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細說台語:蟋蟀,窣堵波

736

(幼時,在彰化常見的蟋蟀,照片取自宜蘭「蘭陽博物館」)

蟋蟀,又稱「促織」,這是在中國大有來頭的昆蟲,《詩經》〈唐風〉第一首詩就是〈蟋蟀〉,另外,〈豳風/七月〉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詩句。「促織」的名字,也早在〈古詩十九首〉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的詩句,可以說是民間常見,時入歌詠的小昆蟲。

」是形聲字,這一字的台語讀音要從「率」字談起。

734

《說文》大徐本,說「率,捕鳥畢也」,也就是與「畢」同是「捕捉鳥類的陷阱」,從字形來看,「畢」像是「竹籠」的陷阱,而「率」是用線牽動網的陷阱。

宋本《廣韻》紀錄「率」有兩音,一是與「帥」字讀音同為去聲「六至部」,一是與「律」字讀音同為入聲「六術部」,前者為「sue3」,後者為「luk」。

那麼「蟋蟀」的台語是讀那一音呢?

735

天啊,古字居然是「帥」字底下一個「虫」字!幸好讀音還是「所律切 suk」(《說文》為東漢許慎所作,當時尚未發明用「反切」來標音,此處的反切標示,可能是「大徐」所標:「北宋徐鉉於雍熙三年(986年)校訂完成的版本」)。

小時,彰化稱「蟋蟀」為「蟋蟀仔 si3-suk-ah」。

737

順道談一個佛經常見的字「窣」,意為「從穴中卒出」,從字的結構看來,好像是「狗突然從居住的洞穴衝出來」是「突」,「人(卒)突然從居住的洞穴衝出來」是「窣」。

《一切經音義》卷2:「窣堵波(上『蘇骨反』,下『都古反』。亦梵語『塔』也,古云『蘇偷婆』,古譯不正也。即『碎身舍利塼塔』也,古譯或曰『浮圖』也)。」(CBETA, T54, no. 2128, p. 321, b1)

「窣」字,《廣韻》為入聲「十一沒部」,「蘇骨反」為「sut」,用來作巴利、梵文「stūpa」的「st」的擬音。

在台灣常聽到佛教界人士讀作「翠堵波」,其實「窣」字為「ㄙㄨˋ」,既與正讀相同,也符合梵音。

台語稱「一溜煙就不見人影」為「窣一下就不見人影 sut-tsit-eh-to7-bo5-khuann3-li1-lang5-iann2」,可以說是尚存「窣」字古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