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提問 3:佛經有錯嗎?


舉:《中阿含171經,分別大業經》:
「世尊聞已,告曰:『阿難!看三彌提比丘癡人無道。所以者何?異學哺羅陀子問事不定,而三彌提比丘癡人一向答也。』」(CBETA, T01, no. 26, p. 707, a5-7)
[1]問事不定~Vibhajja byāka aṇīyo pañho, 。[2]一向答~Ekaṃsena byakato.。
無著比丘在他的書中提到「vibhajjabyākaraṇīyo pañho ekaṃsena byākato」(問事不定,而一向答)相當於「answered in a one-sided manner a question that should have been answered before carrying out an analysis 對一個應先分析的問題給了一個單方面的解答」,也就是說「對一個應先分類別、分層次的問題,直接給了一個單方面的解答」,例如,有人問:「台灣人講台灣話嗎?」直接回答「是、不是」,或者回答「有的講,有的不講」,都不是合適的解答。
=========
「佛經有錯嗎?」有部分佛教徒或學者認為「佛經或是佛說、或是佛所認可,已有五百羅漢在第一結集時做了產地證明和品質保證,不會有錯」,另有一部分佛教徒或學者認為「現有佛經,經歷了口誦、書寫、翻譯等過程,加上有人妄添內容或是偽造經典,所以有些佛經有或大或小的訛誤,有些則沒有訛誤」。
所以,不管認為「佛經有錯」或「佛經沒錯」,都不應該泛指「佛經」,而應該點出經名、出自哪一版本。以下試列舉幾項比較沒爭議(不是完全沒爭議)的主張。
==========
1. 巴利《法句經》第一頌:



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法句經》卷1:「諸法意為導,意主意造作。人若染穢意,或語或〔身〕行,苦事則隨彼,如輪隨獸足。」(CBETA, N26, no. 9, p. 13, a7-8 // PTS. Dhp. 1)
依梵文《法句經》(《優陀那品

》)、犍陀羅《法句經》和 Patna 《法句經》,「心所造、意所造 manomayā」都是作「心所驅使 manojavā」,漢譯也是作「心所驅使」。
《法句經》卷1〈雙要品 9〉:「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CBETA, T04, no. 210, p. 562, a13-14)。
=========
2. 《中阿含163經》:「三十六刀」(CBETA, T01, no. 26, p. 692, c1),[18]三十六刀~Chattiṃsa sattapādā.。應作「三十六句」。可參考: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39:「此十八意近行,由耽嗜出離依有差別故。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CBETA, T27, no. 1545, p. 718, a24-25)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0〈分別世品 3〉:「又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謂為耽嗜出離依別。」(CBETA, T29, no. 1558, p. 54, b12-13)
真諦翻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7〈分別世間品 3〉:「復次喜等[2]或三十六寂靜足,由依愛著出離差別故。」(CBETA, T29, no. 1559, p. 211, b12-14)
[2]或=成【宋】【元】【明】【宮】。
=========
3. 《雜阿含64經》卷3:「爾時,世尊歎[6]優陀那偈:[7]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CBETA, T02, no. 99, p. 16, c6-10)
[6]Udāna.。[7]法…結. Nocassa noca me siyā na bhavissatīti. Evam adhimuccamāno bhikkhu 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ññojanānīti.。
此處引文的標點應該作:
「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此一優陀那偈應該只有四句,《雜阿含64經》引文「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應作「比丘勝解此,則斷下分結」。
大正藏的註有誤,此一優陀那偈應作:
‘no c’assa no ca me siyā,
na bhavissati na me bhavissati.’ 
========
4. 我不懂這兩經跟學習佛法、信仰佛教有什麼關係:
《中部經典(第13卷-第16卷)》卷13:「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仙吞山。時,世尊言諸比丘:「諸比丘!」彼等諸比丘應答世尊:「世尊!」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汝等不見此耶婆羅負重山乎?」
〔諸比丘曰:〕「如是,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此負重山亦曾有其他之稱呼、有其他之施設,諸比丘!汝等不見此般達瓦(白善)山耶?」
〔諸比丘曰:〕「如是,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此白善山亦曾有其他之稱呼、其他之施設。諸比丘!汝等見此耶普羅(廣普)山耶?」
〔諸比丘曰:〕「如是,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此廣普山亦曾有其他之稱呼、其他之施設。諸比丘!汝等不見此義奢屈多(靈鷲)山耶?」
〔諸比丘曰:〕「如是,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此靈鷲亦曾有其他之稱呼、其他之施設。諸比丘!汝等不見此伊尸義利(仙吞)山耶?」
〔諸比丘曰:〕「如是,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此仙吞山,〔自古〕有其稱呼、有其施設。」
「諸比丘!往昔有五百人之獨覺,久住仙吞山。彼等入時雖見此山[9],入已即不見。眾人見此已,如是言:『此山吞噬此等諸仙人。』如是始有仙吞、仙吞之稱呼。諸比丘!〔我〕應說諸獨覺之名;〔我〕應讚諸獨覺之名;諸比丘!〔我〕應示諸獨覺之名;聞此應善思念之。」彼諸比丘白世尊:「如是,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
「諸比丘!有名為阿利吒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婆利吒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多伽羅尸迦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耶沙新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善觀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密耶達新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乾陀羅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品陀羅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宇巴沙婆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尼達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達達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斯達越多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諸比丘!有名為巴義達多之獨覺,久住此仙吞山。
   彼諸有情之精     無瞋恚亦無欲
  獨自以成妙覺     無箭苦上勝人
應聽我說彼名:
阿利叱,婆利吒,多伽尸迦
耶沙新,善觀,密耶達新佛
乾陀羅,品多羅,宇巴沙婆
尼達,達達,須達越多,巴義達多須無婆,須婆,鳴陀羅,阿達馬
阿達斯鳴迦,阿尼迦,須達多
為諸獨覺而盡有因。
濱遇與濱迦有大威德。
兩奢利及阿達迦是牟尼。
又憍薩羅佛亦有須巴富。
宇婆禮密與彼之禮密及彼之珊達奢達,
真如離塵而又賢。
賢征服里暗志多及安伽、胖伽,
並有鬱提志多。
跋尸斷苦根之取,
阿跋羅志多打勝魔力。
薩陀、跋越他,沙羅般迦,摩韓沙,
鬱奢迦摩耶及阿尸陀,阿那沙越,
有摩老摩耶及斷慢之般陀馬,
達達帝弗多,義馬羅,啟多摩。
啟多摩婆羅迦及摩旦迦,阿利耶,
亦有阿周達與阿周達迦摩夫耶摩伽,
斯曼迦羅,達毗羅,斯跋帝帝達,阿沙去徘
啟摩美羅達及蘇羅達,
都蘭那耶,山迦而又有鬱奢
其他為牟尼,沙伊徘為無上出離者。
有阿難陀,難陀,宇婆難陀,
十二人之婆羅墮越闍為最後身者。
菩提,摩訶那摩,是上勝有鬚之
尸勤,秀麗之婆羅墮越闍
帝須跋提沙有斷結,宇婆尸達利
斷愛。又尸達利亦然。
曼迦羅為佛陀,超越貪。
宇沙婆切除苦根網。
宇巴尼達成寂止句、宇普沙達、孫達羅、薩奢那摩
闍達,旃達,拔陀摩,鬱跋羅及
跋陀無達羅,拉去陀並跋婆達,摩那達多,蘇美陀,義達羅迦
乃至康洽佛,心善解脫。
有此等及其他之大威德,
諸獨覺以盡有因。
等皆越欲為大仙。
稽首般涅槃無限者。」」(CBETA, N12, no. 5, p. 49, a3-p. 54, a9 // PTS. M. 3. 68 - PTS. M. 3. 71)

[9]見云云 下皆用「現在之歷史」。今亦仍如是譯出,其他同樣時亦類此。
《增壹阿含38.7經》卷32〈力品 38〉:「聞如是:
一時,佛在[7]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此[8]靈鷲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9]卿等當知,過去久遠世時,此山更有異名。汝等復見此[10]廣普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汝等當知,過去久遠,此山更有異名,不與今同。汝等見[11]白善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過去久遠,此山更有異名,不與今同。汝等頗見此[12]負重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汝等頗見此[13]仙人掘山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此山過去久遠,亦同此名,更無異名。所以然者,此仙人山,恒有神通菩薩、得道羅漢、諸仙人所居之處;又[14]辟支佛亦在中遊戲。我今當說辟支佛名號,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有辟支佛,名[15]阿利吒、[16]婆利吒,審諦[17]重辟支佛、[18]善觀辟支佛、究竟辟支佛、聰明辟支佛、無垢辟支佛、帝奢念觀辟支佛,無[19]滅、無形、勝、最勝、[20]極大、[*]極雷電光明辟支佛。此,比丘!諸辟支佛若如來不出世時,爾時此山中有此五百辟支佛,居此仙人山中。如來在兜術天上欲來生時,淨居天子自來在此,相告:『普勅世間,當淨佛土,却後二歲,如來當出現於世。』
「[21]是諸辟支佛聞天人語已,皆騰在虛空,[22]而說此偈:
「『諸佛未出時,  此處賢聖居,
 自悟辟支佛,  恒居此山中。
 此名仙人山,  辟支佛所居,
 仙人及羅漢,  終無空缺時。』
「是時,諸辟支佛即於空中燒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無二佛之號,故取滅度耳。一商客中終無二[23]導師,一國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所以然者,過去久遠,此羅閱城中有王名喜益,彼恒念地獄苦痛,亦念餓鬼、畜生之痛。爾時,彼王便作是念:『我今恒憶地獄、[24]畜生、餓鬼之苦痛,我今不宜更入此三惡道中。今宜盡捨國王正位、妻子、僕從,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爾時,大王喜益,厭此酸苦,即捨王位,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在空閑之處,而自剋已,觀五盛陰,觀了無常。所謂此色,此色[25]習,此色盡,痛、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悉無常。當觀此五盛陰時,諸可[*]習法,盡是滅法;觀此法已,然後成辟支佛道。
「是時,喜益辟支佛[26]已成道果,便說此偈:
「『我憶地獄苦,  畜生五道中,
 捨之今學道,  獨逝而無憂。』
「是時,此辟支佛在彼仙人山中。比丘當知,以此方便,知此山中恒有神通菩薩、得道真人、學仙道者而居其中,是故名曰仙人之山,更無異名。若如來不出現於世時,此仙人山中諸天恒來恭敬。所以然者,斯山中純是真人,無有雜錯者。若彌勒佛降神世時,此諸山名各各別異,此仙人山更無異名。此賢劫之中,此山名亦不異。汝等,比丘!當親近此山,承事恭敬,便當增益諸[27]功德。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28]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125, p. 723, a6-c5)

[7]羅閱城~Rājagaha.。[8]靈鷲山~Gijjhakūṭa.。[9]卿等=汝等【聖】。[10]廣普山~Vepulla.。[11]善=墡【元】【明】,白善~Paṇḍava.。[12]負重~Vebhāra.。[13]掘=窟【三】,仙人掘~Isigili.。[14]辟支佛~Paccekabuddha.。[15]阿利吒~Ariṭṭha.。[16]婆利吒~Upariṭṭha.。[17]重=童【宋】【元】【明】。[18]善觀~Sudassana.。[19]滅=減【宋】【元】【明】。[20]極=漿【元】【明】*,=將【聖】。[*20-1]極=漿【元】【明】*,=將【聖】。[21]是+(時)【宋】【元】【明】。[22]〔而〕-【宋】【元】【明】。[23]導=道【聖】。[24]畜生餓鬼=餓鬼畜生【聖】。[25]習=集【元】【明】【聖】*。[*25-1]習=集【元】【明】【聖】*。[26]已=以【聖】。[27](善)+功【宋】【元】【明】。[28]〔諸〕-【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