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雜阿含235經》--- 獨住 (2)


《雜阿含1071經》卷3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比丘名曰上座,獨住一處,亦常讚歎獨一住者,獨行乞食,食已,獨還,獨坐禪思。
時,有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尊者名曰上座,樂一獨處,亦常讚歎獨一住者,獨入聚落乞食,獨出聚落,還至住處,獨坐禪思。」
爾時,世尊語一比丘:「汝往詣彼上座比丘所,語上座比丘言:『大師告汝!』」
比丘受教,詣上座比丘所,白言:「尊者!大師告汝!」
時,上座比丘即時奉命,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上座比丘:「汝實獨一靜處,讚歎獨處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禪思耶?」
上座比丘白佛:「實爾,世尊!」
佛告上座比丘:「汝云何獨一處,讚歎獨住者,獨行乞食,獨還住處,獨坐禪思?」
上座比丘白佛:「我唯獨一靜處,讚歎獨住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禪思。」
佛告上座比丘:「汝是一住者,我不言非一住,然更有勝妙一住。何等為勝妙一住?謂比丘前者枯乾,後者滅盡,中無貪喜,是婆羅門心不猶豫,已捨憂悔,離諸有愛,群聚使斷,是名一住,無有勝住過於此者!」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悉映於一切, 悉知諸世間,
不著一切法, 悉離一切愛,
如是樂住者, 我說為一住。」
佛說此經已,尊者上座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CBETA, T02, no. 99, p. 278, a12-b10)
經文「前者枯乾,後者滅盡,中無貪喜」,應該是指
《雜阿含995經》「於過去無憂,未來不欣樂,現在隨所得,正智繫念持,」(CBETA, T02, no. 99, p. 261, a3-4)
《中阿含165經》「
   慎莫念過去, 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 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 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 慧者覺如是。
」(CBETA, T01, no. 26, p. 697, a18-21)
《雜阿含235經》、《雜阿含1071經》與《中阿含56經,彌醯經》都在世尊所教導的「獨一靜處,獨行乞食,獨還住處,獨坐禪思」之外,強調只有「遠離惡不善覺,遠離貪瞋癡」才是真正的「獨住」,這與早期「犀牛角經」的教導多少有一些重點的轉移。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問:『獨覺云何?』答:『麟角喻獨覺。』」(CBETA, T27, no. 1545, p. 33, a10)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2〈3 分別世品〉:「然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1]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有餘說。彼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2]今自證道得獨勝名。由本事中說。一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展轉遊行至外仙所。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覩之咸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若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3]麟角喻者。謂必獨居。二獨覺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無礙解故。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又不可說彼無慈悲。為攝有情現神通故。又不可說無受法機。爾時有情亦有能起世間離欲對治道故。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少欣樂勝解無說希望故。又知有情難受深法。以順流既久難令逆流故。又避攝眾故。不為他宣說正法。怖諠雜故」(CBETA, T29, no. 1558, p. 64, a28-b19)
[1]Varga-cārin。[2]今=令【宋】【元】【明】。[3]Khaḍgaviṣāṇa-kalpa.。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2:「又如經言。
愚夫著欲而興諍 諸仙無諍由離欲
是故應除一切欲 猶如麟角獨遊行」(CBETA, T29, no. 1562, p. 340, b26-29)
《犀牛角喻經》請參考巴利《小部尼柯耶》《經集》《第一品》第三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