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梵巴漢《法句經》偈頌對照表

pict 223

這一整個星期,都陷在梵巴漢《法句經》偈頌對照表的〈24 廣說品〉( 24: Peyālavarga 教說品)的編列與校改。

佛教經典對照目錄(comparative catalogue)是佛典比較研究的必備工具。就梵漢經典的對照目錄而言,最早的對照目錄是西元1287年的《至元法寶勘同總錄》,但是真正引起西方學者注意而從事漢譯佛典為主的比較研究為南條文雄的《大明三藏聖教目錄》(一般簡稱為《南條目錄》, 1883)。

以巴漢經典的對照目錄而言,先是姉崎正治的〈漢譯四阿含〉(1908),其後為赤沼智善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1929),猶以後者最為廣泛參考;目前學界以 Suttacentral 的網站最為詳盡。

《南條目錄》第一次引起西方學者對「佛典文獻學」的注目,也開始有「佛教經典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ies)」的論文出現,但是,《南條目錄》早於《大正藏》,對應經典的編列當然不會有《大正藏》編號,因此,近代學者較少引用此書,實際運用上,漢巴對照閱讀無需此一目錄,但是梵漢對照閱讀可能就需參考此一目錄了。

現今存世的《法句經》呈現「多文本」的現象,漢譯《法句經》有:約西元230年維祇難、竺將炎與支謙翻譯的《法句經》(T210),約西元300年法炬、法立翻譯的《法句譬喻經》(T211),西元399年僧伽跋澄、竺佛念翻譯的《出曜經》(T212),西元985年天息災翻譯的《法集要頌經》(T213),另有位於巴利《小部》的《法句經》Dhammapada,John Brough 訂正的《犍陀羅法句經》(1962),Franz Bernhard 編訂的《梵文法句經》(1965),Magaret Cone 編訂的《Patna 法句經》(1989),與四本藏譯《法句經》(版主照顧不到那裡)。

各版本《法句經》偈頌對照表,漢譯之外以 Bhikkhu Ānandajoti (2007)最齊全。

以版主閱讀範圍所知,將四本漢譯(《法句譬喻經》的偈頌都出自 T210《法句經》,所以實際上只有三本)與梵巴《法句經》偈頌編列為對照表,僅有台灣的 Devasanti ,版主以此為基礎,加以整理、校訂、改編,希望對跨語言文本的《法句經》偈頌比較研究有所幫助。

一路作下來,一天可完成一品或兩品;卻在〈24 廣說品〉卡住,來回編列、訂正了一星期,每天都作到耐性全失、能量耗盡才停手,真是磨人;不過,此一雜務,既是自己任務所需,也能供人參考,算是利己利人,還剩下「九品」的工作,加油!--- 2015/1/25

========

我自問:「各版本《法句經》偈頌對照表之中,那一品最難?

心中浮起的是《法句經》的〈泥洹品〉,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36 泥洹品〉看來,一開頭的工作,根本不知道一首偈頌的起始與結尾怎樣分辨。

還剩下「七品」,加油!--- 2015/1/27 PM 11:30

=======

梵文

《法句經》(T210)〈36 泥洹品〉36頌

《出曜經》(T212)〈27 泥洹品〉29頌

《法集要頌經》(T213)〈26 圓寂品〉35頌

巴利《法句經》

26.1

如龜藏其六,比丘攝意想,無倚無害彼,滅度無言說。(1)

如龜藏其六,苾芻攝意想,無倚無害彼,圓寂無言說。(1)

26.2

觀行忍第一,佛說泥洹最,捨罪作沙門,無嬈害於彼。〈22 述佛品〉(9)

忍為最自守,泥洹佛稱上,捨家不犯戒,息心無所害。〈36 泥洹品〉(1)

忍辱為第一,佛說泥洹最,不以懷煩熱,害彼為沙門。(2)

忍辱第一道,佛說圓寂最,不以懷煩熱,害彼為沙門。(2)

184

26.3

不當麤言,言當畏報,惡往禍來,刀杖歸軀。〈18 刀杖品〉(3)

言當莫麤獷,所說應辯才,少聞共論難,反受彼屈伏。(3)

言當莫麤獷,所說應辯才,少聞共論難,反受彼屈伏。(3)

133

26.4

數自興煩惱,猶彼器敗壞,生死數流轉,長沒無出期。(4)

數自興煩惱,猶彼器敗壞,生死數流轉,長沒無出期。(4)

26.5

若不自煩惱,猶器完牢具,如是至泥洹,永無塵垢翳。(5)

若不自煩惱,猶器完牢具,如是至圓寂,永無諸塵翳。(5)

134

26.6

無病最利,知足最富,厚為最友,泥洹最快。(2)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知親第一友,泥洹第一樂。(6)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知親第一友,圓寂第一樂。(6)

204

26.7

飢為大病,行為最苦,已諦知此,泥洹最樂。(3)

飢為第一患,行為第一苦,如實知此者,泥洹第一樂。(7)

飢為第一患,行為第一苦,如實知此者,圓寂第一樂。(7)

203

最妙聖言教,流布無窮際,世共傳習者,實無有厭時。(8)

如是無等倫,所說善言教,身苦所逼迫,何過飢患苦?(9)

26.8

少往善道,趣惡道多,如諦知此,泥洹最安。(4)

趣善之徒少,趣惡之徒多,如實知此者,速求於泥洹。(8)

趣善之徒少,趣惡之徒多,如實知此者,速求於圓寂。(10)

26.9

從因生善,從因墮惡,由因泥洹,所緣亦然。(5)

有因生善處,有緣生惡趣,有緣般泥洹,如斯皆有緣。(9)

有緣生善處,有緣生惡趣,有緣般涅槃,如斯皆有緣。(11)

26.10

麋鹿依野,鳥依虛空,法歸分別,真人歸滅。(6)

鹿歸於野,鳥歸虛空,義歸分別,真人歸滅。(10)

鹿歸於田野,鳥歸於虛空,義歸於分別,真人歸寂滅。(12)

26.11

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欲求至泥洹,焚燒諸縛著。(11)

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欲求於圓寂,焚燒諸縛著。(13)

26.12

比丘戽船,中虛則輕,除婬怒癡,是為泥洹。〈34 沙門品〉(9)

比丘速抒船,以抒便當輕,永斷貪欲情,然後至泥洹。(12)

苾芻速杼船,以杼便當輕,求斷貪欲情,然後至圓寂。(14)

369

26.13

始無如不,始不如無,是為無得,亦無有思。(7)

我有本以無,本有我今無,非無亦非有,如今不可獲。 (13)

我有本以無,本有我今無,非無亦非有,如今不可獲。 (15)

25.14

心難見,習可覩,覺欲者,乃具見,無所樂,為苦際。(8)

難見諦不動,善觀而分別,當察愛盡原,是謂名苦際。(14)

難見諦不動,善觀而不動,當察愛盡源,是謂名業際。(16)

25.15

在愛欲,為增痛;明不染,淨能御;無所近,為苦際。(9)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15)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17)

25.16

除身想,滅痛行,識已盡,為苦竟。(11)

無身滅其想,諸痛得清涼,眾行永休息,識想不復興, 是謂名苦際。(18)

無身滅其想,諸痛得清涼,眾行永止息,識想不復興,如實知此者,是謂名苦際。(18)

26.17

見有見,聞有聞,念有念,識有識,覩無著,亦無識,一切捨,為得際(10)

見而實而見,聞而實而聞,知而實而知,是謂名苦際。(16)

26.18

伊寧彌泥,陀俾陀羅俾,摩屑姤屑,一切毘羅梨,是謂名苦際。(17)

26.19

伊寧彌泥,陀俾陀羅俾,摩屑姤屑,一切毘羅梨,是謂名苦際。(17)

26.20

猗則動,虛則靜,動非近,非有樂,樂無近,為得寂,寂已寂,無往來。(12)

有依便有動,有動便無滅,…能滅此者唯有泥洹之道也。(19)

住動虛則靜,非近非有樂,無動得輕安,靜乃獲圓寂。(19)

來往斷,無生死,生死斷,無此彼,此彼斷,為兩滅,滅無餘,為苦際。(13)

亦不由往來,往來絕生滅,老死煩惱除,斷苦獲圓寂。(20)

吾已無往來,不去而不來,不沒不復生,此際名圓寂。(21)

比丘有世生,有有有作行,有無生無有,無作無所行。(14)

或有比丘有生、有實、有為,或有比丘無生、無實、無為,…如來終不說滅盡泥洹之樂。(20)

苾芻有世生,有造無作行,有無生無有,無作無所行。(25)

26.21

知生之本末,有為知無為,生老所纏裹,衰者甚難制。(21)

智生之本末,有為知無為,生死所纏縛,縛者而難制。(22)

26.22

從食因緣有,從食致憂樂,而此要滅者,無復念行迹,諸苦法已盡,行滅湛然安。(18)

從食因緣有,從食致憂樂,而此要滅者,諸苦法已盡。(28)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搏食?夫立食為先,知是不宜嫉。〈33 利養品〉(18)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摶食?夫立食為先,然後乃至道。(22)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摶食?夫立食為先,然後乃至道。〈14 利養品〉(17)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搏食?夫立食為先,然後乃至道。(29)

26.23

26.24

比丘吾已知,無復諸入地,無有虛空入,無諸入用入。(19)

無想不想入,無今世後世,亦無日月想,無往無所懸。(20)

苾芻吾已知,無復諸地入,無有虛空入,無諸入用入。(26)

無想非想入,無今世後世,亦無日月想,無往亦無來。(27)

如是四大身,五蘊苦惱集,安住觀實苦,盡苦獲圓寂。(23)

26.25

我已無往反,不去而不來,不沒不復生,是際為泥洹。(21)

諸法無往來,往來恒生滅,老病死遷流,無漏獲圓寂。(24)

26.26

地種及水火,是時風無吹,光焰所不照,亦不見其實。(23)

地種及水火,是時風無吹,光焰所不照,亦不見其實。(30)

26.27

如是像無像,苦樂為已解,所見不復恐,無言言無疑。(22)

非月非有光,非日非有明,審諦觀此者,乃應梵志行。(24)

端正色從容,得脫一切苦,非色非不色,得脫一切苦。(25)

非月非有光,非日非有照,審諦觀此者,乃應真圓寂,端正色從容,得脫一切苦,非色非無色,得脫第一苦。(31)。

26.28

究竟不恐懼,越縛無狐疑,未斷有欲刺,豈知身為患?(26)

究竟不恐懼,越縛無狐疑,未斷有欲刺,豈知身為患?(32)

351

26.29

所謂究竟者,息跡為第一,盡斷諸想著,文句不錯謬。(25)

所謂究竟者,圓寂為第一,盡斷諸想著,文句不錯謬。(33)

352

26.30

知節不知節,最勝捨有行,內自思惟行,如卵壞其膜。(26)

知節不知節,最勝捨有行,內自思惟行,如卵壞其膜。(34)

26.31

眾施經施勝,眾味道味勝,眾樂法樂勝,愛盡勝眾苦。〈32 愛欲品〉(24)

眾施法施勝,眾樂法樂上,眾力忍力最,愛盡苦諦妙。(27)

眾施法施勝,眾樂法樂上,眾力忍力最,愛盡圓寂樂。(35)

354

================

梵文

《法句經》(T210)〈16 述千品〉16頌

《出曜經》(T212)〈25 廣演品〉20頌

《法集要頌經》(T213)〈24 廣說品〉33頌

巴利《法句經》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2)

雖誦千章,不義何益?寧解一句,聞可得道。(1)

雖說百伽陀,句義不周正,不如解一句,聞乃得解脫。(1)

101

24.1

雖誦千言,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1)

雖誦千章,法義具足,聞一法句,可從滅意。(2)

雖說百伽陀,不明有何益?不如解一義,聞乃得止息。 (2)

100

24.2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3)

雖解多伽陀,不行無所益,不如行一句,習行可得道。(3)

102

24.3

若人壽百歲,遠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禪。(11)

110

雖復壽百年,毀戒意不定,不如一日中,供養持戒人。(3)

若人壽百歲,毀戒意不息,不如一日中,供養持戒人。(4)

24.4

雖壽百年,無慧不定,不如一日,黠慧有定。(4)

111

24.5

若人壽百歲,懈怠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進。(13)

雖復壽百年,懈怠不精進,不如一日中,精進不怯弱。(5)

若人壽百歲,懈怠劣精進,不如一日中,勇猛行精進。(5)

112

24.6

若人壽百歲,不知成敗事,不如生一日,見微知所忌。(14)

雖復壽百歲,不知生滅事,不如一日中,曉了生滅事。(6)

若人壽百歲,不觀生滅法,不如一日中,而解生滅法。(6)

113

24.7

(雖復壽百歲,不知痛所生,不如一日中,)觀痛所從生。(7)

24.8

(雖復壽百歲,不知有漏盡,不如一日中,得)觀有漏盡。(8)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漏句,不如一日中,得見無漏道。(8)

24.9

(雖復壽百歲,不知不動跡,不如一日中,)察不動行跡。(9)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動句,不如一日中,得見無動道。(9)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生句,不如一日中,得見無生道。(11)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作句,不如一日中,得見無作道。(12)

24.10

(雖復壽百歲,不知不死行,不如一日中,得)觀不死行。(10)

24.11

(雖復壽百歲,不知清淨跡,不如一日中,)察清淨行跡。(11)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垢句,不如一日中,得見清淨道。(16)

24.12

若人壽百歲,不見離垢句,不如一日中,離垢得解脫。(17)

24.13

若人壽百歲,不覩難見句,不如一日中,得見微妙道。(10)

24.14

若人壽百歲,不見最上句,不如一日中,得見最上道。(13)

115

(雖復壽百歲,不知泥洹跡,不如一日中,得察)泥洹跡。(12)

若人壽百歲,不見寂滅句,不如一日中,得見寂滅道。(14)

24.15

若人壽百歲,不見甘露道,不如生一日,服行甘露味。(15)

(雖復壽百歲,不知甘露跡,不如一日中,)察甘露行跡。(13)

若人壽百歲,不見甘露句,不如一日中,得服甘露味。(15)

114

24.16

107

雖復壽百歲,山林祭祀火,不如須臾間,執行自修慕。(14)

雖復壽百歲,山林祭火神,不如須臾間,觀身而積行。(18)

雖復百歲中,山林祭火神,不如須臾間,正見得解脫。(19)

(雖復壽百歲,山林祭祀火,)不如須臾間,(而)一行慈心。(15)

24.17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彼不信於佛,十六不獲一。(16)

從月至於月,愚者用飲食,彼人不信佛,十六不獲一。(20)

24.18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彼不信於法,十六不獲一。(17)

愚好美食,月月滋甚,於十六分,未一思法。〈13 愚闇品〉(15)

從月至於月,愚者用飲食,彼不知法數,十六不及一。(23)

24.19

24.20

若人壽百歲,奉火修異術,不如須臾頃,事戒者福稱。〈2 教學品〉(18)

24.21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不以慈心者,十六不獲一。(18)

從月至於月,愚者用飲食,不生慈愍心,十六不及一。(22)

24.22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不愍眾生者,十六不獲一。(19)

24.23

24.24

24.25

24.26

從月至於月,常行平等會,彼人不信佛,十六不及一。(24)

24.27

從月至於月,常行平等會,彼人不信法,十六不及一。(25)

24.28

從月至於月,常行平等會,彼人不信僧,十六不及一。(26)

24.29

24.30

月月常千祀,恒施於平等,彼無慈愍心,十六不及一。(27)

月月常千祀,恒施於平等,彼不恤蠕動,十六不及一。(28)

24.31

24.32

月月常千祀,恒施於平等,若無悲念心,十六不及一。(29)

月月常千祀,恒施於平等,彼懷怨恨心,十六不及一。(30)

24.33

24.34

月月常千祀,恒施於平等,不見擇滅法,十六不及一。(31)

月月常千祀,終身而不輟,不如須臾間,一心念真法,一念福無邊,勝彼終身祀。(32)

雖終百歲,奉事火祠,不如須臾,供養三尊,一供養福,勝彼百年。(8)

雖終百歲壽,奉事祀火神,不如須臾間,供養佛法僧,一念供養福,勝彼終身祀。(33)

24.35

祭神以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9)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彼於四分中,亦未獲其一。(20)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彼於四分中,亦不獲其一。(21)

1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