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論文簡介 2-3:反思印順導師的「(修多羅、祇夜、記說)三支說」,介紹 Stefania Travagnin 與無著比丘的共同論文 -- 3/5



p. 972 line 7-30 論文提到「The furthe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irst three (sūtra, geya, gāthā) and the following aṅgas (nidāna, avadāna, jātaka, ityuktaka, adbhutadharma, upadeśa) is that the first three encompass the Buddha’s direct teachings, while the second group includes also other topics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Buddha’s disciples. Moreover, Master Yinshun ma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ree, nine and twelve aṅgas, and placed more emphasis on the nine collections (jiu bu jing 九部經); the final three collections, namely vyākaraṇa, udāna, vaipulya, are seen as a later addition.」
這一段描述頗為令我困惑,我必須承認「或許是我讀得不夠頂真」,以目前而言,我在「1992年三版」的《印度之佛教》72-79頁找不到這樣的敘述,在《印度之佛教》全書找不到,甚至也不記得印順導師在什麼地方做了這樣的主張!(法友如果查到類似敘述,請留言告訴我!)
上述引文的前一段指稱「印順導師將九部經分成兩組,第二組是『修多羅、祇夜、伽他(偈頌)』,第一組是『尼陀那(本事、因緣)、阿波陀那(譬喻)、本生、如是語、未曾有法、優波提沙』。」
引文的後半段指稱「Moreover, Master Yinshun ma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ree, nine and twelve aṅgas, and placed more emphasis on the nine collections (jiu bu jing 九部經); the final three collections, namely vyākaraṇa, udāna, vaipulya, are seen as a later addition.」(而且,印順導師將三、九、十二部經作了區別。他更強調「九部經」,而把最後三項「記說、優陀那、論議(方廣)」當作晚出的附加文獻。)
印順導師雖有此說,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與《雜阿含經論會編》不同,這當中需辨明哪一種是「晚年定論」。
-------
帖主案語:
巴利九分教為:
  1. 修多羅
  2. 祇夜
  3. 授記
  4. 伽陀
  5. 優陀那
  6. 如是語
  7. 本生
  8. 未曾有
  9. 方廣
漢譯大眾部九分教(T22.227b)為:
  1. 修多羅
  2. 祇夜
  3. 授記
  4. 伽陀
  5. 優陀那
  6. 如是語
  7. 本生
  8. 方廣
  9. 未曾有

兩種「九分教」的敘述僅是第八、第九項次序不同,大眾部的次序與十二分教的次序相符。

「三支論」向來都是「修多羅、祇夜、記說」,怎會成為英文敘述的「修多羅、祇夜、伽他(偈頌)」?九分教所缺的三支是「因緣、譬喻、方廣(論議)」,怎會成為英文敘述的「記說、優陀那、論義(方廣)」?

---------
《印度之佛教》72-76頁:
佛滅已,弟子取佛之言、行,類集為九部:
  1. 「修多羅」,即說法之以散文者。
  2. 「祇夜」,即以韻文而重頌散文之所說者。
  3. 「伽陀」,即說法之全以韻文出之者。(此三雖就文字之形式分類,而實為釋尊言教(法義)之類集。今之『雜阿含經』,雖多所演變,猶存當時之舊。...
  4. 「因緣」者,記佛及弟子之事跡,始終本末,歷然有敘(...)。以事緣常為說法之緣,故後人每以因人因事而起解之。
  5. 「譬喻」者,不但取譬以說法;凡因事而興感,亦譬喻也。
  6. 「本生」者,說釋尊(兼弟子)之宿行。
  7. 「本事」者,敘古佛之化。
  8. 「未曾有」者,明佛及弟子不思議之證德奇跡。此五部為釋尊景行之類集,與前三部迥異。
  9. 「優波提舍」者,於法義之深簡者,藉問答而解說之,後世之「論藏」,即胚胎於此。...
  10. 「記別」。...
  11. 「嗢拕南」攝也。如漢譯之『法句』,藏譯即題『嗢拕南』。『智論』云:「優陀那者,名有法佛必應說而無有問者,佛略開問端。……又如佛涅槃後,諸弟子抄集要偈,……諸有集眾妙事,皆名優陀那」。優陀那有「集施」義,小集皆「優陀南」之類,後世偏以此「優陀南」為『無問自說』,非也。是法義之小集,列伽陀之後。
  12. 「方廣經」,與大乘之方等、方廣,關係特深,古跡雖不詳,似為大行之綜合。
如是集釋尊言行為九部經,「修多羅」之初型,是部帙之部也。
---------
《印度之佛教》(1985年修訂版,1943年初版)72-76頁,此段敘述有一些疑慮。
第11項的敘述似乎是將「優陀那 Udāna」和「攝頌Uddāna」混為一談了。
實際上,印順導師對九分教、十二分教的判讀,應以《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為標準。(497-627頁)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1971年出版)497頁:

「九分教」加「因緣」、「譬喻」、「論議」,就是「十二分教」,這是佛教界一般的公論。

「十二分教」的組成,當然在「九分教」以後。但「因緣」、「譬喻」、「論議」──三分,並不是「九分教」以後才有的。從九分而到十二分,只是覺得「九分教」的分類,還不夠詳盡,而有補充的必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