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不殺為梵志

這不是 VR 穿戴裝置

辛島靜志老師在近期一篇探討「梵志、寂志、逝心」這些中文譯詞與梵語「brāhmaa 婆羅門」的關係。
如同我們華語世界談「止戈為武」、「日出為旦」,我們既講「字的構造」也講「字的意涵」。
此文說:梵文「brāhmaa 婆羅門」的俗語(Prakrit)形式為「māhaa」,被解釋作「mā-hae 不殺」。
所以,梵志、婆羅門名為不殺,其實是和我們講「止戈為武」一樣,造字的結構如此,不見得其哲學意義就是如此。
《法句經》卷1〈慈仁品7〉:
「不殺為仁,慎言守心,
 是處不死,所適無患。」(CBETA, T04, no. 210, p. 561, b18-19)
《法句經》卷1〈慈仁品7〉:
「垂拱無為,不害眾生,
 無所嬈惱,是應梵行。」(CBETA, T04, no. 210, p. 561, b22-23)
辛島靜志Karashima, Seishi, (2016), ‘Indian Folk Etymologie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Chinese Translations: brāhmaa, śrāhmaa and Vaiśrāhmaa,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12 (19), pp. 101-123.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Tokyo, Japan.
他戴的是這個東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