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阿含字典》(29) --- 生處、熟處,生藏、熟藏,生臟、熟臟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與《佛光大辭典》未收錄「熟處,生藏、熟藏,生臟、熟臟」的詞條,雖收有與「生處」有關的詞條,但是僅意指「釋迦牟尼的出生處」。

「生處」在阿含相關經典有四種意涵:「出生處」、「種姓」、「十二分教中『本生 Jataka』的古譯」、「與『熟處』相對應,意為『生藏』」。

1. 「出生處」:出生的地方,出生的家庭

《長阿含2經》卷4:「一曰念佛生處」(CBETA, T01, no. 1, p. 26, a4)

《長阿含4經》卷5:「思惟摩竭國人命終生處」(CBETA, T01, no. 1, p. 34, c11)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卷1:「生處常值佛」(CBETA, T03, no. 183, p. 458, b7)

2. 「種姓」:

《增壹阿含49.6經》卷46〈49 放牛品〉:「云何,瞿曇!生處清淨,然後法得清淨?」(CBETA, T02, no. 125, p. 798, b15-16)

3.. 「十二分教中『本生 Jātaka』的古譯」:

《中阿含1經》:「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CBETA, T01, no. 26, p. 421, a18-19)。

4. 「與『熟處』相對應,意為『生藏』」:

《大智度論》卷19〈1 序品〉:「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淨」(CBETA, T25, no. 1509, p. 198, c26)

《道地經》卷1:「十七七日胃生;十八七日生處、肺處、熟處」(CBETA, T15, no. 607, p. 234, b2-3)

《道地經》的對應經典為竺法護翻譯的《修行道地經》,

《修行道地經》卷1〈5 五陰成敗品〉:「十七七日,則有胃處;十八七日,生藏、熟藏起此二處」(CBETA, T15, no. 606, p. 187, a21-23)。

兩者的差別在「肺處」,《修行道地經》在「十四七日,生肝、肺、心及其脾、腎」,《道地經》則「十四七日心、脾、腎、肝、心生」,我以為《道地經》應作「心、脾、腎、肝、肺生」,第二個「心」字是「肺」字的訛誤,而下文的「十八七日」應只有「生處、熟處」。從以下諸經看來,「心、肝、脾、肺、腎」作同一類,似乎比較合乎印度古說。

《方廣大莊嚴經》:「脾腎肝肺心,腸胃生熟藏」(CBETA, T03, no. 187, p. 574, a13)

《修行道地經》:「十四七日,生肝、肺、心及其脾、腎;十五七日,則生大腸;十六七日,即有小腸;十七七日,則有胃處;十八七日,生藏、熟藏起此二處」。(CBETA, T15, no. 606, p. 187, a20-23)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肝、肺、脾、腎、大小腸、胃、膽、生熟藏痰熱、心、肚」。(CBETA, T27, no. 1545, p. 208, a23)

以及清涼澄觀(西元737-838年)注疏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即〈涅槃十二聖行品〉云:從頭至足其中唯有髮(一)、毛(二)…脾(十一)、腎(十二)、心(十三)、肺(十四)、肝(十五)、膽(十六)、腸(十七)、胃(十八)、生藏(十九)、熟藏(二十)、大便(二十一)、小便(二十二)、涕(二十三)、唾(二十四)、目淚(二十五)…膀胱(三十五)、諸脈(三十六)。」(CBETA, T36, no. 1736, p. 343, b18-23)

=======================

「生藏」也出現在

《雜阿含1165經》卷43:「心、肝、肺、脾、腎、腸、肚、生[16]藏、熟[*]藏、胞、淚、汗、涕」(CBETA, T02, no. 99, p. 311, a29-b1)
[16]藏=臟【明】*。[*16-1]藏=臟【明】*。

《增壹阿含36.3經》:「施人楊枝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一者除風,二者除涎唾,三者生藏得消,四者口中不臭,五者眼得清淨。」(CBETA, T02, no. 125, p. 703, a11-14)。

義淨法師(西元635-713年)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有四戶蟲:一名師子,二名備力,三名急箭,四名蓮花,依生藏食生藏。有二戶蟲:一名安志,二名近志,依熟藏食熟藏。」(CBETA, T24, no. 1451, p. 257, a2-5)。

《大寶積經》卷55:「有四戶蟲:一名意樂,二名師子力,三名兔腹,四名耽欲,依止生藏而食生藏。有二戶蟲:一名勇猛,二名勇猛主,依止熟藏食於熟藏。」(CBETA, T11, no. 310, p. 325, b13-16)

增壹阿含12.1經》:「復觀此身有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脂、膏、腸、胃、心、肝、脾、腎之屬,皆悉觀知。屎、尿、生熟二藏、目淚、唾、涕、血、脈、肪、膽,皆當觀知,無可貪者。」(CBETA, T02, no. 125, p. 568, a19-22)

《增一阿含12.1經》列舉28項「身分」,值得注意的是,經文將「生熟二藏」列在「屎、尿、淚、涕、唾」等體液、排泄物之間,而不是列在「腸、胃、心、肝、脾、腎」的器官分類裡。

考量此三處譯詞,有可能譯者未將「生藏、熟藏」當作器官,而是指「留存體內的食物」,例如: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3:「人腸上節,食未變是生藏。下節變為糞穢,名熟藏。」(CBETA, T40, no. 1805, p. 389, c26-27),意指「腸上節」為「生藏」,「腸下節」為「熟藏」。此為漢地注疏,不是譯文,僅能作為原文字義的參考

從跨文本對應經文的立場來看,《雜阿含1165經》此段經文可以參照《相應部 35.127經》、《中部10經》,此兩部經相當的句子都是「pihakaṃ papphāsaṃ antaṃ antaguṇaṃ udariyaṃ karīsaṃ」,菩提比丘譯為「spleen脾,lungs肺,intestines腸,mesentery腸繫膜,contents of the stomach胃內(待消化的食)物,excrement糞便」。《長部22經》與此相當的經文,PED譯為「stomach胃,bowels肚,intestines腸」。Maurice Walshe 譯為「spleen脾,lungs肺, mesentery腸膜,bowels肚,stomach胃」。 可以看出,即使在巴利學界,這幾個字義也是很難得到共識。

那麼,《雜阿含1165經》「生藏、熟藏」究竟是相當於巴利「udariya」、「antaguṇa」的對譯呢?還是相當於巴利「āma-āsaya」、「pakka-āsaya」的對譯呢?

================

《七處三觀18經》卷1:「髮、毛、爪、齒、血脈、肌肉、筋骨、脾、腎、大腸、小腸、大腹、小腹、大便、小便、淚、汗、洟、唾、肝、肺、心、膽、血、肥膏、髓、風、熱、頂��」(CBETA, T02, no. 150A, p. 878, c16-18)。

與《修行道地經》與《道地經》相當的「生處、生藏」與「熟處、熟藏」,《七處三觀18經》譯作「大腹、小腹」。

==================

總結以上討論:

「生處、生藏」與「熟處、熟藏」,如是指器官,則應該是「食道與胃的交界處」與「大腸與肛門的交界處」;如是指物質則分別是:「剛通過食道、進入胃,而未開始消化的食物」為生藏,貯藏此物質的器官為「生處」。「已進入大腸,即將成為糞便的食物」為熟藏,貯藏此物質的器官為「熟處」。

詳細探討請參考:

https://www.academia.edu/7222433/Notes_on_so-called_difficult_phrases_in_sutras_of_earlier_Chinese_translations._2013_%E5%88%9D%E6%9C%9F%E6%BC%A2%E8%AD%AF%E4%BD%9B%E5%85%B8%E7%96%91%E9%9B%A3%E8%A9%9E%E9%87%8B%E7%BE%A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