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管鍚華:七十年代末以來大陸校勘學研究綜論

276

管鍚華:七十年代末以來大陸校勘學研究綜論

2009-11-12 12:44:58 來自: 靜升 (琴將秋水彈明月 茶得春山試白雲)

管鍚華,(2002),《漢學研究通訊》 21:3 (總第83期),台北市,台灣

以下引自部落格《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640611/

=====================================

一、前言

七十年代末始,中國大陸在經歷了又一次全盤否定中國古代文化以後,人們又一次清醒,又一次重新開始了對中國文化遺產的整理工作。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整理(通常稱古籍整理),其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校勘。適應這種新的形勢,校勘學開始復興,二十餘年來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據我們統計,自1979年至2001年共出版校勘學專著八種,發表校勘學論文81篇。[1] 以下分專著與論文兩部分,先介紹評述八種校勘學專著中的的六種,再介紹評述校勘學論文。

二、校勘學專著

(一)六種專著各自的內容結構及特點與不足

1 .《校勘學概論》
戴南海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正文251頁。前有李學勤〈序〉,3頁。後有〈後記〉,1頁。

本書是1949年以後大陸出版的最早的一本校勘學專著。共七章。後二章是輯佚、辨偽。前五章是校勘學的內容。第一章緒論,考釋校勘和校勘學的名義,論述校勘的具體功用。第二章校勘的方式和內容。第三章校勘的依據和條件。第四章校勘的方法、態度和應注意的問題。第五章校記、題材和序跋。
本書的特點:作者在〈後記〉中做了交待,「談狹義的校勘學,目前還沒有一部專著。拙著《校勘學概論》儘管是約取胡樸安、陳垣、蔣元卿、周祖謨、張舜徽、蔣禮鴻諸先生及其他學者的成說,為古籍整理研究生授課時的講義,雖為『百衲本』,但總算是填補了一點空白。」此外還有,一、本書除引用原文外,自始至終使用教學口語語體,方便閱讀使用。二、對各種問題多交待得比較細緻,如第五章第三節「一篇校勘古籍的序跋應該如何寫」的最後一條說:「工作中得到過誰的幫助,接受過誰的指導,承用了誰的見解,吸取了誰的成果,都必須一一交待清楚。這不是客套,而是對學問忠實,對讀者忠實。」
本書的不足:一、輯佚、辨偽兩章不屬校勘學的內容。二、不立校勘、校勘學史專章,採取史論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雖很有特色,但有的地方則顯得眉目不很清晰。如校勘的方法在陳垣的對校法下,先說從劉向到岳珂到清代的對校,再回到陳垣的對校。三、有些提法有商榷的餘地。如校勘方法一節開篇即說「不可再走過去藏書家們校書的老路」。實際上歷代藏書家對古籍校勘都做過很大的貢獻,而且不少校勘方法、原則、條例首先是藏書家總結出來的。

2 .《校勘學大綱》
倪其心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正文300頁。後有〈後記〉,2頁。

本書共八章。第一章校勘學研究古籍的校勘。第二章校勘的歷史發展和校勘學的形成建立。第三章古籍基本構成和校勘的根本原則。第四章校勘的一般方法和考證的科學根據。第五章致誤原因的分析和校勘通例的歸納。第六章校勘實踐的具體方法步驟。第七章出校的原則和校記的要求。
本書的特點是:一、能比較完整地介紹校勘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後記〉說:「這個大綱在知識內容結構上,⋯⋯主要有三部分構成:校勘和校勘學的歷史,校勘學的基本理論,校勘實踐的方法和技能。意圖通過這三個部分的講授,大體能完整地介紹校勘學的歷史、理論、實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二、對不同學派的理論能夠兼採其長,為我所用。〈後記〉說:這個大綱「在校勘學理論觀點上,雖然重視對校學派強調版本依據的原則觀點,但在勘誤訂正的理論和方法上更多汲取理校學派的觀點和成果。」三、校勘及校勘學史立為專章,並提出不少自己的見解。如認為兩宋「在校勘實踐的豐富經驗的基礎上,出現了向理論發展的最初趨勢」(第二章第八節);認為清代「終未建立起獨立的校勘學理論體系,沒有出現一種獨立的校勘學理論著作」(第二章第十節);認為《校勘學釋例》「只以一種古籍為實例,因此也不免局限,不能更為廣泛地選擇各類古籍的典型事例,也不能在理論上更為充分的闡述論證」(第二章第十一節);都很有見地糾正了一些傳統的說法。
本書的不足:一、校勘的定義不夠完整。第一章第一節說:「把一種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來,比較它們的文字語句的異同,審定其中的正誤,這就是古籍的校勘,統稱『校勘』。」實則,校勘的資料不只是不同的版本。二、方法嫌簡。校勘學,方法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本書第四章第一、二兩節是校勘的一般方法和陳垣的四種校勘方法,約四頁半篇幅,沒有一條例證資料。

3 .《校勘學》
錢玄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正文174頁。後有〈後記〉,1頁。

本書緒言後分為六章。第一、二章分別是字句校勘、篇章校勘。第三章是句讀及標點校勘。緒言釋校勘與校勘學之名義,概言古籍文字訛誤及其原因。第四章補闕。第五章校勘方法,內容還包括校勘處理方式。第六章校勘學簡史。
本書的特點是:一、明確地把校勘學劃為應用學科。〈緒言〉說:「校勘學是一門綜合的、應用性的學科。」由這個特點而又衍生了以下兩個特點。二、選例、選書典型,有助借鑑。前五章選用歷代著名校勘著作為例,第六章重選介歷史上著名的校勘著作,這些用例與名著對實際校勘工作都有借鑑作用。三、行文有前代樸學大師遺風。提綱挈領,要言不繁。書中大多數章節,引證文字遠超過敘述文字,以例證說話。
本書的不足:一、句讀及標點校勘不屬校勘學內容。二、劃分章節也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如第四章補闕是關於脫文與補脫的方法。從訛誤的類型來說,闕文應入第一、二兩章;從對闕文的校勘方法來說,應入第五章。第五章中的第六節是校勘記的處理方式不是校勘的方法,當獨立成章。

4 .《校勘學》
管錫華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1998年同社重印。正文349頁。前有吳孟復〈序〉,3頁。正文後有〈附錄〉三種:〈形近易訛字表〉、〈通假字簡表〉、〈歷代帝王名諱及其代字兼諱字簡表〉,162頁。卷末是作者〈後記〉1頁。

本書十一章。第一章緒論,考釋校勘、校勘學等術語的含義,討論校勘的功用、校勘古籍所需知識,比較古今人校勘的條件。第二章校勘簡史。第三章古書訛誤的一般情況。第四章校勘的先導工作。第五章校勘的方法。第六章校勘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七章校勘記的寫法。第八章校勘前體例的擬定和校勘後說明的撰寫。第九章在校勘底稿上的工作。第十、十一章分別是目錄知識、版本知識在校勘中的運用。
本書的特點有:一、校勘學的定義比較科學概括。其定義是:「用不同版本或其他資料,通過比較或推理,發現並糾正古籍在流傳過程中發生的文字訛誤,這就是校勘。研究校勘的科學就是校勘學。」(第一章第一節)二、試圖及時反映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對校勘的作用。本書在第一章第五節有「自然科學的發展給今人校勘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可能」的內容。三、對常用校勘四法有較大的發揮。如本校法一節,說本校「是利用本書本篇本文的各種對應關係進行的」,把這些關係歸納為用例對應、語音對應、意義對應和結構對應四類。理校法一節,指出這種方法有三個方面的功用。一是論證對校、本校、他校所校出的異文的正誤長短,二是推理現成異文的是非曲直,三是在沒有資料可供比勘的情況下推正古書中文字的訛誤。第三個功用下舉有二十一種具體的方法途徑。專立關於文物校勘法一節,指出「一般的校勘方法可能運用文物資料,而運用文物資料校勘也是用的一般校勘方法」,還對文物校勘價值做了兩面觀。四、附表有參考引證價值。
本書的不足:一、把訛誤的類型與訛誤的原因糅合在一起,顯得眉目不清。在不同的訛誤中,行文又不一致。如訛誤一節下分為鈔刻而誤、臆改而誤、其他誤三類,從原因著眼;而脫一節又分為從脫文的多少和脫文所在的書寫材料看、從脫文的原因看兩類。分類殊不統一。二、有的敘述不全面、脫節。如第九章第一節寫校勘前體例的擬定,第二節寫校勘後說明的撰寫。實際上,校勘前雖擬定好校勘的體例,在校勘過程中往往要不斷修改以適應對某種古籍校勘的需要。三、如果從現在的情況看,附錄的〈通假字簡表〉没有意義,徒佔 47頁的篇幅。《漢語大字典》附有輯自本字典正文中的所有通假字的〈通假字表〉,還有多種篇幅大小不等的通假字專門字典。

5 .《應用校勘學》
林艾園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正文325頁。前有〈前言〉,3頁。後有〈附記〉,1頁。

本書六章。前五章是校勘學內容。第一章古書訛誤情況。第二章如何發現問題。第三章校勘方法。第四章校勘記。第五章校勘注意事項。第六章是錯誤標點釋例。
本書的特點是:一、絕大多數例證為自己實踐所得。〈前言〉說:本書「僅據筆者教學及整理古籍並參加校點《二十四史》中一些史書暨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等的實踐,擬以《長編》為主,介紹一些校勘基本知識,以為從事這個工作的參考。」這是本書的最大特點。二、注意事項詳備。前五章校勘學的內容中,注意事項一章所佔篇幅最大,87頁,從校書的資料、論證、體例、態度等多方面提醒校勘者加以注意。三、行文眉目清楚。本書大多數章節行文採用題、例、按三段的形式,閱讀起來無枝蔓之感。
本書的不足:一、句讀及標點校勘不屬校勘學內容,本書則立有專章。二、校勘學沒有定義。〈前言〉中雖然交待本書「不涉及校勘學的歷史淵源」,但是作為一本校勘學的專著,不給校勘學一個定義,總是不方便讀者。〈前言〉說:「校勘,亦稱校讎。」引劉向《別錄》對「校」與「讎」的解釋了事。這樣或許會使讀者產生誤解。

6 .《校讎廣義‧校勘編》
程千帆、徐有富著,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出版。正文489頁。前有程千帆撰〈校讎廣義敘錄〉,9頁。後有〈附錄〉兩篇,李笠〈段玉裁與諸同志論校書之難篇疏證〉和〈廣段玉裁論校書之難〉,25頁。

本書是最新的一本校勘學專著。共七章。第一章校勘學的界義與功用。第二章書面材料錯誤的類型。第三章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原因。第四章校勘的資料。第五章從事校勘所應具備的知識。第六章校勘的方法。第七章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
本書的特點有:一、古籍訛誤与訛誤的原因分章描寫,眉目清晰。二、訛誤的原因詳細多角度,有助對古籍訛誤情況比較全面的瞭解。如致脫原因十五條,有自然原因,有人為原因;有文化原因,有政治原因;有故意所為,有無意所致;等等。三、常用校勘四法分為兩類,對校和理校,把對、本、他校以及對、本、他校相結合的校勘方法隸屬於對校;理校則從語言、體例、史實三方面介紹校勘方法。這種分類體現了對清代校勘學派傳統劃分的學術觀點。四、專立對校與理校相結合一節,強調「在校勘實踐中,這些方法往往都是綜合的加以使用的。特別是理校,必須同時從各種角度來考慮,才能取得近真的結果。」五、校勘記的處理形式總結全面,有七類。這種全面的總結不僅可供今天校勘者採用,也可以指示校勘工作搜集材料的途徑。六、所附的兩篇李笠的文章,可以幫助讀者對校勘的難度加深認識。
本書後出轉精,兼收並蓄,體系性強,但也有一些不足,如「校勘宜慎」屬於校勘注意事項或校勘原則,「校勘的程式與注記」是「改正書面材料、撰寫校勘記的具體做法」,是校勘實踐過程,而都列入了校勘的方法一章,不很合適。再如第一章詳列有彭叔夏《文苑英華辨證》的十類四十五子目、王念孫《讀書雜志》〈淮南內篇後序〉列舉各種誤例凡六十二事、俞樾《古書疑義舉例》誤例二十四例、陳垣《校勘學釋例》六卷五十例。若此,洪亮吉《卷施閣文甲集》卷七〈上石經館總裁書〉校勘義例二十四條亦當收列。洪例有石經的訛誤類型和原因、對勘的原則、字形的原則諸內容,不少為他例所不能包括,如「字有誤自魏晉以前者」、「此經有可以彼經改者」、「此經有必不可以彼經改者」、「字當以《說文》為本,而從否亦當斟酌者」等。

(二)六種專著的共同特點與不足

各書除具有各自本身的特點之外,還有不少共同之處。一、都試圖建立起校勘學的理論體系。三十年代初陳垣出版了《校勘學釋例》(原名《元典章校補釋例》),在校勘學史上被稱為是里程碑之作。但陳著僅就一種古籍而論,所具校勘學內容只包括沈刻《元典章》的誤例、幾條校勘原則與校勘四例,没有建立起校勘學的理論體系。六種校勘學專著的著者都認識到這一點,所以都廣採例證,總結校勘學的各個方面,以探討校勘的普通規律,可以說都建立起了校勘學的理論體系,發展了校勘學這門科學。二、校勘學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六本專著都能注意到它的實用性。除了方法原則以外,都不同程度地介紹了校勘的具體步驟,從選擇校勘對象一直到校勘的最後一步工作撰寫校本的序跋、說明或凡例都有交待。三、努力創新。校勘學是一門傳統的科學,著者們並沒有滿足組合成說,而在不少方面有創新或對成說進行發揮。如倪其心對古籍基本結構的分析,管錫華、程千帆、徐有富對校勘學發展歷史的探討,都是此前沒有人做過的工作。再如方法,有清代兩派的對校、理校,有葉德輝的死校、活校,有梁啟超的五種校勘法,有陳垣的校勘四法。這六種校勘學著作大多不是簡單地抄錄成法緯以例證了事,而做了或多或少的創造性的發揮。如戴南海對理校法的發揮,求之於訓詁、文勢、文理,錢玄的求之於文例、文字、音、訓詁、語法、歷史、制度,管錫華的二十一種具體方法途徑,程千帆、徐有富的求之於語言、體例、史實,等等。四、儘量全面描述。如各家對訛誤的類型與致誤的原因的描述等等。

也有共同的不足:

一、有些內容隨意性較大,概括性不強。如對訛、脫、衍、倒四種訛誤類型與原因的描寫,從幾類到幾十類,有的簡略,有的詳析,但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是根據自己所得之例加以歸類羅列;到底有多少種類型,缺少研究歸納。對於校勘方法的描寫發揮,也是見仁見智,各就所得之例進行歸類,亦從幾類到十幾、二十幾類不等。各種校法到底應該從何種角度去詳細描述才能較為全面,同樣缺少進一步研究。

二、跟實代的發展聯繫不夠緊密。上個世紀的末葉,整個世界已逐步進入e時代,各行各業都競相引入電子技術,使老的行業煥發青春,使新的行業發展加速,都在爭相電子化。在古籍校勘領域中,已有科研單位、專家及電子開發商做了不少工作,大陸、台、港都有這方面的成果。校勘學家至少有如下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第一、如何運用電子技術進行校勘工作;第二,網路(或稱網絡)古籍、光盤(或稱光碟、碟、磁片)古籍校勘有那些不同於紙本古籍校勘的特點;第三,網路古籍、光盤古籍校勘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這些方面都是用傳統校勘學不能或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我們看到在六種校勘學專著中除管著提及到(但僅寥寥數語)以外,都沒有涉及。這是校勘學研究的新領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傳統的學科也不能置身於時代的發展之外。

三、校勘學論文

(一)校勘學論文的內容

1 .概論
這類論文旨在一般性地介紹校勘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方法、原則、歷史等。如蔣禮鴻〈校勘略說〉[2]、程千帆〈校勘略說〉、張舜徽〈中國校讎學緒論〉。

2 .校勘方法
有的概論方法,如王利器〈校讎方法論〉;有的發明一種方法,如管錫華〈校勘的一個新途徑——運用典故校勘《全唐詩》、《全宋詞》舉例〉。

3 .校勘條例
如周祖謨〈古籍校勘述例〉、蔣禮鴻〈誤校七例〉。

4 .校勘學史的研究
(1)對整個古代校勘或校勘學的研究。如孫欽善〈古代校勘學概述〉、薛筱蘭〈古代校勘簡論〉。
(2)對某些朝代、某個代或某個機構的校勘或校勘學的研究。某些朝代的如傅杰〈明代以前的古籍校勘述略〉;某個朝代的如傅杰〈清代校勘學述略〉、葉樹聲〈乾嘉校勘學概說〉;某個機構的如汝企和〈北宋中後期官府校勘述論〉、〈論兩宋館閣之校勘史書〉。
(3)對校勘或校勘學家的個案研究。如王世偉〈劉向、劉歆父子校勘學初探〉、徐殿才〈盧文弨校勘學的歷史地位〉、郭明道〈阮元的校勘思想和方法〉、柴純青〈胡適校勘學思想淺析〉、章繼光〈陳垣先生對校勘學的貢獻〉。
(4)對校勘或校勘學專著的個案研究。如李更〈「校讎式」析讀〉、徐德明〈嚴可均《唐石經校文》的校勘特點〉、王世偉〈孫詒讓《札迻》之校勘學研究〉、彭林〈論清人《儀禮》校勘之特色〉。

5 .應用研究
(1)討論普通校勘學理論在特定的古籍校勘中的實際應用問題。如傅艾妮〈校勘在中醫古籍中的運用〉、徐又芳〈版本對勘在古醫籍校勘中的作用〉。
(2)討論某類或某種古籍的校勘問題。如郭在貽、黃征、張涌泉〈關於敦煌變文整理校勘中的幾個問題〉、朱光榮〈略論元雜劇的校勘〉。
(3)校勘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如劉堅〈校勘在俗語詞研究中的運用〉、趙偉仁〈校勘校讀在辭書編寫上的功用〉。

(二)校勘學論文的特點

1 .偏重於歷史研究與應用研究
在我們收集到的81篇校勘學論文中,校勘學史方面的研究論文43篇,佔一半還強。其次是應用研究的論文27篇,佔1/3。其餘各類每類兩三篇、三五篇。這表明在論文方面校勘學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在歷史研究和應用研究兩方面。
歷史研究又偏重於清代,43篇中20篇是清代的研究。應用研究又偏重於醫籍文獻與出土文獻,27篇中12篇是關於古醫籍和敦煌寫卷的研究。

2.有些論文偏重於「述」
81篇論文中,偏重於「述」的論文佔有不小的比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校勘學論文大多屬於這一類,這些論文的作者往往是大學者。這種現象可以得到理解,因為這個時期是大陸校勘學復興的開始階段,大學者們憑過去的積累撰文發表,以適應古籍整理的需要,一時新的研究還沒有跟上來,稍後才進入真正研究的階段。

3.校勘學論文的不足

總的看來,二十餘年中論文方面的校勘學研究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遠遠不足。
(1)數量太少
若從張舜徽發表〈中國校讎學緒論〉的1979年算起,到2001年歷22年,每年平均僅約發表論文5.4篇。而這段時間內根據我們初步估算校理出版的古籍應該不下於萬種 [3],校勘學研究的論文與校勘工作的實際成就根本不成比例。
(2)存在許多研究空白
這些研究空白可以舉出很多,以下是幾個大的方面:
第一、校勘學理論體系的研究。這是校勘學研究中應該搞清楚的一個宏觀上的重大問題。它要回答校勘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理論體系是什麼樣的建構的問題。由上面介紹的六種專著可以看到,各家體系差異不小,其中不少問題值得研究。如:(第一),校勘學的體系中是否應該包括版本及其層次的分析、目錄及其知識的介紹,如果包括,那麼它與版本學、目錄學研究版本、目錄有何不同;(第二),校勘學體系中是否應該包括輯佚、辨偽與標點,如果包括,它們與作為古籍整理的內容來研究有何不同;(第三),校勘學的體系中是否應該包括校勘學史,如果包括,它在校勘學的體系中應該佔有什麼樣的地位;(第四),梁啟超提出「廣義校勘學」和「狹義校勘學」[4],是否有道理,如果有,廣義校勘學的體系建構如何,狹義校勘學的建構又如何。凡此等等,沒有一篇研究論文。
第二、校勘方法的研究。論文中有幾篇是關於校勘方法的,但是與專著一樣,一本陳垣四法,有的雖有發揮,但終在窠臼之中。實際上校勘方法也是發展的,從葉德輝的死校、活校,到梁啟超的五種校勘法,再到陳垣的四種校勘法,即可證明這一點。即使是對三家校法,如三家校法是後者包括前者的關係,還是各有所長、是互相補充的關係,也未見到有論文研究,更不用說系統的校勘方法研究了。
第三、校勘學史的研究。雖然有43篇校勘學史的研究論文,但是校勘學史的内容十分豐富。從漢代以後每個朝代都有官方校書之事,大多數朝代還設有專門的校勘機構,都取得了不同的成績,但這方面只有汝企和〈北宋中後期官府校勘述論〉、〈論兩宋館閣之校勘史書〉兩篇論文。歷代特別是宋清有許多的校勘家和校勘學家,僅張之洞《書目答問》所列的清代的校勘名家就有三十一家之多,而論文只涉及到向歆父子、鄭、章、顧、盧十餘家。從著述來看更是汗牛充棟不勝枚舉,而論文僅及〈校讎式〉、《唐石經校文》、《十三經校勘記》、《札迻》不足十種。還有學派,如皖派的校勘學之類,也無文觸及。
比較宏觀一點的問題是,校勘學史是否可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如果可以,其體系應該如何,也不見有研究論文。[5]
第四、與校勘現代化相關諸問題的研究。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說是一片空白,論文中沒有見到一篇。實際上這方面應該研究的問題很多。如校勘現代化手段的問題,我們在專著部分已經提及過,如何運用電子技術進行校勘工作就是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其他的如對現有網路古籍資源、光盤古籍資源需要進行調查,研究這些資源的校勘價值,研究這些古籍資源的校勘問題,研究如何提高這些古籍資源的質量。也要研究觀念問題,如是否應該承認網路古籍版本、光盤古籍版本的存在,能否以網路古籍版本、光盤古籍版本作為校勘本(底本、對校本、參校本);校勘家是否愿意將校勘著作以網路版本、光盤版本作為成果的最終實現形式,而社會又是否承認這種成果形式等等。
第五、校勘著作存在的問題的研究。二十餘年來校勘工作是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校勘著作質量參差不齊,校勘質量底下者不在少處。研讀古籍者往往寧願使用未經校理的本子,而不願使用新校理出版的本子。學者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已有文章對某些著作校勘上存在的問題作了一些個案研究,但是只限於具體條列誤校,缺少系統的理論總結。諸如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如何採取對策、如何提高校勘著作的整體水平等等,沒有人做過細緻深入的研究。
第六、中外校勘、校勘學的比較研究。校勘工作是一種世界性的工作,校勘學是一門世界性的學科,不是漢語所僅有。西方在《聖經》版本校勘的基礎上產生了校勘學,如同中國在古籍訛誤校正的基礎上產生校勘學的道理一樣。胡適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時,就修過校勘學課程。現在美國的一些高校仍設有校勘學課目。西方校勘工作、校勘學與中國校勘工作、校勘學有些什麼不同,西方校勘工作有那些經驗、校勘學有那些理論值得中國借鑑,都值得深入研究。這些方面的問題胡適涉及過 [6],但胡適導其前,則無人續其後。

四、結論

七十年代末以來適應新的形勢的需要,大陸的校勘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專著來說,真正建立起了校勘學的理論體系。從論文來說,在個案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學術無止境,隨著校勘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校勘學仍有許多新的課題需要研究。總結過去的成就與不足,探討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促進校勘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附錄:校勘學論著要目

本要目主要收錄陳垣《校勘學釋例》以來大陸、台、港、新加坡的校勘學以及與校勘學有緊密聯繫的論著的目錄。包括:

(一)校勘學、校讎學、校讀學專著(30種)

陳垣 《校勘學釋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本名《元典章校補釋例》,後更為今名)
黃寶實 《校勘學講稿》,台北:文星書店,1966
劉英柏 《校勘應用學》,台北:華岡出版社,1973
戴南海 《校勘學概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 《校勘學大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錢玄 《校勘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王云海、裴汝誠 《校勘述略》,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
謝貴安 《校勘學綱要》,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89
管錫華 《校勘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田代主 《校勘學》,北京: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1995
林艾園 《應用校勘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程千帆、徐有富 《校讎廣義‧校勘編》,濟南:齊魯書社,1998
杜定友 《校讎新義》,上海:中華書局,1930
孫德謙 《劉向校讎學纂微》,台北:正中書局,1971
劉咸忻 《續校讎通義》,台北:廣文書局,1972
胡樸安、胡道靜 《校讎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蔣元卿 《校讎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向崇魯 《校讎學》,重慶:商務印書館,1944
蔣伯軔 《校讎目錄學纂要》,上海:正中書局,1946
錢亞新 《鄭樵校讎略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張舜徽 《廣校讎略》,北京:中華書局,1963
楊家駱主編 《校讎學系編》,台北:鼎文書局,1977
王叔岷 《校讎別錄》,台北:華正書局,1987
王叔岷 《校讎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
陳鍾凡編述 《古書讀校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胡樸安 《古書校讀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張舜徽 《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北京:中華書局,1962
吳孟復 《古書讀校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 《中國古籍校讀指導》,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宋子然 《中國古書校讀法》,成都:巴蜀書社,1995

(二)有校勘學內容的文獻學專著(15種)

余嘉錫 《余嘉錫說文獻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鄭鶴聲、鄭鶴
春 《中國文獻學概要》,上海:上海書店,1983
王欣夫 《文獻學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張舜徽 《中國文獻學》,許昌:中州書畫社,1982
張舜徽 《文獻學論著輯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吳 楓 《中國古典文獻學》,濟南:齊魯書社,1982
羅孟禎 《古典文獻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洪諶侯 《中國文獻學新編》,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
熊篤、許廷桂 《中國古典文獻學》,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
杜責遜 《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
楊燕起、高國抗主編 《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謝玉杰、王繼光主編 《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曾貽芬、崔文印 《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孫欽善 《中國古文獻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趙國璋、潘樹廣主編《文獻學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三)校勘學論文(118篇)

蔣禮鴻 〈校勘略說〉,《懷任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98-126
程千帆 〈校勘略說〉,《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1期,頁309-316
張舜徽 〈中國校讎學緒論〉,《華中師範學報》1979年第1期
管 元 〈彙校本‧彙校‧校勘學〉,上海圖書館:《圖書館雜志》1994年第1期,頁59-60
吉家友 〈校勘與校對之異同〉,《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57-61
王叔岷 〈古書中的校勘訓詁問題〉,新加坡:《南洋大學研究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論文》,1976,頁1-7
周子翼 〈「聲旁有義」與訓詁校勘〉,《九江師專學報》1994年第3-4期(合刊),頁81-90、96
古 棣 〈從「古人行文的邏輯」問題談到古籍的校勘訓詁〉,《管子學刊》1995年第4期,頁7376
王叔岷 〈古書的校釋問題〉,《文史哲學報》1982年第31期,頁1-10
王叔岷 〈論檢驗古著類書與斠定古書之關係〉,《文史哲學報》1961年第10期,頁15-37
王利器 〈校讎方法論〉,《王利器論學雜著》,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
胡 適 〈元典章校補釋例序〉,陳垣《校勘學釋例》卷首,上海:上海書店,1997,頁1-14(又名〈校勘學方法論〉)
王叔岷 〈論校古書之方法與態度〉,《文史哲學報》1951年第3期,頁37-59
管錫華 〈校勘的一個新途徑——運用典故校勘《全唐詩》《全宋詞》舉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第6期,頁16-19,33
王瑞来 〈古籍校勘与音〉,《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3期,页12、13
刘文起 〈古籍校雠功用举隅〉,《中正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页45-63
刘文起 〈校雠学的功用〉,《高雄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
王叔岷 〈校雠通例〉,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2年23下,页303-347
周祖谟 〈古籍校勘述例〉,《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页120-126
蒋礼鸿 〈误校七例〉,《怀任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页127-135
邵胜定 〈文献学名实辨——兼议版本、目录、校勘学的关係〉,《图书馆杂志》1985年第3期,页12-13
黄镇伟 〈近八十年来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研究书目解题〉(上)、(下),《中国书目季刊》1994年第3期,页42-55;1995年第4期,页43-57
李笠 〈段玉裁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篇疏证〉,《语文月刊》第22期;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附录〉,济南:齐鲁书社,1998,页479-503
李笠〈广段玉裁论校书之难〉,《中山大学语言文学专刊》第1卷第2期,页504-514
王叔岷 〈论校书之难〉,《南洋商报》1973年1月1日
王叔岷 〈论校诗之难〉,《台大中文学报》1989年第3期,页1-5
黄 征 〈说校勘中补改之难〉,《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0年第232期,页25-28
孙钦善 〈古代校勘学概述〉,《文献》1981年第8期,页237-248;第9期,页235-255
薛筱兰 〈古代校勘简论〉,《江西图书馆学刊》2000年第4期,页59-60
一 民 〈孔子与校勘〉,《书品》1988年第4期,页63-64
王世伟 〈刘向刘歆父子校勘学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页55-59
唐有勤 〈论刘向校书〉,《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页42-51
孙培镜 〈从刘向校雠学中继承什么〉,《出版发行研究》2000年第1期,页32-33
王 萍 〈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编目及其指导思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页6769
汝企和 〈北宋中后期官府校勘述论〉,《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页94-107
汝企和 〈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页56-65
钱 穆 〈朱子之校勘学〉,《朱子新学桉》(下),成都:巴蜀书社,1986,页1724-1749
周虎林 〈《通志》〈校雠略〉析义——兼论〈艺文〉、〈图谱〉、〈金石〉诸略关係〉,《中国学术年刊》1991年第12期,页351-378
李 更 〈「校雠式」析读〉,《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2期,页56-61
傅 杰 〈明代以前的古籍校勘述略〉,《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页85-90
傅 杰 〈清代校勘学述略〉,《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页112-121
杨寄林 〈略论清代校勘学的若干新特点〉,《河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页141-144
裴成发 〈顾炎武与清代校勘学〉,《晋图学刊》1987年第4期,页97-98
许殿才 〈卢文弨校勘学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1期,页100-104
韦顺莉 〈卢文弨〉,载张家璠、阎崇东主编《中国古代文献学家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页341-351
魏哲铭 〈论卢文弨校勘学的原则和方法〉,《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页74-77
曾贻芬 〈试论卢文弨、顾广圻的校勘异同及其特点〉,《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4期,页57-65
陆忠发 〈戴震与古籍整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第1-2期,页95、封三
陈鹏鸣 〈章学诚校雠学述评〉,《安徽史学》1994年第2期,页11-13
余英时 〈章学诚文史校雠考论〉,《中国文化》1994年第10期,页27-36
丘炫煜 〈章学诚文史校雠学对后世的影响——以张尔田、孙德谦为例〉,台湾《侨生大学先修班学报》1998年第6期,页377-395
漆永祥 〈论段顾之争对乾嘉校勘学的影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3期,页13-16
胡楚生 〈高邮王氏父子校释古籍之方法与成就〉,《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页207-242
赖炎元 〈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校勘学〉,《中国学术年刊》1989年第10期,页205-228
徐德明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的校勘特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页40-43
丁宏宣 〈清代着名藏书、校勘和出版家黄丕烈〉,《图书馆学研究》1994年第2期,页84-86
王绍曾 〈如何正确评价黄丕烈在版本学上的贡献〉,《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第9期,页126
郭明道 〈阮元的校勘思想和方法——阮元研究之四〉,《扬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页135-137
刘文强 〈阮元《十三经校勘记》研究——《礼记》篇〉,高雄:第五届清代学术讨论会,1997
滕志贤 〈试论陈奂对《毛诗》的校勘〉,《孔孟学报》1995年第70期,页75-88
刘文强 〈论乾嘉学者的治经方法——以礼记注疏附校刊记为例〉,台北:清乾嘉学派经学研究第二次研讨会,1999
叶树声 〈乾嘉校勘学概说〉,《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页99-107
王世伟 〈论孙诒让校勘的特点和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页84-89
王世伟 〈孙诒让《札迻》之校勘学研究〉,《社会科学战》1985年第4期,页307-315
古国顺 〈清儒校勘《尚书》之成绩〉,《孔孟月刊》1980年第6期,页41-47
彭 林 〈论清人《仪礼》校勘之特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页25-37
裘锡圭 〈谈谈清末学者利用金文校勘《尚书》的一个重要发现〉,《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页73-80
施观芬 〈俞樾「内经辩言」的校勘方法〉,《医古文知识》2000年第3期,页38-40
沉津湛 〈从《六节藏象论》看校勘基本方法〉,《医古文知识》2000年第2期,页43-45
沉俊平 〈略论叶德辉及其校勘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页47-50
沉俊平 〈叶德辉对校雠学、目录学、版本学三者关係的理解〉,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馆刊》2000年第6期,页28-35
郭明道 〈论刘师培校释群书的方法〉,《扬州学派研究》扬州:扬州师院学报编辑部1987,页43-59
刘承符 〈评胡适的考据与校勘〉,《菩提树》1989年第4期,页28-30
柴纯青 〈胡适校勘学思想浅析〉,《安徽史学》1990年第3期,页60-64
孙菊芳 〈胡适与校勘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章继光 〈陈垣先生对校勘学的贡献〉,《五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邓瑞全 〈陈垣与《校勘学释例》〉,《五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邓瑞全 〈陈垣与古籍整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3期,页87-95
王国良 〈鲁迅辑校整理古籍的成绩与影响——以《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嵇康集》为例〉,《东吴中文学报》2001年第7期,页1-23
韩文宁 〈从《中国小说史略》看鲁迅对校勘学的贡献〉,《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5期,页62-66
丁原基 〈王献唐先生于校雠学上的贡献〉,台湾《中央图书馆馆刊》1991年第2期,页135-161
丁原基 〈山左文献学家许瀚之校雠学〉,台湾《国家图书馆馆刊》1996年第2期,页147-176
管锡华 〈《三馀札记》校书义例试探〉,《古籍研究》1987年第2期,页35-44
王绍曾 〈治书之学的入门嚮导——读程千帆、徐有富着《校雠广义》〉,《书目季刊》2000年第4期,页81-89
麦 耘 〈管锡华着《校勘学》评介〉,《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页80张犁〈读《校勘学》〉,《文物研究》1993年第8辑,页313-314
胡楚生 〈四十年来台湾地区子部古籍校释整理之成果及其检讨〉,《中国书目季刊》1996年第2期,页3-16
彭正雄 〈台湾地区古籍整理及其贡献〉,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馆刊》1996年第1期,页8497
傅艾妮 〈校勘在中医古籍中的运用〉,《武汉职工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文 铸 〈略论古医籍校勘法则:郭霭春教授校勘《素问》十二例〉,《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页26-28
徐又芳 〈版本对勘在古医籍校勘中的作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王晓江 〈试论古医籍的校勘三原则〉,《中医文献杂志》1994年第2期
卢传坚 「从《经校注》探讨古医籍校勘的辨析方法」,广州:广州中医学院博士论文 1989
王云路 〈中古诗歌误字略说——兼谈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校勘〉,《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页72-76
蒋妙琴〈俗写字在校勘上的价值——以《说文繫传校录》所载为例〉,《吴凤学报》1994年第2期,页38-52
刘 坚 〈校勘在俗词研究中的运用〉,《中国语文》1981年第6期,页446-451
周志锋 〈俗字俗语与明清白话着作校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页39-43
范新干 〈试说音切材料的校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页98-104
陈初生 〈古文字材料校勘刍议〉,《暨南学报》1995年第1期,页123-127
左松超 〈马王堆帛书的校勘功用〉,长沙: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1992
祁小春 〈关于王羲之尺牍法贴校勘整理的方法问题:兼评《法书要录》的两种校本〉,《北京高校图书馆学刊》1997年第2期
罗联添 〈唐代诗文集校勘问题〉,《唐代文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9
林天蔚 〈敦煌写卷之校勘问题〉,《史学彙刊》1975年第6期,页47-73
蒋冀骋 〈论敦煌文书的校勘〉,《争鸣》1990年第3期
张涌泉 〈俗语词研究与敦煌文献的校理〉,《文史》1998年第45辑,页255-269
孙其芳 〈敦煌词校注中的一些问题〉,《社会科学》(甘肃)1984年第1期,页83-86
郭在贻、黄征、张涌泉 〈关于敦煌变文整理校勘中的几个问题〉,《古汉语研究》1988年创刊号,页1-97
郑良树 〈论《老子》原始本与校勘方法〉,《故宫学术季刊》1999年第1期,页87-101+左5
朱光荣 〈略论元杂剧的校勘〉,《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页74-76
黄仕忠 〈《全元戏曲》的校勘特点和意义〉,《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页38-41
侯淑娟 〈从《浣纱记校注》之商榷谈传奇新校的问题〉(上)(下),《大陆杂志》1999年第2期,页31-48;1999年第3期,页43-48
翁士勋〈体育文献校勘例说〉,《体育文史》1994年第4期,页62-64
赵传仁〈校勘校读在辞书编写上的功用〉,《辞书研究》1994年第1期,页64-69
郭康松 〈用「本校法」看《汉语大词典》所存在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页121-126
刁鸣琦 〈校勘工作应该面向读者:从古代通俗小说《封神演义》印行谈起〉,《编辑之友》1993年第2期,页21-23、30

=====================================================

[1] 〈校勘學論著要目〉所收論文118篇,其中81篇出自這個時期大陸的作者,詳參文末〈附錄〉。
[2] 所引論文皆收錄於文末〈附錄〉。
[3] 已整理出版古籍缺少專門編目,查檢統計精確數字非常困難。這裡大致估計的根據是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1982年的「九年規劃」、1992年的「十年規劃」、1982年衛生部的中醫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規劃」、1983年中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3年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以及各省市古籍整理領導小組制定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
[4]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頁227。
[5] 1983年某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校勘學史略》,但是這本書實際是《校讎學史略》。
[6] 見〈元典章校補釋例序〉,文載陳垣《校勘學釋例》卷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頁1-14。

http://www.ruzang.org/displaynews.asp?id=3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