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書房夜話 293:一個校勘問題


------
首先聲明,這一則不是討論「淨土經典」,此處僅是表明:「如果不經過校勘,閱讀各部類的經論、戒律都有可能會造成缺失」。
------
一位法友提出問題:
在《大正藏》所排列的《阿彌陀經》「往生咒」是否少了兩句:
《佛說阿彌陀經》卷1:「
  1. 南無阿彌多婆夜 
  2. 哆他伽哆夜 
  3. 哆地夜他 
  4. 阿彌唎都婆毘 
  5. 阿彌唎哆 
  6. 悉耽婆毘 
  7. 阿彌唎哆 
  8. 毘迦蘭哆 
  9. 伽彌膩 
  10. 伽伽那 
  11. 抧多迦隸 
  12. 莎婆訶」(CBETA, T12, no. 366, p. 348, b2-6)
--------------
實際上一般寺院早晚課誦讀的「往生咒」,比上述多了「毘迦蘭諦」(8)和「阿彌利哆」(9)兩句:
  1. 南無阿彌多婆夜
  2. 哆他伽哆夜
  3. 哆地夜他
  4. 阿彌利都婆毘
  5. 阿彌利哆
  6. 悉眈婆毘
  7. 阿彌利哆
  8. 毘迦蘭諦
  9. 阿彌利哆
  10. 毘迦蘭哆
  11. 伽彌膩
  12. 伽伽那
  13. 枳多迦隷
  14. 莎婆訶
-------------
這位法友問:是否《大正藏》在此處出了錯呢?
------------
我們看明朝《嘉興藏》(如圖),鳩摩羅什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到「『......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CBETA, T12, no. 366, p. 348, a23-28),就此結束,鳩摩羅什翻譯的經文,並未附隨「往生咒」。
這後面的「往生咒」是《大正藏》獨創,將「敦煌寫本」的內容鈔錄在此,而且「這是背誦的結果,不是依照經本翻譯」。
那麼,在《大正藏》未印行之前,民間寺院當然見不到這本「敦煌寫本」,怎會在《佛說阿彌陀經》之後,緊接著誦讀「往生咒」呢?
從明朝《嘉興藏》(如圖)看來,緊跟在後的正是求那跋陀羅(T99,五十卷本《雜阿含經》的譯者)所翻譯的《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但是,這也有問題,民間寺院誦讀的斷句是上述的 1~14 句。
求那跋陀羅的翻譯是標註明確的 15 句!
  1.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多曷切)(一)
  2. 他伽哆(都餓切)(二)
  3. 夜哆地(途賣切)(三)
  4. 夜他阿彌利(上聲)(四)
  5. 都婆毘(五)
  6. 阿彌利哆(六)
  7. 悉眈婆毘(七)
  8. 阿彌利哆(八)
  9. 毘迦蘭諦(九)
  10. 阿彌利哆(十)
  11. 毘迦蘭哆(十一)
  12. 伽彌膩(十二)
  13. 伽伽那(十三)
  14. 枳多迦隷(十四)
  15. 莎婆訶(十五)」(CBETA, T12, no. 368, p. 351, c8-12)。
如果斷句錯誤的話,就像將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讀成 Losan gele sin ternat ion alair port ,這樣會誤了班次,搭不上飛機的。
那麼,14句那一組的斷句正確呢?還是15句那一組的斷句正確呢?
從林光明老師的《認識咒語》57-67頁,可以知道:
  1. 南無阿彌多婆夜 namo amitābhāya 歸敬阿彌陀
  2. 哆他伽哆夜 tathāgatāya 如來
  3. 哆地夜他 tadyathā 即說咒曰
  4. 阿彌利都婆毘 amṛtobhave 甘露所生者呀!
  5. 阿彌利哆 amṛta-siddhabhave 甘露成就所生者呀!
  6. 悉眈婆毘
  7. 阿彌利哆 amṛta-vikrānte 具甘露神力者呀!
  8. 毘迦蘭諦
  9. 阿彌利哆 amṛta-vikrānta 甘露神力者!
  10. 毘迦蘭哆
  11. 伽彌膩 gāmine 獲得
  12. 伽伽那 gagana 虛空
  13. 枳多迦隷 kīrta kare 名譽成就
  14. 莎婆訶 svāhā
-------------
咦?這麼一來,民間傳誦的斷句反而比「大藏經」的斷句正確,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回頭去查《出三藏記集》,求那跋陀羅翻譯了《無量壽經》一卷,並未記錄他翻譯了《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
《出三藏記集》卷2:「無量壽經(支謙出《阿彌陀經》二卷;竺法護出《無量壽》二卷,或云《無量清淨平等覺》;鳩摩羅什出《無量壽》一卷;釋寶雲出《新無量壽》二卷;求那跋陀羅出《無量壽》一卷)」(CBETA, T55, no. 2145, p. 14, a22-23)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最早出現於《磧砂藏》、《永樂北藏》和《嘉興藏》,明朝以前的其他「大藏經」都未收此咒,可以算是「來源可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