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台語破音字 (2)

P1160499

1. 《聯燈會要》卷4:「幽州盤山寶積禪師在馬大師(禪宗,馬祖道一和尚)會下。一日出街持鉢,忽見一客人買肉。謂屠者曰:『精底割一斤來。』屠者放下刀,叉手云:『長史,那箇不是精底?』師於此有省。」(CBETA, X79, no. 1557, p. 45, a3-5 // Z 2B:9, p. 251, d5-7 // R136, p. 502, b5-7)

台語稱「瘦肉」為「精肉」,此處「精」讀作「正月」的「正 tsiann 1」。

(妖精的精,也是讀此音:《一切經音義》卷2:「《考聲》云:『魅,鬼神怪也。』《說文》云:『老物精也。」(CBETA, T54, no. 2128, p. 321, a19-20))

所以買肉的客人是說:「切一斤瘦肉。」

但是賣豬肉的屠者卻說:「那一塊肉不是精的?」

這是「精、氣、神」的精,「精華」的精,台語讀作「精神」的「精 tsing 1」。

只要會講台語,這兩音不應該會弄混淆。

2. 陶淵明〈歸去來辭序〉寫道:「瓶無儲粟」,

有古代文人說:「用瓶來裝粟,即使有儲粟,存糧也不算多。」

古代買米是用「升」、「斗」來量,小時候見過,「升」是比較小的木盒,米店賣米時把「升」插入米堆裡,再把此木盒(這一個沒有蓋的四方木盒,稱作「升」)用尺抹平(這個動作稱為「斠」,跟著一個偏旁「斗」,自有其道理)。「斗」的容器體積比較大(十升為一斗),古時候說「升斗小民」,因為每隔幾天就得去買米。

一(tsi̍t) 升(tsin)

讀者可以發現,這是華語在此要破音讀為「升 ㄐㄧㄥ」的原因,通常是要維持「古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