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修女是服務那羅泰雅族山區四十多年的 Vuvu 趙秀容修女(也包含新光、司馬庫斯山區)。另外兩位是一起前往拜訪修女的朋友,他們不是夫妻。照片中可以看見版主,版主是拿相機拍照的那一位。
================================
2011年8月17日20:00 魚美人貼了下列所引的這一篇文章,與本版談的「台文正字」有關。通常我們遇到兩種情況:
1. 這個字台語怎麼讀?例如「阿闍世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香港的香蕉不香,故鄉的香很香。」
2. 這個台語字詞的漢字要怎麼寫?「這個囝仔 tsiann1-na7-lng1」、「tshiu2-enn2-pi3-khit-lai3」、「phah-kan1-look」、「am1-tsuan2-to7-si7-goo2-liu2-ki1」。
兩者雖然有關係,但是不容易互通。相對來講,第一種情況困難度不會太高,因為有個字箍攏住,跑不遠。第二種情況有時執筆者像天馬行空,拘束不住他的想像力;有時又像一頭湖南騾子,堅持他的解答是一而且唯一的答案。
通常我們建議由以下幾種方法來檢驗所擬的字是否正確:
1. 是否有類似的普通話讀音相同的漢字,這個字的台語讀音與擬定的字相同?
如果「蝶」讀作「tiap」,「爺」讀作「ia5」,「謝」讀作「sia7」,所以有一些今音讀作「ㄧㄝ」的,台語會讀作「ia」。只是這個原則例外太多,並非完全可靠。
2. 是否有偏旁(不是部首)相同的漢字作同樣的讀音?
軍、渾、琿、諢、運、暈、喗、惲、鄆,會讀作「un」,所以「皸」字的韻母也應該是「un」。
這個方法有一個問題,古時候在「甲骨文字」、「鐘鼎文」、「六國文字」、「籀文」等轉寫成隸書,甚至隸書改寫成楷書時,會將兩個不同讀音的字寫成相同的形狀。比如「巿」、「市」,一邊是「ㄈㄨˊ」的讀音,一邊是「市ㄕˋ」的讀音,混在一起,就有「芾」、「布」是讀「u」的,「柿」、「師」是讀「i」的。
「台」有「ㄞ」的「殆、胎、抬、颱、苔、」,也有「ㄧ」的「怡、治、始」。
3. 是從字書、韻書查讀音,如《爾雅》、《說文》、《玉篇》、《切韻》、《一切經音義》、《廣韻》等書查讀音。
4. 是從佛經譯音找讀音,例如釋迦牟尼的名字 Gotama,古譯為「瞿曇」,可以推論得知「瞿」的讀音是「koo」,「曇」有合口音「m」。阿闍世的梵語為 ajātasatta,可以知道「闍」的古音是「tsia」,與作者的「者」字,奢侈的「奢」字,的韻母讀音相同。
5. 在「讀音、字形」得到部分或高度的支持以後,必需覆核「古義」,也就是「訓詁」的書要註明此字與台語的用意相同或類似,否則就應該「存疑」,而不能當作「定論」。
這五條原則基本上是由「字形、字音、字義」的搭配來作「台語正字」的推求與考證。
以下引文,「魚美人」版友所認定的字並沒有「ia」的韻母,這樣的擬字,字形、字音不符。請參考版友「魚美人」的部落格《哲學之道》
http://isilme0103.blogspot.com/2011/05/gia5.html
==================
-
魚美人 提到...
- 2011年8月26日上午8:56
-
阿彌陀佛。容魚(愚?)提一下不同意見。
一、樓主所提之韻書,《集韻》《廣韻》《唐韻》都是中古音系統。樓主要用這個審查台語白話上用字的發音,必須存在一個前提,就是確定該字發音是中古音,而不是上古音,而台語白讀是所謂的「次古」層,大概是秦漢魏晉的層次(次古一語見鄭張尚芳《上古音系》),在樓主常去的半桶師的blog也引了幾個專家的意見,認為台語(閩南語)特別是白讀層是上古音分化獨自發展,未參與中古音系演化的過程,所以用中古音韻書審查,之結果只有二個:「符合中古音/不符合中音」。不能延申到「這個字能/不能這樣讀」「這個音能/不能這樣寫」,而只能說:「在中古韻書系統內這個字能/不能這樣讀」「在中古韻書系統內,這個音能/不能這樣寫」,但由於白讀層往後堆疊了幾個朝代的中古音詞彙,所以如果音義皆可以符合,當然可以說它是正字,因為意義可以查字典、發音可以查韻書,都有憑有據。但如果不行呢?(走的極端一點的學者,就動不動說說它是百越語(很多台灣學者甚至連百越語是對照今日什麼語系都搞錯),卻不願前去推測語音流變的可能性,甚至恐怖一點下出說台語不是閩南語、閩南語不是漢語的結論,找出百越語的詞彙了,也存在「漢越同源」「漢語借詞」套句樓主說的,蠻「意識型態」的。---扯遠了)所以魚(愚?)要反問樓主,您怎麼確定白讀某字的發音是落在中古層?進而再用中古韻書比較去否定它呢?(這邏輯很像:甲明明是德國人,美國人乙卻要用美式英語去審查他的日耳曼語講的對不對。)
二、如果樓主看得起魚(愚?)這個見解,我們就可以往下談談。上古音系目前並不在一本可以「切」的出來的韻書。(我個人認為《說文》的標音許慎是有所本的---也是題外話)不存在上古韻書怎麼辦?上古音研究有高本漢、王力、李方桂、鄭張尚芳、潘悟雲等人在構擬,沒錯,「構擬」。這也是用中古音思維在找正字的人常作的攻擊點,但實際上構擬只是天馬行空嗎?另外照鄭張尚芳的說法,構擬出來的發音是標準音,而方言另外要找從標準音延申出來的脈胳。這會讓作台語白讀、閩語白讀、上古漢語、上古漢語方言研究的人,在談論聲韻變化時,一整個像在天馬行空。沒辦法,這種反應完全是可以預料的,但是這種系統化證明、推論,本來就不是一天二天的事,要長期累積沉澱,非常吃力不討好。樓主不能用已經形成通說的豐富、確定的中古音思維去看待這件事。
三、不過樓主的反應就不是愚可以預料的。在樓主評論最近幾個新聞事件的時候,我看到了樓主是精明、睿智的先輩,所以決定試著回應、分享看看。不過,……(盡在不言中),我還是會分享下去…吧(不涉白讀音韻推論的東西)。
===================
版主回應: 2011年8月26日上午9:37
同一地方,有古音、今音的不同;同一時間,有同安、潮州、福州、泉州、漳州的不同,甚至有敦煌、山東、廣西、蘇州、四川、浙江、南京、安徽的不同,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如果,兩個音系完全不同,就如德文與台語,就不必追音。就如越南、日本語,雖然有保存一些音,一則難有文證,二則不知保留的是唐音、還是吳音,也頗難參考。
兩個語系親近,同時異地的,如潮州話、金門語和台灣本土語,必定有差異,只是差異的多寡。同地異時的,如台南市、鹿港鎮,1850 年的「台語」和2011年的「台語」必定有差別。長安地區的語言,在西元前500年,西元200, 700, 2000年,也一定有差異,要考證的是「字音」改變?「詞彙」改變?「聲調」改變?「語法、句法」改變?
只是,我們業餘人士「華山論劍」,大可不必用到此一境界。
===============
版主回應: 2011年8月26日下午4:48
所以從《說文》和《一切經音義》的注音,韻母都不是「ia」,也許,「魚美人」版友可以再斟酌。
==================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提到... 2011年8月26日下午6:39
補充說明,讓我的意見更清楚一點:
如果「魚美人」版友要說上古音「與 ia5」和「也」讀音相同。那麼《論語》「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兩句的「也」和「與」你都要讀成「ia5」?
===================
魚美人 提到... 2011年8月26日下午8:20
一、如果樓主不是在「佛也發火」的情形下問的話。我願意繼續說明想瀍:也,學者上古擬音類laad之類的,當然這不是亂擬的,因為這樣才能解釋中古音也ia、他tha、地te、te等讀音共存的情況(我想引文章出處,不過怕樓主目前以為我是迷信權威,所以先不引了)。論語是上古文獻,所以「如果允許」白讀的話,我會將「也」讀成「啦」。如果「也」出現唐以後的文獻也我會讀ia2。)。
二、《說文》的拼音中,許、呂要讀什麼是關鍵。余,上古擬la、呂擬ra、許擬ŋhaʔ。段玉裁所注的《說文解字》中,解釋作「飯器」的「盧」字,與「筥」字並列(而盧在中古音是陽平聲。上古沒韻書只好這樣比對來比對去)(而la、ra,容易轉化成ia,前面的「也」就是一例,只是每個字ra->ia有快有慢就是了))
三、說文是上古文獻,所以裡面的注音照理說要上古音讀,看似要讀ka。為什麼說看似,因為《說文》也說洛、格同「各」音,一個是「古各」「盧各」。(在台語訓讀也有鑑讀lam的情形),一派就是認為說文的年代、各(格洛)、監(濫監)、于(余、於),都是複輔音kr或kl,反對者就說中古音或是現在漢語諸方言中那有這種事。不論如何,居許切、余呂切,就存在了kla的可能性(以上都是那些學者文章,我不知正確,不過實在找不到理由反駁)。(kla->kia->gia是一個路子,不過我看樓主一開始就從中古音下手,所以小的不敢提這個。)
三、至於gia5,我的論述重點在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過渡音,因為中古、上古就單字而言都不能「直接」讀出這種音,我想這也表示其實在開始論述以前,(我在我blog的文章也事先已經把能審查的「直接」證據審過了,但這樣講太猖狂,我想一般人不會這樣表達吧)一開始沒有表明,我不能說沒有過失,抱歉,請多海涵。
五、至於日文的ya、yo是用來旁證,而不是主論、主證據。重點還是語音流變上。
六、還有用字不能用投票的啦,教育部用字就是投票出來的,樓主覺得滿意嗎?(希望樓主不會因為氣頭上故意說:嗯,我很滿意!Orz)
七、以上所有的論述全建構在一個上古音構擬的世界,除非發明時光機,不然所謂的證明,有很大的部分都是學者互相引用來引用去的,當然我們可以大膽就一竿子打翻它,也不是不行,因為從頭到尾就是死無對證,頂多就是以書證證書,以論證論。樓主絕對有這個權力及立場去這麼作。
八、其實早些時候我就想問,《一切經音義》不知道成書在什麼年代。現在我知道了,很有參考價值。謝謝你的介紹。
九、最後,我再用王力的推論法說明。其實如果不先入為主,其實很好用的:
家:ke(台語有)-ka(台語有)-kia-gia(好像是老官話,不確定)
姑:ke(台語婆婆)-ka(婆婆另一種寫法叫大家)-kia-gia
舉:ke-ka-kia-gia(後三者方言字典都有,音調各異,卻被認為是同一字)
十、阿の……樓主那個熟語我看(聽)不懂Orz。看起來是一句負面評價。我抱歉,我主動來希望交流,而你也專文寫了文章,表視你重視版友。但不管什麼意見,我都不想引起你不悅的感覺,我也是很認真在回應你的意見呦。每個人在意的地雷不同,如有冒犯,不小心踩到,大人不計小人過,請多海涵。愚從頭到尾都沒有對你沒有怒氣,我是開心的回應,不過樓主這二篇文的內容,讓我對自己很生氣,每次一發超過五行的話,就好像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悅,行文走筆,真是欠學欠學。
===============================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提到... 2011年8月26日下午11:10
歡迎發表意見,只要是意見交流就可。
語音流變上,沒有人能簽銀行本票保證兌現。
《爾雅》,《毛詩》、鄭玄、服虔、、顧野王、陸法言、朱熹、吳棫、顧炎武、江聲、戴震、段玉裁也好,大家都有錯誤的時候。
只不過,音韻學講的是文證,那個字讀那個音,不是誰學問大就說了算。
要緊的不是可能性,而是「證據」。
另外,上古音「許」、「呂」可能跟「雨」的讀音一樣,韻母是讀「ㄨㄛ」,用台羅標音是「hoo7 雨」(「陽去」音)、「hoo2 許」(也有可能是「khoo2 許」,兩者都是「陽上」音)、「loo3 呂」,(「陰去」音)。
謝謝指教。但是http://isilme0103.blogspot.com/2011/07/blog.html有說:
回覆刪除㈣本blog文章,並「不歡迎」轉載。不是著作權考量,而是因為「文章成熟度」。如果看得我之「舊」文章出現在別地,而且我已經有不同見解,殊不能修改,我會在意!不過開放之例外是,「不涉音韻」之訓詁文,歡迎引用。本篇有提到音韻,請博主用連結就好,或是短文簡引加以評論。
阿彌陀佛。容魚(愚?)提一下不同意見。
回覆刪除一、樓主所提之韻書,《集韻》《廣韻》《唐韻》都是中古音系統。樓主要用這個審查台語白話上用字的發音,必須存在一個前提,就是確定該字發音是中古音,而不是上古音,而台語白讀是所謂的「次古」層,大概是秦漢魏晉的層次(次古一語見鄭張尚芳《上古音系》),在樓主常去的半桶師的blog也引了幾個專家的意見,認為台語(閩南語)特別是白讀層是上古音分化獨自發展,未參與中古音系演化的過程,所以用中古音韻書審查,之結果只有二個:「符合中古音/不符合中音」。不能延申到「這個字能/不能這樣讀」「這個音能/不能這樣寫」,而只能說:「在中古韻書系統內這個字能/不能這樣讀」「在中古韻書系統內,這個音能/不能這樣寫」,但由於白讀層往後堆疊了幾個朝代的中古音詞彙,所以如果音義皆可以符合,當然可以說它是正字,因為意義可以查字典、發音可以查韻書,都有憑有據。但如果不行呢?(走的極端一點的學者,就動不動說說它是百越語(很多台灣學者甚至連百越語是對照今日什麼語系都搞錯),卻不願前去推測語音流變的可能性,甚至恐怖一點下出說台語不是閩南語、閩南語不是漢語的結論,找出百越語的詞彙了,也存在「漢越同源」「漢語借詞」套句樓主說的,蠻「意識型態」的。---扯遠了)所以魚(愚?)要反問樓主,您怎麼確定白讀某字的發音是落在中古層?進而再用中古韻書比較去否定它呢?(這邏輯很像:甲明明是德國人,美國人乙卻要用美式英語去審查他的日耳曼語講的對不對。)
二、如果樓主看得起魚(愚?)這個見解,我們就可以往下談談。上古音系目前並不在一本可以「切」的出來的韻書。(我個人認為《說文》的標音許慎是有所本的---也是題外話)不存在上古韻書怎麼辦?上古音研究有高本漢、王力、李方桂、鄭張尚芳、潘悟雲等人在構擬,沒錯,「構擬」。這也是用中古音思維在找正字的人常作的攻擊點,但實際上構擬只是天馬行空嗎?另外照鄭張尚芳的說法,構擬出來的發音是標準音,而方言另外要找從標準音延申出來的脈胳。這會讓作台語白讀、閩語白讀、上古漢語、上古漢語方言研究的人,在談論聲韻變化時,一整個像在天馬行空。沒辦法,這種反應完全是可以預料的,但是這種系統化證明、推論,本來就不是一天二天的事,要長期累積沉澱,非常吃力不討好。樓主不能用已經形成通說的豐富、確定的中古音思維去看待這件事。
三、不過樓主的反應就不是愚可以預料的。在樓主評論最近幾個新聞事件的時候,我看到了樓主是精明、睿智的先輩,所以決定試著回應、分享看看。不過,……(盡在不言中),我還是會分享下去…吧(不涉白讀音韻推論的東西)。
是的,「魚美人」的評論,其要領是正確的。
回覆刪除同一地方,有古音、今音的不同;同一時間,有同安、潮州、福州、泉州、漳州的不同,甚至有敦煌、山東、廣西、蘇州、四川、浙江、南京、安徽的不同,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如果,兩個音系完全不同,就如德文與台語,就不必追音。就如越南、日本語,雖然有保存一些音,一則難有文證,二則不知保留的是唐音、還是吳音,也頗難參考。
兩個語系親近,同時異地的,如潮州話、金門語和台灣本土語,必定有差異,只是差異的多寡。同地異時的,如台南市、鹿港鎮,1850 年的「台語」和2011年的「台語」必定有差別。長安地區的語言,在西元前500年,西元200, 700, 2000年,也一定有差異,要考證的是「字音」改變?「詞彙」改變?「聲調」改變?「語法、句法」改變?
只是,我們業餘人士「華山論劍」,大可不必用到此一境界。
把主張作一個收尾。就來看看【非業餘人士】怎麼講的唄:「與」字中古音:高本漢˜(Wo、王力j˜(o、董同和jo周法高io、李榮、邵榮分i、蒲力本ji»o鄭張尚芳jöÃ、潘悟雲jj¡,反切羊洳。多數說見解可以看得到大致對應日語「よ」這個假名的發音。(上古音:高本漢di ̯o、李方桂rag、王力ʎia、白一平lja、鄭張尚芳la、潘悟云la)而日語漢字「与」讀「や」,應該是略早於此時期。(工程師八田「與一」(yaichi)),推斷大致是中古早期、上古晚期的過渡讀法,可能差不多是南北朝傳入。所以,與不能讀ia,也就不是絕對了(我認為前面可能還有一個濁音g不見了,這樣就能對應王力說的ke->ka->kia->gia的說法)。欠學、欠學!~自不量力,胡白講一攤,樓主請參考。
回覆刪除台語說:「爭(辯)到有一枝柄通好ia5 (tsinn3-ka2-uh-tsit-ki1-penn3-tang1-ho2-ia5)」,版主這個反對黨奉陪到底。
回覆刪除從「魚美人」上一回應所貼,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ya-ichi),如同版主所講的,日本語姓名讀音的來源究竟是「古日本語」、還是「唐音、吳音」,這是只能猜測,而無法認定的,如果說「日本語」保留的古漢語可以追溯到王莽以前,這樣的主張如過有確切的文證,可以成為一篇碩士或博士論文咧!
如果只是「王莽」以後,那麼東漢許慎《說文》的讀音,是確實的文證:「舉,居許切」,這不是 ia 的音。「與,余呂切」,這也不是 ia 的音。「舁,讀若余」,這更不是 ia 的音。
「美人」所列的現代學者的擬音,除了王力的「ʎia」之外,大都也不是「ia」,(說句有種族偏見的話,要我跟高本漢、蒲力本之類的老外學這個字的台語怎麼讀,我是不肯的。),所以,你列的這些現代學者的意見,用民主政治投票的方法來看,沒列作「ia」的也是占多數,更何況是「ia5」陽平,才算數!
《一切經音義》卷16:「轝出,與居反。《蒼頡篇》:『舉也。』對舉曰轝。」(CBETA, C057, no. 1163, p. 5, b3)(《一切經音義》是唐朝協助玄奘大師翻譯佛經的玄應法師的著作,他的書中引用了許多從漢《說文》以下到唐朝的失傳的古老字書。)
所以從《說文》和《一切經音義》的注音,韻母都不是「ia」,也許,「魚美人」版友可以再斟酌。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補充說明,讓我的意見更清楚一點:
回覆刪除《說文》「舉,居許切」,「與,余呂切」,不是 ia 的音,而且是去聲,而不是陽平音。「舁,讀若余」,是陽平音,可是韻母並非「ia」。
如果「魚美人」版友要說上古音「與 ia5」和「也」讀音相同。那麼《論語》「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兩句的「也」和「與」你都要讀成「ia5」?
呃,不知道可不可以再提不同意見?(或是樓主覺得不宜再談就拒絕此留言吧,阿彌佗佛!)
回覆刪除一、如果樓主不是在「佛也發火」的情形下問的話。我願意繼續說明想瀍:也,學者上古擬音類laad之類的,當然這不是亂擬的,因為這樣才能解釋中古音也ia、他tha、地te、te等讀音共存的情況(我想引文章出處,不過怕樓主目前以為我是迷信權威,所以先不引了)。論語是上古文獻,所以「如果允許」白讀的話,我會將「也」讀成「啦」。如果「也」出現唐以後的文獻也我會讀ia2。)。
二、《說文》的拼音中,許、呂要讀什麼是關鍵。余,上古擬la、呂擬ra、許擬ŋhaʔ。段玉裁所注的《說文解字》中,解釋作「飯器」的「盧」字,與「筥」字並列(而盧在中古音是陽平聲。上古沒韻書只好這樣比對來比對去)(而la、ra,容易轉化成ia,前面的「也」就是一例,只是每個字ra->ia有快有慢就是了))
三、說文是上古文獻,所以裡面的注音照理說要上古音讀,看似要讀ka。為什麼說看似,因為《說文》也說洛、格同「各」音,一個是「古各」「盧各」。(在台語訓讀也有鑑讀lam的情形),一派就是認為說文的年代、各(格洛)、監(濫監)、于(余、於),都是複輔音kr或kl,反對者就說中古音或是現在漢語諸方言中那有這種事。不論如何,居許切、余呂切,就存在了kla的可能性(以上都是那些學者文章,我不知正確,不過實在找不到理由反駁)。(kla->kia->gia是一個路子,不過我看樓主一開始就從中古音下手,所以小的不敢提這個。)
三、至於gia5,我的論述重點在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過渡音,因為中古、上古就單字而言都不能「直接」讀出這種音,我想這也表示其實在開始論述以前,(我在我blog的文章也事先已經把能審查的「直接」證據審過了,但這樣講太猖狂,我想一般人不會這樣表達吧)一開始沒有表明,我不能說沒有過失,抱歉,請多海涵。
五、至於日文的ya、yo是用來旁證,而不是主論、主證據。重點還是語音流變上。
六、還有用字不能用投票的啦,教育部用字就是投票出來的,樓主覺得滿意嗎?(希望樓主不會因為氣頭上故意說:嗯,我很滿意!Orz)
七、以上所有的論述全建構在一個上古音構擬的世界,除非發明時光機,不然所謂的證明,有很大的部分都是學者互相引用來引用去的,當然我們可以大膽就一竿子打翻它,也不是不行,因為從頭到尾就是死無對證,頂多就是以書證證書,以論證論。樓主絕對有這個權力及立場去這麼作。
八、其實早些時候我就想問,《一切經音義》不知道成書在什麼年代。現在我知道了,很有參考價值。謝謝你的介紹。
九、最後,我再用王力的推論法說明。其實如果不先入為主,其實很好用的:
家:ke(台語有)-ka(台語有)-kia-gia(好像是老官話,不確定)
姑:ke(台語婆婆)-ka(婆婆另一種寫法叫大家)-kia-gia
舉:ke-ka-kia-gia(後三者方言字典都有,音調各異,卻被認為是同一字)
十、阿の……樓主那個熟語我看(聽)不懂Orz。看起來是一句負面評價。我抱歉,我主動來希望交流,而你也專文寫了文章,表視你重視版友。但不管什麼意見,我都不想引起你不悅的感覺,我也是很認真在回應你的意見呦。每個人在意的地雷不同,如有冒犯,不小心踩到,大人不計小人過,請多海涵。愚從頭到尾都沒有對你沒有怒氣,我是開心的回應,不過樓主這二篇文的內容,讓我對自己很生氣,每次一發超過五行的話,就好像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悅,行文走筆,真是欠學欠學。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前文「欠學、欠學!~自不量力,胡白講一攤,樓主請參考。」是在講我自己,樓主別誤會呦。如果造成誤會請多海涵。
回覆刪除歡迎發表意見,只要是意見交流就可。
回覆刪除語音流變上,沒有人能簽銀行本票保證兌現。
《爾雅》,《毛詩》、鄭玄、服虔、、顧野王、陸法言、朱熹、吳棫、顧炎武、江聲、戴震、段玉裁也好,大家都有錯誤的時候。
只不過,音韻學講的是文證,那個字讀那個音,不是誰學問大就說了算。
要緊的不是可能性,而是「證據」。
另外,上古音「許」、「呂」可能跟「雨」的讀音一樣,韻母是讀「ㄨㄛ」,用台羅標音是「hoo7 雨」(「陽去」音)、「hoo2 許」(也有可能是「khoo2 許」,兩者都是「陽上」音)、「loo3 呂」,(「陰去」音)。
關於從雨與互證的看法,首提者不知道是誰,我印象中第一次看到好像是從您這裡或是陳冠學先生那邊看到的。不管是誰,這個觀點是很犀利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