should contemplate, Inmovable and unshakable, having known it let him [continue to] cultivate [in this way]. 至於現在,應不轉移地與不動搖地(處處)觀察,如此了知之後,應(繼續如此)修習。
《中阿含156經》(T26)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西晉竺法護翻譯《尊上經》:謂現在之法,彼彼當思惟,所念非牢固,智者能自覺。
唐朝義淨法師翻譯《佛說善夜經》:於現在時中,皆如法觀察,妄想心難遣,智人應善觀。
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瑜伽師地論》卷19:「現在諸法中,處處遍觀察,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CBETA, T30, no. 1579, p. 388, a1-2)
----------
在第三項,《中阿含156經》:「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思」是指「觀 vipassati」。此處眾多漢譯出現的「智者、慧者」與巴利偈頌的「vidvā」對應,巴利傳統此處是作「vindati 的完成式獨立分詞」而解釋作「having known it 了知此之後」,而不是作「名詞」而解釋作「智者、慧者」。藏譯與巴利文獻傳統相符。
《中阿含156經》「念無有堅強」、《尊上經》「所念非牢固」、《佛說善夜經》「妄想心難遣」的翻譯均讓人有疑慮,應如《瑜伽師地論》「無奪亦無動」,指的是「觀 vipassati」,「無奪亦無動地觀」。
不過,《瑜伽師地論》卷19所引用的「造賢聖頌」僅有兩偈,而非眾文本顯示的四偈。有可能是蓄意省略,也有可能該一傳統的「Bhaddekaratta verses」僅有兩頌。
《瑜伽師地論》卷19:「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淨信,以正信心,棄捨家法、趣於非家。由五種相修行梵行令善清淨。
謂能捨離居家諸行,無所顧戀;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是名初相。
又於『現法利養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不生悕望,亦不願求當來人天所有諸行,修行梵行。是第二相。
又於現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及彼安立,能正觀察。又於現法及當來世諸身惡行及惡果報,謂我於身不應發起所有惡行,廣說如經,...乃至應斷身諸惡行、修身善行,語、意善行當知亦爾。又於色等諸蘊能隨觀察,去來今世皆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由無我故,於彼一切不執我所,...乃至於彼不執為我。如是如實正慧觀察。是第三相。
又依初法毘鉢舍那諸根成熟,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當來世通達增長,非諸王等所能劫奪。是第四相。
又依第二法毘鉢舍那,於現法中涅槃功德能善增長,非諸煩惱及隨煩惱所能傾動。是第五相。
由此五相,修行梵行令善清淨。若依如是一日一夜,亦為賢善、第一賢善,當知超度此餘一切所有梵行。」(CBETA, T30, no. 1579, p. 388, a2-24)。
---------
《瑜伽師地論》卷19:
「於過去無戀,不悕求未來;
 現在諸法中,處處遍觀察;
 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CBETA, T30, no. 1579, p. 387, c28-p. 388, a1)
玄奘翻譯的《瑜伽師地論》雖稱此為「造賢善頌」(CBETA, T30, no. 1579, p. 388, a2),很可能有所遺漏,必需對照梵本《瑜伽師地論》,才能知道是梵文本有遺漏,還是出自翻譯疏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