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書房夜話 8 :閱讀佛典,以漢譯、英譯、巴利、梵語或跨語言文本對照閱讀
書房夜話 8 :閱讀佛典,以漢譯、英譯、巴利、梵語或跨語言文本對照閱讀
------
這一個子題引起兩三位學友的關切,各自發表了「基調一致,但演奏媒介、詮釋方式各有不同」的主張。
這一個子題有多種層次不同的判斷,我在此作第二階段的評述,我的見解不一定正確。
請大家廣納眾言,也許只有引導自己歸向於法的實修真行的體驗(甚至體證),才是「正道」;說得很有道理,卻對自己不起福、慧、修、證的激發,即使是「正確」,恐怕也意義不大。 歡迎大家對我的評論作「第二階段的評述」。
------
Yuan Chuan Su 2019/10/5 14:00
很多時候,只有漢譯與巴利經文對讀不一定完全找到解答,熟習巴利語可以讓我們找到更多參考資料。
這是我幾年前寫的文章:
經藏的特色都是概要性的指導,所以有時敘述都不會太詳細,SA262 提到 Channa 的故事都只有提到他一開始不聽勸無法接受無常苦無我,之後 Channa 心開意解後,接下來就是阿難指導 Channa 證果了解緣起。雖然我們從經文前後可以判斷 Channa 心開意解的部分是了解無常,苦,無我。北傳的雜阿含經是(根本)說一切有的經典,由於有部的註釋書並沒有傳進中國,也沒有其他版本的有部雜阿含被翻成中文,因此那我們就參考南傳的記載佐證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
SA262 的對應經典是 SN22.90,在SN22.90的註釋書講解 Channa 無法接受無我的觀念時,有提到 Channa 為何沒有證果的原因:
Ayaṃ kira thero paccaye apariggahetvā vipassanaṃ paṭṭhapesi, sāssa dubbalavipassanā attagāhaṃ pariyādātuṃ asakkuṇantī saṅkhāresu suññato upaṭṭhahantesu ‘‘ucchijjissāmi vinassissāmī’’ti ucchedadiṭṭhiyā ceva paritassanāya ca paccayo ahosi. So ca attānaṃ pāpate papatantaṃ viya disvā, ‘‘paritassanā upādānaṃ uppajjati, paccudāvattati mānasaṃ, atha ko carahi me attā’’ti āha.
這段的意思是:
據說這位長老過去生起內觀時不能掌握諸緣,這是無力(無效)的內觀,因而無法拔除錯誤的我見,當他想到“諸行是空”時,他會認為:“我要消失,我要被滅了”有了斷滅見與擔憂,而這也是原因所在。他看到錯誤的無我就像看到深淵,會害怕而生起執取,也因此他的心會再次退轉到“我是實有的想法"。 所以根據註釋書這段的說明獲得兩個訊息:
1. 可以知道修習內觀,如果不是透過正確所緣體驗三共相(無常、苦、無我),那怎麼修都是沒用的。
2. Channa是用思維的方式去理解無我,不是透過內觀,因此觀念有了偏差之後註釋書又提到佛陀有說過 若 Channa 願意接受教導,可以考慮用 Kaccanagotta Sutta 教他:
“Cintento tepiṭakaṃ buddhavacanaṃ vicinitvā kaccānasuttaṃ addasa”
Kaccanagotta Sutta 就是 SN 12.15,根據這部經,佛陀還是強調應要了解無我,看到苦的生起與滅去並不該落入有見跟斷見,之後才談到緣起法。而這些又會回應到內觀必須透過正確所緣體驗三共相,才能避免落入常見與斷見與了解緣起法。
所以阿難是透過善巧指導 Channa 在生起內觀體驗三共相時,解決他害怕無我的心結。而不是叫他生起內觀跳過三共相就直接觀緣起法。
從 Channa 的故事可以得到兩個啟示:
1. 研讀經文要有足夠的輔助工具也不可以忽略經典背後的文化脈絡。強作通解只是會得到錯誤的答案。
2. 所謂的七事相應是否一定最古老?不一定,SA262是在陰相應,還南傳也有對應經典,但Channa的故事是發生佛滅之後的故事。
-----------------
Yuan Chuan Su
學語言從來都是需要時間,無法躐等學習。
沒有把語法熟習,甚至培養出語感。就無法獨立讀原典。不能獨立閱讀原典,那還不如讀翻譯本就好,何須學習巴利語?
經典也不是只有相應部才需要讀,日後甚至還有律藏,論藏,藏外文獻需要閱讀。
律藏,論藏語法跟註釋書等語法又與經藏稍有不同,沒在長部下功夫,日後會很難掌握其他巴利文獻。
舉個例子,經藏有提到安般法門,律藏也有提到安般法門,註釋書也有提到安搬法門,沒有把語法熟悉,有辦法閱讀律藏跟註釋書的安般法門記載?況且也不是所有巴利文獻都有翻譯。
在《長部》打底一年,日後自然容易掌握其他巴利經典。用一年打底去換取一輩子能閱讀原典的能力,其實是非常划得來。
越建東老師也有在靜樂教巴利語,所以在南部也是有場所學習巴利語。
------------------
蘇錦坤 2019/10/6 15:30
其實,能閱讀經典就是福氣。能親自閱讀漢譯佛典或巴利三藏,更是難得的福氣。
但是,不管是閱讀單一的一部短經(例如:《雜阿含1經》才 156字就包含四部單經),或閱讀整部經藏,甚至能夠完整的閱藏,不必計較讀得多或讀得少,第一應該是在意是否讀得快樂。然後才是讀得生智、生明,減少煩惱、激勵行善,在戒定慧三德均逐日增長。如果讀得不快樂,路就走不長久。
在讀經的過程,有的人讀得多,有的人讀得少;有的人讀得長久;有的人讀得短暫;有的人能以多種語言探求經義,有的人沒辦法透過多種語言去多方考證佛語。
基於對佛法的敬重,總是多的人跟少的人分享,能禪證的人跟能義解的人分享;走得深、走得遠的人跟專注、專一於單一法門的人分享。
這是所謂的「入道多方、轉益多師」。
1. 入道多方:久參多學者應知在家人各個心性不同,體能與心智的特長與成就不同,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於某一深入的方法。「入道多方」雖說是「法門眾多」,但不是隨意亂學亂作都是法門,學習仍然有某些固定而安穩的途徑與速率。
2. 轉益多師:跟多位老師學習,初學時較不宜「一獅一門」,而是應在自己時間精力安排得來的情況之下,多聞細思,在家人不宜莽撞的絕聖棄智,放下一切。
我個人有我自己的狹隘偏執之處。其中幾項雖經師友在三針砭,仍然甘之如飴、執迷不悟。其中之一,例如我對「註釋書」,尊重其對自義的解釋;但是,「註釋書」若有對經文背景資料的補充,甚至引「前世因緣」的資料來解釋;我都予以高度的存疑。
基本上,我對譬喻故事完全不予採信。
《雜阿含262經》與對應經典《相應部12.15經》是個非常有趣的議題,對兩經的歧異處,有多種仍然不同的看法,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而不要將詮釋定於一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