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法友飛鴻 136 -- 「譯註」與「還原」

83

親愛的法友:

   翻譯像春蠶吐絲一樣,要將吃進去的原文消化以後,再吐為絲;每天吃進多少字,再吐出多少譯文。半點也無法投機取巧,這是辛勤的工作。傳道法師曾轉述印順導師的教導:「讀書不如講課,講課不如寫作。」主要是,讀書可以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講課卻必須了然於心,知前後起承轉合,知字義、詞意、段落大要與文章旨趣。講課可以龐雜而略無剪裁,可以因機說明,而論作則需顧及文章的脈絡文理,必須流暢可讀,布局恰當,而且旁徵博引多必須詳實細列,難度更上一層。我以為,翻譯名家作品類似逼你讀書,只要一字不解,那一句就無法翻譯得妥切;又類似學書法時的臨帖,可以從前輩文章中識得其論文的章法。

誠如你所說,有些譯文必須加上「譯註」(翻譯者所加上的註解),否則,一般讀者不了解一些作者省略的細節;但是,無著比丘要求「譯註」不能破壞原文的格式,於是,我常借用原註的註解編號去作「譯註」。

 先前給你 mail 的意思是,提醒你跟原作者提問(就像此封 mail 所顯示的,我的提問與無著比丘的回答,有時我不見得贊同老師的意見,不過文章是他的,老師如果堅持某種看法,也就只好聽命行事。)

 另外,翻譯無著比丘的文章,經常面對的是「還原」的議題。也就是說,無著比丘將「漢譯經文」翻譯成英文,你我有兩種選擇:

 1. 將此英文的原來「漢譯經文」找出,直接還原。

 2. 將此英文再翻譯為平白的當代中文。

 第二種作法有一優點,可以顯露無著比丘對此段古文的詮釋,但是,也有一種缺點,中文讀者有可能不知道你在翻譯那一段經文。

 如非情況特殊,通常我都是採用第一種作法,將此英文直接還原。這也是此篇譯文所顯示的譯法。

 你的譯稿有設定投稿的目標嗎?有截稿日期嗎?

      Yifer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