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台灣地名:鹿野、知本、鹿港

pict 39

此地圖引自:鯤鯷工作室

http://blog.xuite.net/ccy1217/Formosa/66490906

台灣地名必須從古地圖(荷蘭古地圖、康熙地圖、乾隆台灣輿圖)以及台灣文獻,去考察地名登錄的年代和較早的名稱。

例如,「霧峰」本名「阿罩霧」,這是原住民的社名,和「多霧的山峰」無關。彰化古名「半線」,與當地平埔族 Babuza 巴布薩同音,

在今天嶺東商專左側舊名楓樹林附近,發現張國夫人牌位,其神位牌背面記有下列文字:「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初五時葬於彰化縣大肚山貓霧拺社後西勢山頂。」

依據黃叔敬《番俗六考》中,有:「貓霧拺諸社鑿山為壁」之語,可證明貓霧拺社人並不居住於平原上,而是依山腰而住的平埔族聚落。有可能荷蘭地圖紀錄的 Babausack 被寫成『貓霧拺』,最後被美化為『半線』。

同時這一音也和鳳山本名「放索社 Pansoa」、苗栗的「崩山」同音。

另外地名有被「雅化」的現象,例如「山豬湖」變成「珊珠湖」,南投「草屯」本名「草鞋墩」,彰化花壇舊名「茄苳腳」,也因當地的巨大和古老的茄苳樹而得名。由於台語「茄苳腳」的讀音和日語的「下等客kadanke」唸法相似,由於讀音不雅,採納花壇之音讀Kadan,於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名。

「鹿野」舊稱「擺仔擺」,意思為「雙手交換東西的動作」。因為昔日為各地各族人交換物品的場所!

pai-a-pai--->palayapay(現在的唸法)。

另外一個重要的地名:台北縣的八里鄉與苗栗縣,其實很多清朝與日本的記載,說淡水河旁的八里社原來是苗栗地方的平埔族,十分飆悍,荷蘭人派軍艦前往掃蕩,幾乎把全族殺光,剩餘的人逃到八里成為八里社(有一種說法為鄭經的大將陳絳殺光約在今苗栗縣的平埔族原住民)。「苗栗」古地圖寫為「貓裡」,「貓」台語讀為「pa5」(ㄅㄚ 5),前面的「ㄅ」為輕唇音,讀如「米(ㄅ)]而非「比(ㄅ),重唇音」,「貓裡」的裡讀如「理」(衣服的「內裡」的裡),所以「苗栗」、「貓裡」的平埔族音是「貓里 pali」,對「漢巴佛典」對讀的本部落格之友,pali 或 paali 應該不陌生,而且在巴利語,p 也是「輕唇音」。八里社平埔族遷移之後仍然稱呼新的居住地為舊社名。

至於「鹿港」,地圖上又記錄為「鹿仔港」,文獻上並無任何線索可以追蹤此一地名。不過和彰化地名「半線」一樣,應該是來自平埔族社名,而不宜「望名生解」,而解釋作「地處台南至淡水的一半」。我個人認為,在鹿港出售鹿皮之前,荷蘭人早就在安平到新市之間出口許多鹿皮,其實輪不到「稍微晚期的出口港」來取名作「鹿港」!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8303.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