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138:T210《法句經》「四分未望一」


Yuan Chuan Su 曾探討T210《法句經》「四分未望一」的句義,並且藉助巴利《法句經》108頌來闡述此句不是指「成功的機率僅有四分之一」,不過他筆誤寫成105頌,。
我引用他的解說,並進一步討論詮釋漢譯《法句經》的「基本原則」。
-------------
對於漢譯四阿含和漢譯《法句經》的解說(可以說,涵蓋範圍包含《大正藏》「阿含部」與「本緣部」的經典),不能照漢字的字面意義去解說。
除了漢語典籍本有的「衍、缺、倒、錯」的問題之外,還要加上漢譯佛典的以下問題:
  1. 同一印度詞彙翻譯成多個不同的漢語詞彙
  2. 多個不同印度詞彙翻譯成同一漢語詞彙
  3. 誤解詞義、句義而產生誤譯
  4. 同一經典在多個「不同語言版本」、「不同時代、地域產生的版本差異」等等問題
  5. 有些文獻,是一種「多文本狀態」,不存在所謂的「原始版本」。
在詮釋、解說這一範圍的佛教文獻時,跨語言文本的比較研究已經成為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所以,Rod Bucknell 白瑞德教授提到:

我們並非僅僅按照漢譯詞彙的一般意涵來翻譯或詮釋。而是首先我們應確認討論的法義層面;其次辨識此一漢譯術語所對應的梵、巴詞彙;最後才對此梵、巴詞彙選用恰當的詮釋。換句話說,譯者或詮釋者必需先依重點架構(in skeletal form)重建該文句、段落的「印度語系原典」,然後才進行翻譯或詮釋。

白瑞德原作,蘇錦坤翻譯,〈回溯印度語系原典〉,(2017),《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4期141-152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Rod Bucknell 原作:‘Taking Account of the Indic Source-Text’, Translating Buddhist Chines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Konrad Meisig (Editor), pp. 3-10)。
https://docs.google.com/viewer?url=https%3A%2F%2Fwww.academia.edu%2F35333224%2F%25E5%259B%259E%25E6%25BA%25AF%25E5%258D%25B0%25E5%25BA%25A6%25E8%25AA%259E%25E7%25B3%25BB%25E5%258E%259F%25E5%2585%25B8_%25E4%25BF%25AE%25E8%25AE%25A2_2017_.pdf
-------------
在漢譯《法句經》所要克服的詮釋議題,請參考:
蘇錦坤,〈《法句經》的「校讀」與「誤譯」〉,(2016),《法鼓佛學學報》19期,93-158頁,法鼓文理學院,新北市,台灣。
https://www.academia.edu/30888268/On_Issues_of_the_Translation_Errors_and_Collation_of_the_Faju_jing_T210_%E6%B3%95%E5%8F%A5%E7%B6%93_%E7%9A%84_%E6%A0%A1%E8%AE%80_%E8%88%87_%E8%AA%A4%E8%AD%AF_
-------------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第9頌:
「祭神以求福,從後[36]觀其報,
 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CBETA, T04, no. 210, p. 564, c2-4),[36]觀=望【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
 彼於四分中,亦不獲其一。」(CBETA, T04, no. 213, p. 789, b25-27)
這首偈頌的巴利對應偈頌為:
巴利《法句經》108頌(〈8 千品〉) :
Yaṃ kiñci yiṭṭhaṃ va hutaṃ va loke,
saṃvaccharaṃ yajetha puññapekkho;
Sabbampi taṃ na catubhāgameti,
abhivādanā ujjugatesu seyyo.
Whatever sacrifice or oblation in the world
might someone sacrifice in a year, looking for merit,
all that is not worth one fourth.
Showing respect to those of upright conduct is better.

Yuan Chuan Su 的詮釋為:

從斷句來看,這首偈誦的第一句與第二句應該要搭著一起看,第三句則是應該配合第四句一起看。

前兩句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人們在世間祭祀或(且)獻貢*1一整年所求得的福報」

後兩句翻成中文的意思則是:

「這一切(祭祀獻貢一整年的福德)也不及它(禮敬正直者)的四分之一,故禮敬正直者*2較好」

綜合四句的意思,整首偈翻成現代中文的完整意思如下:

「人們在世間祭祀或(且)獻貢一整年所求得的福報,也不及禮敬正直者的四分之一.」

到此,我們可以確認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這首偈誦談的是福德(巴:puñña 梵:puṇya )不是成功率,第二件是漢傳《法句經》偈誦中的「四分未望一」,指的是祭祀獻貢的福德不及禮敬賢者的福德的四分之一,而我們也可以完全確認這位網紅真的誤解經文原意。
透過文本比對,我們該感佩這些當初背誦經典的僧人們的偉大,佛教經典最早是透過口傳背誦代代相傳,直到西元前一世紀,印度各地的僧團才開始用文字記載,在這幾百年沒有文字記錄的過程中,不同地方僧人背出來經典內容幾乎一樣,如此的記憶力與毅力可真謂十分驚人.
最後我們除了要指出網紅曲解經典原意外,還要點出他所謂「求神成功的機率低於百分之二十五」的荒謬處
若真有求神成功率一事(假設假設假設百分之二十五好了),想求中大樂透頭彩的人,只要多拜四五個神就可以讓成功率累加到百分之百而中獎。照此邏輯,只要多拜神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中樂透頭彩,這樣的情況還有因果可言嗎?有符合現狀嗎?
注釋:
*1.根據南傳注釋書的解釋,huta還有布施等意思,在本文中翻譯則是採用直譯的方式翻譯。並未採用注釋書的說明。
明法尊者的說明:yitthaṁ。Spk:S.24.5.: Yiṭṭhaṁ vuccati mahāyāgo.( 上供品 ︰被稱爲「大牲醴」)。DhA(v.108): Yiṭṭhanti yebhuyyena maṅgalakiriyādivasesu dinnadānaṁ.( 上供品 :一般而言,在慶典等場合,以豐盛的施物祭祀。)。 供養 :hutaṁ。供給過客的布施。DhA(v.108): Hutanti abhisaṅkharitvā kataṁ pāhunadānañceva, kammañca phalañca saddahitvā katadānañca.( 獻供品 :已周全安排好贈與款待賓客的食物後,信業及果後,並且作了施與。)
*2 .正直者(巴:ujjugata 梵:ṛjjugata)在各部派多指已經入流的聖者初果乃至四果聖者、以及辟支佛、佛陀,古代則將此字翻譯成賢者。
--------
以上節錄自Yuan Chuan Su 的臉書貼文。
--------
帖主評語: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第9頌:
「祭神以求福,從後[36]觀其報,
 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CBETA, T04, no. 210, p. 564, c2-4),[36]觀=望【元】【明】。
此頌在《法集要頌經》有對應偈頌: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
 彼於四分中,亦不獲其一。」(CBETA, T04, no. 213, p. 789, b25-27)
  1. 從漢譯字句來看,T210《法句經》清楚地表達「祭神求福」所得到的福德比不上「敬禮賢德」的福德的四分之一。但是,從《法集要頌經》對應偈頌,就看不到「跟何者比較」。
  2. 《別譯雜阿含61經》有近似的偈頌:「假使修諸祀,及與事火法,修此欲求福,行此諸祠祀,滿足一年中,不如正身立,一禮敬向佛,四分中之一。」(CBETA, T02, no. 100, p. 395, a28-b2)
  3. 《雜阿含1234經》也有近似的偈頌::「若人於世間,[9]億年設福業,於直心敬禮,四分不及一。」(CBETA, T02, no. 99, p. 338, b9-10),[9]億=竟【聖】。似乎此處的翻譯更接近巴利偈頌。
  4. 在各種語言版本的《法句經》的「千品」,各偈頌用的比較數量都是「不及十六分之一」,為有在此偈頌是「不及四分之一」,可能有不同的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