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論文簡介 8-2:潘濤:「梵文《法句經》」第三頌與第四頌 -- 2/4

「梵文《法句經》」第四頌:
ko nu harṣaḥ ka ānanda evaṃ prajvalite sati | andhakāraṃ praviṣṭāḥ stha pradīpaṃ na gaveṣatha |1,4|
巴利《法句經》146 頌:
Ko nu hāso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有何可喜可樂?世間常熾燃,你們為黑暗所覆蔽,為什麼不去尋求燈?」
-----
漢譯偈頌如下:
三國時代支謙翻譯的《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何喜何笑?命常熾然,  
 深弊幽冥,如不求錠。」(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7-28)
最後一個字「錠」,即是「燈」字。
「如不求錠」,古代「如」、「而」音近而混用無別,所以此句即是「而不求燈」。
「深弊幽冥,如不求錠」應作「深蔽幽冥,而不求燈」,意為「被黑暗所遮蔽,為什麼不去尋求燈火(以破除黑暗)?」
潘濤老師花了相當常的時間討論第二句「命常熾然」。
這一句「宋、元、明藏」作「念常熾然」。
從西晉翻譯的《法句譬喻經》卷3〈喻老耄品 19〉:「何喜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不如求定。」(CBETA, T04, no. 211, p. 592, c7-8)
竺佛念翻譯的《出曜經》卷1〈無常品 1〉:
「何憙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而不求錠?」(CBETA, T04, no. 212, p. 611, c10-11)。
看來古代翻譯的是「念」字,而不是「命」字。
會翻譯成「念」字的原因是第二句為「niccaṃ pajjalite sati」(巴利),「evaṃ prajvalite sati」(梵文);翻譯者顯然是將「sati」翻譯作「念」字。
到這裡還沒什麼問題吧?哪裡出了錯呢?
三國時候翻譯的《法句經》是梵文本嗎?是巴利本嗎?還是犍陀羅文本呢?
-----
影片請從 58:40 開始:
https://youtu.be/GJIUtIKsaR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