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法友飛鴻 129 --- 你是佛教徒嗎?

q 9

親愛的法友:

  你提到 2014年,見了不少人,參加了不少活動,建議大家寫一寫年終回顧。

  我想了想,第一個浮上來的是一個問題:「你是佛教徒嗎?」

  這個月12日,出門參加杭州佛學院主辦的「第12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佛教梵文佛經翻譯與佛經漢譯語言研究」,動機是衝著「方一新、王雲路、高列過、王邦維、朱慶之、顧滿林」這些「漢譯佛典語言學」的大人物去的,主辦單位安排兩人一室,第一天(12/13)夜晚,室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成員,跟我漫無邊際地聊今天的論文發表的現況與台灣佛教界,突然他冒出一句「你是佛教徒嗎?」

  我當時毫不遲疑地回答:「是的,我是佛教徒。」這不是第一次自問或被問此一問題,但是,將近二十年沒再被問此一問題。今天回想,我對自己的回答不是完全毫無疑問。(以前較常被問的問題是:「這些都是所知障、法執,救不了生死,你什麼時候才要開始修行?」)。

  去年年底(12月11日),在「《出曜經》研究」試講之後,將此篇論文投到學術期刊送審,這應該算是我2014年最掛念的一件大事,幾個月後,也收到評審老師的回應,現在就靜待此文刊出。

  一月七日,賴和文化基金會吳小姐在部落格留言,問及楊逵在彰化租屋的地點;賴和與吳蘅秋對面而居,吳蘅秋的「蘅園」緊貼著我家後牆,楊守愚的女婿與楊逵都租屋在此地。此一台灣文藝界的景點已經無人知曉,連陳虛谷、吳蘅秋的名字真是「故園春夢」啊…

  今年一月(1月11日),原先拿定主意不再南下,卻意外地出席了佛光山「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經由紀教授引介,見到了李小榮與馮國棟兩位主要在「中國佛教史」與「漢語佛典文獻學」領域的學者。發現自己離「佛教文學」很遠,肯定不會在宗教與文學創作交會的地方與你相逢。

  三、四月太陽花學運,歷史教授逯耀東怒責其門生「曲學阿世」的話言猶在耳,卻出現自由派政治「學者」江宜樺「粗暴地鎮暴」,台大政治系教授鎮暴而痛擊台大學生出血,過程甚至禁止媒體攝影採訪,不知他日江宜樺如何見台大校長傅斯年?

  在林飛帆、陳為廷、魏揚、吳崢身上,發現鄭南榕點燃的那把火還沒熄滅。 

  6月5日參加了「古籍全文資料庫的回顧與展望」工作坊。

  9月3日,在宜蘭佛光大學見到劉震教授。

  9月27-28日,旁聽了兩天的「第2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與一般的研討會評論「客客氣氣、點到為止」不同,此一發表會給發表者20 分鐘、講評者評論20分鐘,發表者可以補充或答辯10分鐘,講評者又講評10分鐘,這是拿著榔槌用力敲,真是震撼教育,也從一問一答之間獲益良多。

  10月11日〈書評:王建偉、金暉校釋《雜阿含經校釋》〉。

  今年,繼紀贇、邱大剛之後,又在部落格認識了王漢琦、李周淵,這是古代難以想像的交友方式。也在漢玉雅集講了〈偽裝的翻譯〉與〈漢字古音淺說〉。

 今年的論文總結:

15. 〈《法句經》的「四言偈頌」與「五言偈頌」〉,(2014a),《福嚴佛學研究》9期,23-48頁,新竹市,台灣。

16. 〈〈法句序〉與《法句經》重譯偈頌〉,(2014b),《正觀雜誌》70期,77-132頁,南投縣,台灣。

17. 〈「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同〉,,(2014c),《法鼓佛學學報》15期,163-202頁,法鼓佛教學院,新北市,台灣。

18.〈《出曜經》研究〉,(2014),(待發表)。

19. 〈《法句經》的翻譯議題與重譯偈頌〉,(2014),(待發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