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Norman 《佛教文獻學十講》44頁


最近為了準備一篇論文,老老實實地從頭逐字逐行地閱讀 K. R. Norman 的《佛教文獻學十講》(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這是諾曼老爺子在1994年的十場演講,1997年出書,是一本研究阿含、尼柯耶或深入閱讀的必讀書本。我手上這本是十年前溫老師給的,最初翻閱時,完全是囫圇吞棗,不管懂或不懂,以盡量不查字典的方式快速翻過一遍;相隔十年,今日讀起來書中有些細節才看得清楚來龍去脈和緩急輕重。新加坡紀贇老師和人合譯此書,他告訴我應該年底之前就可以拿到這本書。其實,這本書英文平實流暢,並不難讀,書中較難的部分倒是難譯的梵巴犍陀羅語的交錯,反而要藉助「解讀」來指出關鍵點,期盼能見得到漢譯本對其中精闢剖析的譯註。
書中 44頁提到覺音論師在註釋書(S v 13, 23-24 & 15, 2-13) 提到第一結集之後,《律藏》交付優波離背誦傳承,《長部》交付阿難背誦傳承,《中部》交付舍利弗背誦傳承,《相應部》交付大迦葉背誦傳承,《增支部》交付阿那律背誦傳承。
諾曼只是簡單引述,並未加以評論。但是,這一段覺音論師的敘述(或轉述古註而未聲明來源)有下列幾個問題:
1. 誦戒是每位出家人半月半月所誦,所謂「《律藏》交付優波離背誦傳承」是什麼意思?
2. 第一結集時,舍利弗已經去世,所謂「《中部》交付舍利弗背誦傳承」是什麼意思?
3. 此段敘述沒談到《小部》和《阿毘達磨》,這是說這兩部當年並不存在?尚未完整結集成部?還是聽任隨意傳誦?
4. 所謂「《增支部》交付阿那律背誦傳承」,這與漢譯《增一阿含經》的〈序品〉所敘述的「阿難將此傳承給優多羅」不同,這兩者應該如何取捨?
----------
《增壹阿含經》卷1〈序品 1〉:「世尊以法盡以囑累我,我今復以此法授與優多羅。」(CBETA, T02, no. 125, p. 551, b24-25)。
《增壹阿含經》卷1〈序品 1〉:「我觀此義已,以此增一阿含授與優多羅比丘。何以故?一切諸法皆有所由」(CBETA, T02, no. 125, p. 552, a23-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