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法友飛鴻 401:「斷知法」還是「斷、知法」? -- 佛學問答 48


------------
羅良艾問:請問各位大德《雜阿含80經》,

後段是「斷知法」或是「斷、知法」?

謝謝。
《雜阿含80經》卷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聖法印及見清淨。諦聽,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說:『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莫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有比丘作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
比丘白佛:「佛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說法已,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甞、若觸、若識而生。
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
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20, a25-b27)。
------------
蘇錦坤答:
《雜阿含80經》「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這段敘述也是《雜阿含357經》「七十七智」的一部分敘述。
《雜阿含357經》卷14:「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CBETA, T02, no. 99, p. 100, a3-5)
雜阿含357經》的「七十七智」,我們可以參考《相應部12.34經》(SN 12.34, ñāṇavatthu)的對應經文。
除此之外,還有:
  1.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14:「我今當說七十七智種」(CBETA, T26, no. 1543, p. 837, b5-6)
  2.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0:「吾當為汝說七十七智事」(CBETA, T26, no. 1544, p. 969, a4)
  3.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10:「云何七十七智事」(CBETA, T27, no. 1545, p. 571, b28)
  4.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1〈非問分〉:「云何七十七智性」(CBETA, T28, no. 1548, p. 606, a2)
  5. 《瑜伽師地論》卷10:「當知總有七十七智。」(CBETA, T30, no. 1579, p. 328, b12-13)
  6. 《成實論》卷16〈道諦聚〉:「經中說七十七智」(CBETA, T32, no. 1646, p. 373, a28)
----------
我先說我的意見,《相應部12.34經》的經文為:

凡法住智也都是「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智。

yampissa taṃ dhammaṭṭhitiñāṇaṃ tampi khayadhammaṃ vayadhammaṃ virāgadhammaṃ nirodhadhammanti ñāṇaṃ.

也就是說,法住 dhammaṭṭhitiñāṇaṃ,盡法 khayadhammaṃ,滅法、衰法vayadhammaṃ,離欲法 virāgadhammaṃ,滅法nirodhadhammaṃ
參考《舍利弗阿毘曇論》,可知《雜阿含357經》應作「及法住智,(即)『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衰退法、離欲法、滅法智。」
似乎《雜阿含經》的譯者,將「滅法nirodhadhammaṃ」翻譯作「斷知」(《雜阿含80經》)與「滅法斷知」(《雜阿含357經》)。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1〈非問分〉:「若法住智。彼亦盡法變法離欲法滅法。乃至生緣老死智。無生無老死智。」(CBETA, T28, no. 1548, p. 606, a7-9)
----------
開仁法師此書對「七十七智」有詳盡的剖析和解釋。
開仁法師,《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2005年,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出版,僅印1500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