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台語:殘疾

zhaochengzang

台語對一些殘疾人士的稱呼,來自遠古,年代既久,俗人胡亂拿些近似的字來湊合,讓近代人誤以為台語對殘疾人士有很深的歧視與不尊重,在此略為辯白。

1. 駝背:《莊子》第十九篇〈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稱此人為「佝僂丈人」。台語稱駝背為「穩龜 un2-ku1」,應是「隕佝 un2-ku1」,形容人因缺鈣或脊椎受傷,造成上身下彎而脊椎在背部突起,台語稱人不支倒地為「隕下去 un1-lo7-khi3」。台語又稱駝背為「翹佝 khiau1-ku1」,與「隕佝 un2-ku1」相當。

2. 啞巴:台語稱啞巴為「啞狗 e2-kau2」,應是「啞呴 e2-kau2」,「呴 kau2」是出氣、出聲而不能言。

3. 聾子:台語稱聾子為「臭耳聾 tshau3-hng7-lang5」,應是「耳聾 hng7-lang5」。

4. 瞎子,台語稱瞎子為「青盲 tshenn1-menn5」,《後漢書》卷81:「任永…馮信,並好學博古。公孫述連征命,待以高位,皆托青盲以避世難。」

沙門達磨菩提譯《涅槃論》卷1:

「三乘者名青盲。非但三乘人,一切眾生亦青盲。法非可見不可見。」(CBETA, T26, no. 1527, p. 280, c17-19)

5. 大脖子:「大頷胿 tua7-am7-kui1」。台語稱「圓球狀的東西」為「胿kui1」(「歕雞胿 phun5-ke1-kui1」,電燈泡「電火球仔 tien7-hue2-kui1-a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