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 42:「見以見為量」


《雜阿含312經》:「
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
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
(CBETA, T02, no. 99, p. 90, a12-14)
-----------
  《雜阿含312經》的對應經典為《相應部35.95經》,與此四句相當的經文為:「diṭṭhe diṭṭhamattaṃ bhavissati, sute sutamattaṃ bhavissati, mute mutamattaṃ bhavissati, viññāte viññātamattaṃ bhavissati」,巴利經文在此之前還有兩字:(diṭṭhasutamutaviññātabbesu dhammesu)。
  莊春江老師翻譯作:「在你所見、所聽、所覺知、所能了知的法上,在所見中將只有所見這麼多;在所聽中將只有所聽這麼多;在所覺知中將只有所覺知這麼多;在所了知中將只有所了知這麼多。」
  王建偉、金暉的《雜阿含經校釋》439頁翻譯作:「於所見、所聞、所覺、所識諸法,見所見量;聞所聞量;覺所覺量;識所識量。」
  元亨寺版《相應部35.95經》翻譯作:「汝於法見聞感識,見者即如所見,聞者即如所聞,感者即如所感,識者即如所識。」(CBETA, N16, no. 6, p. 97, a4-5 // PTS. S. 4. 73)
  我們從附圖可以讀到《巴英字典》(PED of PTS)對「matta」一字有兩個解釋:
  1. measured, by measure 量,量起來是
  2. only, even as little as 只有,僅有如此少之量

  《雜阿含312經》的「量」反映了第一種解釋;而莊春江老師所譯的「只有...這麼多」反映了第二種解釋。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發智論》卷20:
「汝於所見聞,唯有所見聞,
 及於所覺知,唯有所覺知。
」(CBETA, T26, no. 1544, p. 1030, c21-23)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42:「於此中應知所見唯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聞所覺所知。」(CBETA, T29, no. 1562, p. 579, a23-25)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6〈分別業品 4〉:「汝於此中應知所見,雖(唯)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聞、所覺、所知。」(CBETA, T29, no. 1558, p. 87, c8-10)
  似乎應解釋作「只有」。
-------------------
  在「書房夜話 38:唱歌與跳舞」,《增支部3.107經》最後一句「vo dhammappamoditānaṃ sataṃ sitaṃ sitamattāyā」,莊春江老師譯為「當足以對法喜悅時,你們具念地適度微笑」,元亨寺版《增支部3.107經》譯為「於某種原因而歡時,唯笑而笑即足矣。」,關則富譯為「你們對某事歡喜時微笑,適度微笑就夠了」,開印長老補充說:「當你們對某事物/原因〔感到〕喜悅時的微笑,只是/適度地微笑就夠了」。
  這是對「matta」作不同的詮釋所造成的差異,似乎,仍然是譯作「only 僅是、只是」即可。
-----------
  在《雜阿含312經》漢譯偈頌當中,還需解釋「見、聞、覺、識」。

「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

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

  與巴利經文對照,分別是:diṭṭha 見,suta 聞,muta 覺,viññāta 識(有些經文翻譯作「見、聞、覺、知」)。一般人對 muta 一字較為陌生。
  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受而言,「眼的感受」為「diṭṭha 見」,「耳的感受」為「suta 聞」,「意所起」為「viññāta 識」,「鼻舌身」三根的感受稱之為「muta 覺」,並不是說將鼻根、舌根、身所感覺的冷熱、粗細、硬軟、壓力大小混為一感,這只是隨宜稱呼,鼻根所感受的仍只是「氣味」,舌根所感受的仍只是「味道」,身所感受的仍歸身的感受。
  「見只是見,聞只是聞,覺只是覺,識只是識」,這是單純以六根感受而不加標籤、不加判斷,這在無著比丘書中,念處的修習當中有較詳細而深入的介紹。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無著比丘著,釋自鼐、釋恆定、蘇錦坤、陳布燦、王瑞鄉翻譯,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2013年元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