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原夢系列11:馬躍用影像陪伴族人

馬躍比吼

以下引自《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4157

原夢系列11:馬躍用影像陪伴族人

【記者陳威任專題報導】拍攝紀錄片聲援弱勢、對抗主流誤解,對大社會到底能夠有多大的影響呢?從紀錄片工作者馬躍比吼(Mayaw Biho)身上來看,縱使拍攝紀錄片讓他成名、奪得國際獎項,但是難以改變的現況,仍然讓他有很深的無力感,他能做的,只有不斷拍攝影像,默默陪伴族人。

1969年出生,父親是湖南人,母親是邦乍族人,馬躍從小在花蓮縣春日部落成長。部落對於馬躍而言,除了是自己的根,更是生命的養分,雖然拍攝紀錄片並不是受到部落影響,但是直到現在,部落仍然深深影響著他。

當兵認清社會不平等

從小在部落長大的馬躍,直到當兵才真正開始離開部落接觸外界。當兵對於一個男生而言,是從男孩蛻變為男人的時期,但對於馬躍而言,當兵讓他認清社會不公平及充滿特權。在海軍擔任照相兵的馬躍,看到許多不平等的事情。

「以前跟著長官接待來自國外的貴賓時,看到他們的排場以及享受到的待遇,那時候我就問自己,為什麼原住民沒有辦法享受到這一切。」馬躍說,主流社會的不平等以及對於原住民既有的歧視與刻板印象,讓他意識到為原住民發聲的重要性。

讓馬躍真正投入到影像工作的契機,是在他當完兵之後。為什麼會選擇用影像來呈現原住民不平等處境?馬躍說,原住民長時間來遇到的困難與壓迫,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連原住民本身都沒有反抗的意識,他認為,透過影像,更能夠真實傳達出受壓迫的真相。

馬躍說,他選擇拍攝議題的方式很簡單,除了議題的急迫性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幫族人發聲,用影像去衝撞不平等的人事物。馬躍說,如果總是拍批判性的作品,拍久會讓人無力,所以有時候也會交替拍攝一些介紹文化的紀錄片,讓自己找到更多原住民的自信心。

最愛《天堂小孩》

從大學開始,不管是原住民或是文化議題,馬躍拍過作品無數,其中最喜歡的作品,卻是他在大學時代拍攝的紀錄片《天堂小孩》。馬躍自嘲,只有大學時代,才能拍出這麼天真浪漫的片子。

「因為要拍的議題越來越多,現在的片子雖然仍具有自己說故事的角度,但是在某種形式上,已經越來越制式了。」馬躍說,自己說故事能力及角度沒有改變,但是要拍的東西太多,浪漫和天真也隨之消磨。

1996年,還是大學生的馬躍,拍攝阿美族老頭目的紀錄片,獲得文建會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傑出作品」,並獲參加美國瑪格麗特米德影展。畢業後到了超視和公視當記者,但是主流媒體並沒有讓原住民有被訴說的機會,反而是消費原住民,這也讓馬躍選擇離開,當一個做自己想做議題的獨立製片者。

成為獨立製片者後,陸續拍攝了一系列有關原住民族文化傳承、凸顯原住民小人物的無奈、反諷原漢思維等議題的紀錄片,同樣得了不少獎項。但是在得獎的背後,除了有不同意見和聲音出現外,馬躍自己也充滿著無力感。

「有些人會說馬躍拍了這麼多議題,但是除了自己成名得獎外,對於族人也沒什麼幫助。」馬躍說,身為一個紀錄片工作者,他能做的相當有限,通常只能默默陪伴著族人。以《天堂小孩》的主角「阿雄」一家人為例,雖然曾一度失聯,但是再次相遇後,直到現在馬躍仍不時會關心連絡。

教育媒體及社會

雖然拍片沒辦法解決族人的困境,但是馬躍仍試著以不同的方式來教育主流社會以及媒體。馬躍除了擔任財團法人原住民文化基金會董事外,也是衛星電視公會新聞諮詢委員,對於媒體報導的刻板印象,馬躍總是會直接打電話給電視台高層指正。

「媒體是需要被教育的,總是要有人來扮黑臉,那就讓我來做這件事。」馬躍說,台灣一直沒有多元文化教育觀念,他認為媒體必須要發揮教育的角色,如果一個錯誤的觀念可以被改正,相信觀眾也能夠改變觀念。

此外,馬躍也巡迴各校園播映片子及演講,他認為只要能多啟發一個學生,就能多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尊重觀念的人,不管未來這個學生是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在各自的工作上發揮影響力,至少能避免誤會產生。

對於未來的規劃,馬躍說,最近他一直在災區拍攝紀錄片,上山下海之餘,他希望自己能夠留點時間,回到自己部落,多拍點部落的傳統文化及故事。
(原夢系列報導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共同策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