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坤仁者道鑑:
導師著作中常用到「法句偈」,如果要加書名號的話,用哪一個為宜?
- 《法句》偈?或
- 《法句偈》?
《別譯雜阿含經》卷9:「晨朝早起,正身端坐,繫念在前,高聲誦經,誦法句偈,及波羅緣,種種經偈。」(CBETA, T02, no. 100, p. 439, c13-15)
《大般涅槃經》卷31〈11 師子吼菩薩品〉:「如法句偈。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業。」(CBETA, T12, no. 374, p. 549, c17-19)
《大智度論》卷30〈1 序品〉:
「如法句偈說: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CBETA, T25, no. 1509, p. 278, b21-23)
祝 輕安法喜
2013年12月1日
----------
院長法席:
跟院長報告:近日我已經完成T212《出曜經》的標點,很快會完成T210《法句經》與T213《法集要頌經》的標點,在漢、巴、梵偈頌的對照表也已完成,當然,應該仍有幾首對應偈頌不確切,仍待修改。
目前有三篇文章在編寫中,分別是「《出曜經》研究」、「《法句經》研究」與「《法集要頌經》研究」,先附上第一篇請院長指教。
我下星期三(12/10)將前往法鼓佛學院對同學作報告:「《出曜經》研究」,得到同學的評判之後,修改完將投到國內的佛學期刊。
關於院長垂詢的問題,通常指的是一本書,我們會用書名號《》,僅指偈頌,我們會以「」表示,或不加任何符號。所以,我們是指《法句經》的偈頌,就會用「《法句經》偈頌」,如果並不指任何一本《法句經》(漢譯有《法句經》、《出曜經》、《法句譬喻經》、《法集要頌經》,其他語言有巴利《法句經》、犍陀羅《法句經》、波特那《法句經》、「梵文《法句經》 Udānavarga),我會建議不用「《法句》偈」,而用「法句偈」。
例如,《出曜經》裡面的偈頌,有一些是「法句偈頌」,有一些不是「法句偈頌」。所以當我們稱「《出曜》偈」,有可能這一偈頌指是《出曜經》裡面的偈頌,但它不是「法句偈頌」。
所以,依我不成熟的意見,作以下建議:
- 《別譯雜阿含經》卷9:「晨朝早起,正身端坐,繫念在前,高聲誦經,誦法句偈,及波羅緣,種種經偈。」(CBETA, T02, no. 100, p. 439, c13-15)。在此一引文,不該加書名號,因為尚未結集成《法句經》,最快最快,《法句經》要在第一結集之後才成書,如果說是尊者法救所撰集的《法句經》,則成書又更晚了。
- 《大般涅槃經》卷31〈11 師子吼菩薩品〉:「如法句偈。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業。」(CBETA, T12, no. 374, p. 549, c17-19)。我認為兩者都可。用「《法句》偈」,代表意指「《法句經》的偈頌」,用「法句偈」代表不特指某一版本的「《法句經》偈頌」,而是一般被當作「法句偈頌」的偈,也可以彈性解釋此經引「法句偈頌」是在《法句經》結集之前。我個人比較偏好在此使用「法句偈頌」。
- 《大智度論》卷30〈1 序品〉:「如法句偈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CBETA, T25, no. 1509, p. 278, b21-23) 則兩者均可,我會偏好「《法句》偈」。此處我會標點成:
《大智度論》卷30〈1 序品〉:「如『《法句》偈』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CBETA, T25, no. 1509, p. 278, b21-23)
請院長指正我的想法。
敬頌 教安
弟子 蘇錦坤 頂禮 2013年12月1日
------------------------
附註一:
2020年1月17日查引 CBETA CD 的結果(2018年版):
- 《大智度論》卷30〈序品 1〉:「如《法句》偈說: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CBETA, T25, no. 1509, p. 278, b21-23)
- 《法句經》卷1〈刀杖品 18〉:「一切皆懼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4)
- 《出曜經》卷8〈念品 6〉:「一切皆懼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CBETA, T04, no. 212, p. 653, b21-22)
------------------------
附註二:
後來〈《出曜經》研究〉一文並未投到國內期刊,而是投到新加坡佛學院的《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我的此篇論文長達 111頁,像一本小書的厚度。感謝《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容納我此篇長文。中外學術期刊過往很少探討《出曜經》。少數論文碰觸此一議題,也僅侷限在「因緣故事」或「少數幾字的校勘」。〈《出曜經》研究〉一文是研究篇章結構、跨文本研究及經中內涵的第一篇論文。
蘇錦坤,(2015),〈《出曜經》研究〉,《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2期65-175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