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提高學術論文寫作水準的十條建議--- Michael C. Munger : 10 Tips on How to Write Less Badly

k205

提高學術論文寫作水準的十條建議

本文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note/159393135/

作者:(Michael C. Munger 麥可˙木格),自2000年以來一直擔任杜克大學政治學系主任。
譯自:10 Tips on How to Write Less Badly

譯者:吳萬偉
http://chronicle.com/article/10-Tips-on-How-to-Write-Less/124268/

2011-07-02 22:21:16

大學的許多老師和管理者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寫作,但我們的寫作水準往往差強人意。我怎麼也搞不明白我們這門行業明明非常重視學術寫作,為什麼很少有人講授如何寫作呢?

在大學工作將近30年中,我看到很多有才華的人因為不能寫作或者沒有寫作而失敗了。而有些能力平平的人(每天早上,我都能從鏡子中看到這個人)就因為掌握了寫作技能在學界混得還算不錯。

這開始於研究所。從那時起,你要從上課轉變為寫作,開始幾乎正好相反的轉型。許多研究生在前兩年上課期間是人人都羨慕和高估的明星,但突然間他們發現自己不再是主角了。相反,那些不在乎透過認真閱讀參考書目中的每一頁書來討好教授的不起眼的學生突然投稿學術期刊而且發表了,實現了從學生到專業學者的轉變。

其實,差別並不複雜,就是因為寫作水準。

瑞切爾·托爾(Rachel Toor)和本刊其他作家都談過寫一手好文章是多麼艱難,確實如此。幸運的是,在很多學科寫文章的標準非常低,你根本不需要寫得很好。下面,我提出學術論文寫作的10條建議,它們或許能幫助大家寫得稍微好一些。

1.寫作是一種訓練。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寫得更好、更快。如果你一年後要跑馬拉松,你能夠等待幾個月後一下子跑 26英里嗎?不可能,你應該逐漸增加跑步距離,每天都要跑。你或許可以先在平地上練習,慢慢再到更高、難度更大的地方跑。要成為作家,就要寫作。不要等待需要寫書稿或寫可怕的外部評審報告了才開始寫作。

2.制定產出目標而不是輸入目標。「我要學習三小時」是一種幻覺,而「我要寫出雙倍行距的三頁論文」才是目標。寫了三頁後再做別的事,備課、上課、開會或其他事務。如果晚上你覺得還想寫,當然很好。如果沒有寫的意願,至少你要寫點什麼。

3.找到一種聲音,不要僅僅滿足於「發表」。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在198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向求職者提的問題之一是「10年後可能還有人閱讀的你的作品是什麼?100年後呢?」有人曾問過我這個問題,這確實讓人感到恐懼,也令人尷尬,因為我們多數人不這樣想。我們關心的是「發表」,就好像文章和觀點或論證沒有任何關係似的。矛盾的是,你越是竭力想「發表」,你就越發表不了什麼東西。而當你真正對所寫的東西感興趣時,寫作往往就變得更容易一些。

4.給你自己時間。許多聰明人往往用善意的謊言欺騙自己,比如「我在最後時刻能做得最好。」瞧瞧,根本不是那回事。誰也不能在壓力下有更好的表現。當然,你是聰明人,但如果你要撰寫一個艱深的問題,怎麼可能就在會議的前一天晚上思考一下就能做出重要貢獻呢?作家坐在輸桌前一連幾個小時絞盡腦汁思考。他們提出問題,在喝酒或吃飯時與聰明人交談,長時間散步,然後再一揮而就一個章節。不要擔心寫出來的東西不好,不能馬上使用。你在寫文章的時候可能有新的想法出現,而不僅僅是把思想寫下來。那些幾十年後仍然有人讀的文章和書是由那些坐在書桌前的人寫出來的,他們強迫自己把深刻的思想轉變成文字然後再讓這些文字引導出更多的思想。如果你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寫作可能有神奇的魔力,因為你能把自己思想中特定時刻的想法的形象刻畫出來,讓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非常遙遠的人看得到。

5.還未寫出來的著作都是最精彩的。沒有寫出來的東西越多,就越精彩。我們都遇見過那些口若懸河、令人欽佩的研究生或者老師。他們在酒吧或者辦公室聚會上一手拿著啤酒瓶,另一手拿著香煙,旁若無人般高談闊論。他們對什麼問題都能回答,會告訴你他們要寫什麼東西,內容將多麼精彩。但幾年過去了,再問他「你在寫什麼書」時,他們仍然給出同樣的答案,200字的答案。從來沒有變化,因為他們實際上除了吹噓外,根本沒有寫任何東西。另一方面,你在研究某些東西,它在不斷變化。你不喜歡剛剛寫完的東西,也不敢肯定接下來將發生什麼。當有人問「你在寫什麼書」時,你張口結舌,不知怎麼回答,因為這很難解釋。那些拿著啤酒和香煙而自鳴得意的傢伙呢?他們是裝腔作勢的人,實際上從來不寫任何東西。通過幾百瓶啤酒和幾千根香煙,沒完沒了地重複他們的答案。不要被假象所迷惑,你才是勝利者。當你真正在寫作,為了成功努力工作時,你會感到自己太愚蠢、水準太低、疲憊不堪。如果你沒有這樣感覺,那說明你還不夠努力。

6.找一個謎語。描繪或者甚至設想你的著作是在猜謎。有很多有趣的謎語:甲和乙從同一個假設開始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怎麼回事?這裡有三個似乎都不一樣的問題,奇怪的是,它們是同一個問題偽裝出來的,我來告訴你這是為什麼。理論預測了某個結果,但我們觀察到了其他內容。是理論錯誤還是我們忽略了某些因素?不要被這些模式所限制,但它們在把你的研究呈現出來時非常有幫助,無論是演講的聽眾,還是你的讀者。

7.寫作優先,有多餘時間再做其他事。我碰巧是個喜歡早起的人,所以總是在早上寫作。然後才上課、開會或做文字工作。你或許是「夜貓子」或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的某個地方。不管怎樣,要確保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留給寫作。不要在忙完別的事之後再寫作,也不要安慰自己有了整段時間之後再寫作。先寫作,有時間再做其他事。

8.你的思想不一定都很深刻。許多人感到沮喪,因為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大問題上提不出有說服力的分析,因此什麼也不寫。其實,剛開始要從小事談起。奇妙的是,你可能發現自己已經在登山途中走了很長的路,繼續長時間埋頭一步一步寫下去。重新描述問題,準確地定義術語,了解論證如何起作用等是很困難的,除非你實際上把它們寫出來。

9.你最深刻的思想往往是錯誤的,或至少不完全是對的。尤其是在問題很難的時候,準確地提出問題或疑問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當剛入學的研究生說他們知道自己希望研究的東西或畢業論文要寫的內容時,我總是暗自發笑。幾乎所有最優秀的学者在研究和寫作的切身經歷中都作過重大改變。他們都是在做中學,有時候了解到自己過去是錯了。

10.一次次地編輯你的作品。文章寫出來之後請他人看看。大學的一大好處是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一起,我們都知道面對一張白板一個字也寫出不來的恐怖。當你實在厭惡自己的寫作時,不妨與同事或導師交換論文,相互批改。你需要克服可能遭到批評和回絕的恐懼。誰的初稿都不好,成功的學者和失敗者的區别不一定是他們寫得好,常常是這些人的編輯工作做得好。

如果你寫作時遇到麻煩,那說明你寫得不夠多。在我看來,一下子寫很多頁是輕而易舉,雖然我不可能成為作家,畢竟我文筆不好。但是,因為考慮了這些建議,並試圖按這些建議來做,我已經達到了輕鬆對付自己和職業所需要的寫作的地步。希望讀者也能從中受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