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佛經的校勘方法舉例:對校、本校、他校、理校與跨語言文本對勘

佛經的校勘方法舉例:對校、本校、他校、理校與跨語言文本對勘
--------------------

1. 對校:同一本書的同一段文句,依據不同版本或抄本作校勘註記。

1.1 《雜阿含1291經》卷48:
「何物火不燒?  何風不能吹?
 火災壞大地,  何物不流散?」(CBETA, T02, no. 99, p. 355, c23-24)

「火災壞大地」,《大正藏》對「火災」兩字並無異讀。但是此處《趙城金藏》、《金版高麗大藏經》與《房山石經》都作「水災壞大地」。
應作「水災壞大地,何物不流散?」較為合理。
----------


--------------------

3. 他校:依據其他書、經相同或類似的文句作校勘註記。例如註釋書、論書引用經文。

3.1 

4. 理校:版本上並無根據,依邏輯或事理作校勘註記。

4.1 《增壹阿含38.5經》卷31〈力品 38〉:「一切諸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為食,耳者以聲為食,鼻者以香為食,舌者以味為食,身者以細滑為食,意者以法為食」(CBETA, T02, no. 125, p. 719, a15-18)。

依照六根對六塵來判斷,「眼者以眠為食」應作「眼者以色為食」。
----------

5. 跨語言版本校勘:利用其他語言版本的對應文句作校勘註記。

5.1
《雜阿含23經》卷1:「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 5, b2-3)
《雜阿含24經》卷1:「是名比丘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 5, b23-24)
《雜阿含982經》卷35:「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 255, c8-9)

對應巴利經典作:
bhikkhuacchecchi taṇhaṃ, vivattayi saṃyojanaṃ, sammā mānābhisamayā antamakāsi dukkhassa
(比丘斷貪愛,根除諸結,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此段應作:「是名比丘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轉去諸結」與「vivattayi saṃyojanaṃ」相當,應譯為「根除諸結」,這是將「vivattayi 根除」誤解為「vivaṭṭati 使旋轉」。
「sammā mānābhisamayā」應譯作「完全止息慢 sammā 完全 māna 慢 abhisamayā(abhisama-ya) 止息、止滅」。

5.2 
《雜阿含305經》:「所謂六分別六入處經。」(CBETA, T02, no. 99, p. 87, b1)
對應經典為《中部 149經》Mahāsaḷāyatanikasutta (大六入處經)。
很有可能,《雜阿含305經》應作「所謂大分別六入處經」,「大」字訛寫成「六」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