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凡今生所受都是宿業造成」---法友飛鴻 44


P1010075
Dear Yifertw
分享一個例子, 可以說明參考跨語言文本的重要. 這是莊春江居士在某次座談時提出的例子, 以中阿含第11經鹽喻經為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
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後略)」
在這二個句子中,都是在談同樣的一句『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 若不仔細去研究, 似乎也看不出什麼問題, 大家就各自表述自己的想法.
但若查閱對應的南傳大藏經,就會發現原來這二句是不同的句子.

比丘們!如果這麼說:『這位男子如其所作業而感受。』比丘們!當存在這樣時,則沒有梵行生活,而得到苦的完全結束之機會不被了知。
比丘們!如果這麼說:『這位男子如其所作之能被感受的業而感受果報。』比丘們!當存在這樣時,則有梵行生活,而得到苦的完全結束之機會被了知。

由這個例子來看,也可看出參考其他版本的重要.
   heaven chou   2012年8月10日下午9:07
==================================================
Dear Heaven Chou:
《中阿含11經》卷3〈2 業相應品〉:「世尊告諸比丘:「[10]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CBETA, T01, no. 26, p. 433, a14-17)[10]隨…其報~Yathā yathā'yaṃ puriso kammaṃ karoti tathā tathā taṃ paṭisamvediyati.。
對應經典為 AN 3.100 (PTS 經號為 AN 3.99)
第一句是(英文為 Bhikkhu Thanissaro 所翻譯,應該最遲今年十月,台灣讀者就可以讀到 Bhikkhu Bodhi 的《巴利增支部英譯》):
Yathā yathā 'yaṃ puriso kammaṃ karoti tathā tathā taṃ paṭisavediyatī.
'In whatever way a person makes kamma, that is how it is experienced'
此句相當於《中阿含19經》卷4〈2 業相應品〉:「謂人所受皆[13]因本作」(CBETA, T01, no. 26, p. 442, c3)[13]因本作~Pubbekatahetu.。
用簡單的白話就是「凡今生所受都是宿業造成」,所謂
《三教平心論》卷1:「欲知前世因。今生享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CBETA, T52, no. 2117, p. 785, c1-2)
認為「凡今生所受都是宿業造成」,這是耆那教的主張,在《中阿含經》、《雜阿含經》一再闡述其中差別。
第二句是
yathā yathā vedanīyaṃ ayaṃ puriso kammaṃ karoti tathā tathāssa vipākaṃ paṭisaṃvediyatī
When a person makes kamma to be felt in such and such a way, that is how its result is experienced.
用我不成熟的解讀就是「現在感受的果報(vipākaṃ 異熟),都是過去所感果的業造成」。
在巴利經文來說,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vedanīyaṃ 所感的」,這是用動名詞當形容詞來形容「業」;和多了「感受的果報(vipākaṃ 異熟)」。
第一句就是
《雜阿含977經》卷35:「若人有所知覺,彼一切本所作因」(CBETA, T02, no. 99, p. 252, c15-16)
進而會主張
《雜阿含977經》卷35:「修諸苦行,令過去業盡,更不造新業,斷於因緣,於未來世無復諸漏。諸漏盡故業盡,業盡故苦盡,苦盡者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 252, c16-19)
如同見面時我所解釋的,佛教與耆那教的兩個重要差別是「無我」與「不用宿業盡吐,只要貪嗔癡永盡無餘、不再升起,即可解脫」。
認為「謂人所受皆因本作」,凡所有現在所受都是宿業造成,這也會引起「宿命論」的思維,這是違背佛陀的教導。佛教認為 「現在所受」的成因是:
《雜阿含977經》卷35:「或從風起苦,眾生覺知,或從[21]痰起,或從[22]唌唾起,或等分起,或自害,或他害,或因節氣。」(CBETA, T02, no. 99, p. 252, c21-23)
[21]痰=淡【聖】*。[22]唌=涎【宋】*【元】*【明】*。
過去所造的業不一定會感果。「小惡」會被「善」所平復,「大惡」、「生死輪迴的業」只有「涅槃」能止其感果。
差別是在有「修」的功力、功德的可能性存在。

==============================================
Dear Heaven Chou,
    閱讀到 AN 3.61 Titthāyatana 三種外道主張,世尊在此經提到,有三種外道主張不能建立自己的立場,不能導向善、不能導向解脫。
在對應經典《中阿含13經》讀到的是「宿命、天命、無因(偶然發生)」:
《中阿含13經》卷3〈2 業相應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度處,異姓、異名、異宗、異說,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然不獲利。云何為三?或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CBETA, T01, no. 26, p. 435, a26-b3)
對照閱讀之下,發現第一種講的不是宿命,而是「凡人所為都是過去生的業所造成」,巴利
註釋書指明第一種是耆那教的主張。
世尊在別部經反諷說:「如果今生會做什麼事,都是過去的業所造成,那麼你們耆那教主過去生是造了什麼惡業,才會導致今生塗灰、不飲不食等等苦行?」
《中阿含13經》的譯文「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翻譯得也不算是錯得很離譜,只是「宿命論」不一定意指「人所受、今世所作都是因宿業所造」,而耆那教也不能稱他們是「宿命論者」。

5 則留言:

  1. 感謝 Yifertw 老師的解說, 讓大家更容易了解了, 否則若只看南傳版本的譯本, 真的也很難了解真實的意義是什麼.

    這一篇借我分享到 FB 及 G+ 了, 謝謝! ^^

    回覆刪除
  2.  一是「隨緣消舊業」,
    http://yifertw.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23.html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2/03/977.html

     一是誤將世尊偈頌,背誦成耆那教偈頌,或譯為與耆那教偈頌沒差別。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09/641.html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09/64-2.html

     翻譯有一點好處,讀書時,你可以似懂非懂含糊過去,翻譯時每個字都要換作方塊字或英文,沒實際了解是繞不過去的。

    回覆刪除
  3. Dear Heaven Chou,

    閱讀到 AN 3.61 Titthāyatana 三種外道主張,世尊在此經提到,有三種外道主張不能建立自己的立場,不能導向善、不能導向解脫。

     在對應經典《中阿含13經》讀到的是「宿命、天命、無因(偶然發生)」:

    《中阿含13經》卷3〈2 業相應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度處,異姓、異名、異宗、異說,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然不獲利。云何為三?或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CBETA, T01, no. 26, p. 435, a26-b3)

    對照閱讀之下,發現第一種講的不是宿命,而是「凡人所為都是過去生的業所造成」,巴利

    註釋書指明第一種是耆那教的主張。

    世尊在別部經反諷說:「如果今生會做什麼事,都是過去的業所造成,那麼你們耆那教主過去生是造了什麼惡業,才會導致今生塗灰、不飲不食等等苦行?」

    《中阿含13經》的譯文「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翻譯得也不算是錯得很離譜,只是「宿命論」不一定意指「人所受、今世所作都是因宿業所造」,而耆那教也不能稱他們是「宿命論者」。

    回覆刪除
  4. 提到「宿命論」,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耆那教的「凡人所為都是過去生的業所造成」,而是想到六師外道的這位「末伽黎為必然論者,以為生死輪迴的歷程,有一定的時劫,人類對解脫沒有絲毫的力量。」(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y34_01),也就是一般人會想到的「命運註定好的」,至於是誰註定的?倒沒想太多,至少不會聯想到是自己過去的業所決定的。 :)

    回覆刪除
  5. 感謝有這篇主題討論,讓我在讀漢譯阿含時要更留心。
    但有個疑問,不知能否請教?
    佛陀在阿含經中似乎沒有提及已造的宿業要如何消除,也沒有提及善業不能抵消惡業的說法,但為何後來發展成以懺悔消宿業,也廣為流傳善業不能抵消惡業的說法。
    請老師幫忙解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