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Yueh Shih 問: 2020/7/1 您好,能否請教⋯⋯ 「『佈』施」跟「『布』施」的差別、關係? 謝謝回覆。 --------- 蘇錦坤答: 這一問題和「世尊」、「釋尊」的差別一樣,可以簡答,也可以詳答。 ---------- 我先簡答:「布施」與「佈施」兩個並無差別。大部分情況「布施」與「佈施」混用無別。 ---------- 其次詳答: 「施」字,古代造字為「旗子」,「方ㄏ」為「旗子」的「象形」,「也」與「它」為同一字,是「蛇」的「象形」,(所以近代「它、他、她、牠、祂」是同一字的「區別化」)。 「施」是「隨風飄動像蛇在扭動的旗子」。「施施然」是「像蛇慢慢扭動而行」,台語稱人「行動緩慢、做事拖泥帶水、一再延遲」為「蛇」。 這個字,後來在古漢語成為「給予、無償地給人」,如《論語》:「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也有「實行、加於某人身上」,如《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施」字雖是漢字本有,「布施」與「佈施」卻是翻譯佛經演繹而來的詞彙。 早期應是使用「布施」,一直到唐玄奘翻譯六百卷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CBETA, T05, no. 220, p. 1, a3) ,仍然未出現「佈施」。 以下各經也是僅用「布施」而不用「佈施」。 如漢朝末年翻譯的T101《雜阿含經》:「是但應與我布施」(CBETA, T02, no. 101, p. 493, b15)。 漢朝末年支婁迦讖翻譯的《道行般若經》:「不作布施,當何緣為檀波羅蜜薩芸若?」(CBETA, T08, no. 224, p. 434, b8) 三國支謙翻譯的《大明度經》:「無舉名布施、重戒、忍辱、精進、棄定,但舉明度名。何以故?」(CBETA, T08, no. 225, p. 484, c16-17)。 都是只見「布施」而無「佈施」。 ----------- 從印度文本的角度來檢視漢譯「布施」,細分而言,dāna 是有固定對象的布施, cāga 是無固定對象的布施。前者如布施給佛教僧侶,後者如隨來隨給,不挑剔對象。 但是,似乎有時也不細加區別。 《中阿含71經》:「不舒手,不庶幾,極著財物」(CBETA, T01, no. 26, p. 525, c17-18)。 此處「庶幾」為「cāga」的音譯。 《中阿含4經》:「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CBETA, T01, no. 26, p. 424, b14)。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佛學問答 75:「布施」與「佈施」
Hui-Yueh Shih 問: 2020/7/1 您好,能否請教⋯⋯ 「『佈』施」跟「『布』施」的差別、關係? 謝謝回覆。 --------- 蘇錦坤答: 這一問題和「世尊」、「釋尊」的差別一樣,可以簡答,也可以詳答。 ---------- 我先簡答:「布施」與「佈施」兩個並無差別。大部分情況「布施」與「佈施」混用無別。 ---------- 其次詳答: 「施」字,古代造字為「旗子」,「方ㄏ」為「旗子」的「象形」,「也」與「它」為同一字,是「蛇」的「象形」,(所以近代「它、他、她、牠、祂」是同一字的「區別化」)。 「施」是「隨風飄動像蛇在扭動的旗子」。「施施然」是「像蛇慢慢扭動而行」,台語稱人「行動緩慢、做事拖泥帶水、一再延遲」為「蛇」。 這個字,後來在古漢語成為「給予、無償地給人」,如《論語》:「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也有「實行、加於某人身上」,如《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施」字雖是漢字本有,「布施」與「佈施」卻是翻譯佛經演繹而來的詞彙。 早期應是使用「布施」,一直到唐玄奘翻譯六百卷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CBETA, T05, no. 220, p. 1, a3) ,仍然未出現「佈施」。 以下各經也是僅用「布施」而不用「佈施」。 如漢朝末年翻譯的T101《雜阿含經》:「是但應與我布施」(CBETA, T02, no. 101, p. 493, b15)。 漢朝末年支婁迦讖翻譯的《道行般若經》:「不作布施,當何緣為檀波羅蜜薩芸若?」(CBETA, T08, no. 224, p. 434, b8) 三國支謙翻譯的《大明度經》:「無舉名布施、重戒、忍辱、精進、棄定,但舉明度名。何以故?」(CBETA, T08, no. 225, p. 484, c16-17)。 都是只見「布施」而無「佈施」。 ----------- 從印度文本的角度來檢視漢譯「布施」,細分而言,dāna 是有固定對象的布施, cāga 是無固定對象的布施。前者如布施給佛教僧侶,後者如隨來隨給,不挑剔對象。 但是,似乎有時也不細加區別。 《中阿含71經》:「不舒手,不庶幾,極著財物」(CBETA, T01, no. 26, p. 525, c17-18)。 此處「庶幾」為「cāga」的音譯。 《中阿含4經》:「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CBETA, T01, no. 26, p. 424, b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