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利用巴利經文訂正漢譯文獻

甘肅博物館藏001號,《法句經》寫本
在上一篇貼文〈巴利經文正確?還是漢譯經文正確?〉,有讀者以為版主宣揚「漢譯正確論」,這是誤會。因為利用不同文本的交互比對,來「訂正」漢譯已經是常態;造成有人見到漢、巴之間的差異就以巴利文獻來「修改」漢譯經文的錯誤詮釋方式。
佛教經典經過長達一千多年的口誦傳承之後,才陸續以文字書寫記錄;口誦傳承(oral tradition)的特點是會有「增刪忘失、註解篡入正文、無法追蹤版本與版本之間的差異」等缺點,如要比較各部派的「口誦傳承」誰是誰非,相當困難。 
訴諸文字抄寫之後,或者從經典語言(「源頭文本 source text」)轉寫成犍陀羅語、巴利語、某一種特定的俗語、梵語造成的失誤,或者轉譯成漢語、藏語、粟特語的誤譯。比較持平的方法是利用「philology文獻學」的知識去訂正版本之間的差異,說哪一種語言版本為最神聖,或者說哪一種語言版本的翻譯最忠實,這種說法跟講「日耳曼民族是世界最優秀的人種」、「猶太人的頭腦最聰明」一樣,沒有科學與歷史根據,只能說是一種偏見。
本貼文舉例說明「漢、巴文獻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有時可以用來訂正另一方,有時只能說是「傳誦累積的差異」,無法定其是非。
===============
由跨文本的佛典校勘研究,我們讀到對照閱讀所顯示的不同面貌,諸如:經題的不同,說經地點的差異,說譬喻者的差異,問答者角色的互換,入滅盡定次第的出入,佛陀宣說的偈頌與外道斷滅論者的偈頌之間的混淆。
1.  經題的不同:
例如《中阿含201經》如此自稱經名:「是故此經稱『愛盡解脫』」(CBETA, T01, no. 26, p. 769, c29-p. 770, a1),實際上,漢譯《中阿含201經》名為「帝經」,攝頌也是「嗏帝」;而對應的《中部38經》經題為「愛盡大經」”Mahātahāsakhaya Sutta”,攝頌則是”kevaṭṭaa”(漁夫),《中部尼柯耶38經》此位比丘為曾經是漁夫的比丘「 Sāti
這不僅出現在漢譯經典,巴利文獻也有對同一部經稱以不同「經名」的狀況。
經題的不同」顯示有一部分經的「經題、經名」出現的年代較晚,而導致與「自稱經名」、「攝頌」不同。
出自翻譯的問題,可以用《大智度論》對《義品》(《小部,經集 Suttanipata》)有四種不同的譯名:「義品」、「阿他婆耆經」、「眾義經」與「利眾經」。
2.  
說經地點的差異:
依照律典的敘述,說法地點、人物之記載,未必是史實。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頌》卷3:「若毘奈耶蘇怛羅,於其緣起不能憶;六大都城隨意說,縱令差互並無愆;室羅伐城娑雞多,婆羅痆斯及占波;薜舍離城與王舍,此六大城隨處說;長者謂是給孤獨,憍薩羅國勝光王;女人謂是毘舍佉,斯等臨時任稱說(CBETA, T24, no. 1459, p. 656, c8-13)
這是明白宣示:記錯說經的地點不算犯錯(六大都城隨意說,縱令差互並無愆),顯示早期佛教文獻口誦傳承」時期的狀況,由於不像婆羅門吠陀經典的背誦是從小教起,佛教僧侶來自不同種姓,有不少人是在  16 歲以後才出家,由於幼年未受背誦訓練,所以傳誦時以「法義」為主,說經地點成為次要的記憶。
3.  說譬喻者的差異:
《中阿含115經》「蜜丸」為世尊所說,巴利對應經典《中部18經》蜜丸」為阿難尊者所說。
《中阿含115經》:世尊聞已,歎曰:「...比丘!猶如有人因行無事處、山林樹間,忽得蜜丸,隨彼所食而得其味...。」(CBETA, T01, no. 26, p. 604, c17-25)
4.  問答者角色的互換:
《中阿含211經》為《大拘絺羅經》(CBETA, T01, no. 26, p. 790, b8),內容為舍利弗提問,摩訶拘絺羅回答;在《中部43經》,同樣的問答內容卻是摩訶拘絺羅提問,舍利弗回答。
如果,佛典裡頭記載的法義問答都是低階的向高階的請教,這樣的角色互換就耐人尋味。如果法義問答並不代表低階的向高階的請教,解答經義時,必須避免如此解說。
5.  入滅盡定次第的出入:
《中阿含211經》:「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身行,次滅口行,後滅意行。」(CBETA, T01, no. 26, p. 792, a8-10)
《中部44經》,同樣的問題,回答內容卻是:「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行(尋與伺),次滅行(入息與出息),後滅意行(想與受)。
應以《中部44經》的敘述為正確。
6.  佛陀宣說的偈頌與外道斷滅論者的偈頌之間的混淆:
《雜阿含64經》: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CBETA, T02, no. 99, p. 16, c8-10)
莊春江老師翻譯的巴利對應經典《相應部22.55經》譯作:
「『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
 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
當這樣勝解時,比丘能斷下分結。」
請參考菩提比丘 Bhikkhu Bodhi(2000)note 75, 1060-1063頁。此兩偈頌在古漢譯中不易區別,如《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譯文中,外道斷滅偈與世尊教導的偈頌,兩者譯文完全相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49:「又世尊說,『於諸外道諸見趣中此見最勝,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此見下劣誠如所言,非方便門執生斷故。然此行相,世尊有時為諸苾芻無問自說:『或有一類作是思惟,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如是勝解時,便斷下分結』。故知此見能順解脫。」(CBETA, T29, no. 1562, p. 617, c21-p. 618, a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