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2013 年訪談紀錄 (7)---十二因緣的次序

pict 227


以下引自《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2013年10月26日 13:10 貼文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dhism&nums=4718


==================== 十二因緣的次序 =====================

David:十二因緣 (1) 無明 (2) 行 (3) 識 (4) 名色 (5) 六入處 (6) 觸……
當中,在《雜阿含經》卷二、三(《相應部尼柯耶》〈22蘊相應〉)中,有許多經文是和十二因緣對應的。


而在《雜阿含經》卷三第68經「緣眼、色,生眼識」的經文也是在和十二因緣可互相對照的段落中,但請問這經文應該是對應到十二因緣的哪經支呢?是(3)識(4)名色(5)六入處,還是(4)名色(5)六入處?為何在「緣眼
、色,生眼識」的過程中「識」是排在眼、色之後,而在十二因緣中(3)識支是在(4)名色(5)六入處支之前?


無著比丘:十二因緣是古印度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下對於佛教關於因緣名相的整理,以破除婆羅門教吠陀的造物主的常見。對於十二因緣有許多的不同解釋,但要理解其原則是「所有事物都是相倚而生、因緣而生的」
。我們這邊寫的十二因緣只是呈現形式的其中一種。如果我們執著在十二因緣的這種呈現形式,恐怕會變成努力解釋「指月亮的指頭」而忘了「月亮」,因此不要執著在其形式或順序,要試著去看「月亮」。要了解其相
倚性、因緣而生、苦集,而不必執著這十二個的先後順序。


在十二因緣的不同解讀下,也有以之解讀三世的輪迴、也有以之作修行的觀照,對我們修行來說有用的解讀自然對禪修有直接的幫助。而像是因緣、因果的相倚性,我們也可推斷到如果做了什麼事,在什麼條件下,會有
什麼結果;造的業不同,條件變了,產生的果也會不同。


像在三世的解讀下,「識」是在「名色」之前的,但只是一種呈現方式,不代表每次因緣發生時「識」都在「名色」之前,更不須要認為是「固定」的次序。將三世以十二因緣來解釋,以區別吠陀的說法,可知人和宇宙
不是造物主所創造的,而是因緣而成的,重點是在於因果相依的關係,以及最後產生了「苦」,而不在於固定的次序或單一的形式。


像剛才討論過的隔壁的聲音的例子,重要的是在實修當中,知道根、境和合生識而觸時,是單純的覺知,還是因為無明、渴愛而產生後續的身心運作。無明和渴愛並不是完全切開的二件事,不須要為了十二因緣的形式而
切開、計較其次序,而限制住對因緣的了解。


(大家都法喜充滿,訪談結束。)


(以上為訪談的問答。之後針對一些議題閒聊,當中有提到南北傳經典的歧異或純不純的議題時,無著比丘表示不應該爭論誰比較純,而要放在我們受用了多少?佛教各部派及傳承的發展都是歷史及因緣的一個過程,針
對不同的情況而教化的過程。例如如果一定要根據「原始佛法」的話,他穿在身上的袈裟是不符合律中壞色衣的條件,他可能只能穿到長度及膝的袈裟,所以不穿原始的壞色衣就不符佛說了嗎?另外,像是前陣子無著比
丘遇到一位藏僧,他對於禪定的修習相當不錯,雙方相談甚歡,無著比丘也很佩服。他的弟子贈送給無著比丘一幅他的畫像,現在就在無著比丘的房裡看著他。並不會因為藏僧沒有讀過《尼柯耶》,所以藏僧的修行就無
效。因此無著比丘建議不要作無謂的爭論,要持平的看佛教的不同傳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