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佛研十問〉:代答
「微信」上的《佛研青年》網址(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__biz=MzI4ODU3OTgwMg==&action=getalbum&album_id=1377585059678797824&scene=173&from_msgid=2247484792&from_itemidx=1&count=3&nolastread=1#wechat_redirect), 是由李銘佳、李周淵、顏峻、黃凱、汪珂欣等所主持。分別向「研究佛教、佛學」的「佛研青年」設計了十道左右的問題,藉此讓過來人、此中人和猶疑是否要加入「佛研青年」行列者,展開生命探索的旅程。 目前已經發表了75則採訪,對此一題材有興趣的法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青年是佛教與佛學的未來,見到佛研青年披甲精進,昂首闊步前行,總是滿懷喜貪,期盼未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U3OTgwMg==&mid=2247484476&idx=1&sn=1f6cb9e2f39013af9ac7ed1b15f31b0c&chksm=ec3d0d89db4a849fa07850e6ed157267b10c2c8d0dcda4ee76c3c652d8f52d59b41822eec1c5&scene=178&cur_album_id=1377585059678797824#rd --------- 黃凱: 上海大學歷史系博士生,西北大學宗教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佛教思想史、信仰史。成果有《東晉南北朝漢地佛足迹信仰的傳入》(2020)、《中古佛教畜犬現象之探析》(2019)、《〈大唐西域記〉中的佛足迹石崇拜》(2018)、《三祖寺解縛石研究》(2017)等。 ---------- 黃凱說: 師長的建議,概而言之,就是要多寫。 李利安教授以前指導我,學習要「四分讀、三分思、三分寫」,這個具體的比例當然因人而異,總之要將閱讀、思考和寫作結合起來。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博士生,他們讀書很多,學問很好,但寫東西不多,常常遲遲畢不了業。我覺得對自己出手的文章要求高,這當然是必須的,但是在這個不發表就出局的環境裡,應該有意識地給寫作、發表留出必要的時間。以輸出帶動輸入,也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韓煥忠老師也曾經說,讀完一本書不寫點東西,書就白讀了。他還要求自己的學生每天至少讀100頁書,這些建議都讓我很受益。 ======= 帖主我本人閒居防疫,在此試著將此中的問題當「考古題」來演練一番。 ------- Q1: 最近在做什麼? 手上正在作的題目是《優婆離經》,試著藉助文獻實例來回顧經典傳播史,以期對文獻有較正確的態度。 另外,也翻譯語言文獻學大師的作品,以擴張自己的視野。 ------- Q2:最近最想分享的小心得、小方法或閃現的靈感是什麼? 「文獻一直在那裡,只是沉默不語」,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思考,會看到少為人知的面貌。 例如顧滿林老師曾指出,《出三藏記集》卷1:「舊經背捨,新經解脫」(CBETA, T55, no. 2145, p. 5, b1),而實際上鳩摩羅什翻譯經典則兼收「背捨、解脫」的用語,不能盡信「綜述」。 ------- Q3:過去一段時間用力最多的題目是什麼?有什麼滿意的成果嗎? 主要在三個領域: 1. 「阿含、尼柯耶」比較研究 2. 跨語言版本《法句經》比較研究 3. 漢譯佛典文獻學 ------- Q4:進入這個研究課題的機緣是什麼? 有兩個動機: 1. 想將安世高、支謙等古代漢譯佛典,重新詮釋,並指出其貢獻。 2. 想理解另一語言版本所敘述的經典風貌為何。 ------- Q5:該研究目前最滿意的進展和最理想的推動是什麼? 1. 舉例闡述,以漢譯佛典訂正梵巴文獻,與藉助梵巴文獻詮釋或訂正古譯佛典,協助國際佛學研究重視漢譯佛教文獻。 2. 重新檢驗、審思漢譯《雜阿含經》的結構。 ------- Q6:該領域研究目前較令你遺憾的情況是: 1. 甚少利用注釋書與新出土文獻重新形塑佛教史,漢語佛教界在印度佛教史、犍陀羅佛教史一直在炒冷飯,放著現成的文獻資料不去拓展。 2. 對古代耆那教或沙門傳統的理解極其有限,不足以作進一步擴展。 3. 寧信「信仰」,漠視「文獻」。 ------- Q7:您投身專業研究的燈塔或者引路人是誰?對您治學理念影響最大的學者是哪一位? 對我最初的寫作提供幫助的是澳洲白瑞德教授(Rod Bucknell)和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在治學理念與閱讀範圍影響最大的學者是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 當然,最基礎的漢譯佛典是來自印順導師的著作。 ------- Q8:預告一下未來下一階段希望深耕的方向是哪一範圍? 希望能完成 T101《雜阿含經》的校勘與註釋。 ------- Q9:在您熟知的領域,您覺得有哪些主題還可以更深入研究? 《增一阿含經》的研究仍然有相當大的擴展空間。 還有,如何評判與理解佛教與耆那教共有的文獻資源庫,也是一大挑戰。 ------- Q10:您平時怎樣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研究過程中的減壓方式和渠道是什麼? 基本上,我是毫無安排,讓事情來找我,而不會主動規劃。 我日常瑣事多,所以對會議、論文的準備事項,一定要在一年前或至少半年前就開始,否則我會趕不上事先答應的時程。 和青年學佛者的對談或筆談,是我的紓壓方法。 ------- Q11:求學中有没有碰到過極為艱難的時刻,這個時候是怎麼克服的? 經常遇到的「艱難時刻」是「寫不出來」。也就是說,題目已經訂好,題材也相當充足,可是每天在書桌前就是寫不了幾個字。 通常,這是身體告訴我自己,題目太難了,我還沒準備好。 ------- Q12:您在寫論文時,得到過什麼寶貴的建議嗎? 不要先寫結論,先陳述你的素材,讓文獻實況引導你下結論。 ------- Q13:在您的專業領域中,可以推薦一些入門書或者必讀書嗎? 有的,請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N4Zyc6pmZkhC8ikwfxGTXdPnikBTqJGCpAvaSTEafnXuTLY9f8ZnnZcfAp9RDuWFl&id=100016840620268) ------- Q14:參加過收穫較大的會議/活動/團體嗎?特別是得到什麼樣的收穫? 「《雜阿含經》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18年 10/27, 10/28 兩天在阿根廷 Buenos Aires 布宜諾斯艾瑞斯舉行,由阿根廷「Bodhiyāna 菩提乘協會」與台灣法鼓文理學院共同主辦。 這次阿根廷會議在兩天宣讀了十九篇論文。參與盛會的有不少是「佛教文獻學 Buddhist Philology」 的大老,這些都是讓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大學者。 恭逢其會,有道是「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我最興奮的還是在這「看熱鬧」上面。這些大宗師的標宗、設問、解說、防禦、攻難,咱們看的重點不是「揖讓而升、下而飲」的優雅禮節,全沖在兩個高手攻防的招式,當時有幾場是打群架的格局,直是看得眼花撩亂,真不虛此行。 最主要的三場戰事, 一是:印順法師以「修多羅、祇夜、記說」涵蓋《雜阿含經》的爭議,討論也延伸到「以四悉檀解說四阿含」的文獻理據。 二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是否「根本」?以什麼訴求而稱為「根本」?「根本說一切有部」與「說一切有部」的差別是什麼? 三是: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這兩個譯本哪一本是根據寫本翻譯?哪一本是根據默誦翻譯?如果根據寫本,是根據法顯法師從錫蘭帶回的寫本嗎? ------- Q15:有没有想給同一專業的朋友或學弟、學妹說的話? 這一條路,要真能在其中激發興趣才走得久、走得遠。 希望能見到一些閱讀經典的學者、著作,而不是太多深入佛教史、文學創作的佛學研究者。
老師您好,
回覆刪除請問文末之【在】,
是否是未完待續的意思呢?
謝謝您。
Dear aacdsee,
回覆刪除謝謝提醒,已經刪去此一冗字。
Dear aacdsee,
回覆刪除本文所附的照片,有一位是譚嗣同,一位是梁啟超。
老師您好,查了一下,
回覆刪除合掌的人是譚嗣同,
左下角是梁啟超,
沒有老師提到梁啟超,
我還以為是戊戌七君子合照,
看到七個人就以為是七君子,
沒有查證就理所當然的想法,
真是搞笑,
我要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