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孫思邈《備急千金方》:「小兒脫肛方,灸頂上旋毛中三壯,即入。又灸尾翠骨三壯。」唐朝王燾《外台秘要方》:「灸尾翠三壯,愈。」明朝王肯堂《症治準繩》:「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於胸下骨尖上灸三壯,次於脊下端尾翠骨尾上灸三壯。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方不瘥者,取尾翠骨尾上三寸骨陷中灸三壯。」
中國漢語史研究學者讀敦煌遺書,讀唐朝律令,讀古醫方,追溯漢語根源,可以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
上面引述這些醫書,雖然語言學家引《廣雅》:「臎,肥也。」《玉篇》:「臎,鳥尾上肉也。」
在台語,這就不成學問,台灣人吃雞屁股,稱為「雞尾椎」,就是《玉篇》(約西元538年):「臎,鳥尾上肉也。」「又灸尾翠骨三壯。」艾條灸一條為一壯,就是「用艾條灸尾椎骨,灸三條。」
「疳」,有時稱作「下疳」,以臉黃身瘦而肚大為「疳」,我不是醫生,彷彿中醫是認為「疳」由「肚內蛔蟲、營養不良、積食未消」等原因造成的。以前賣「鷓鴣菜」的人還提到這樣的病況,近代已少聽到。
=================
唐朝孫思邈《備急千金方》:「小兒脫肛方,灸頂上旋毛」,「頂上旋毛」台語稱為「狀 tson7」,這個音的漢字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是屬於「尚在留白狀態」的台語。小時候常有三五同學起鬨,鬧著向女同學吼「一粒狀,兩粒狀,惡嘎無人問 tsit-liap-tson7, lon7-xiap-tson7, ook-kah-bo5-lang5-bon7」,常把小女孩氣哭了。
哈囉,你好。我興趣是研究台語正字,發現你的理念與我類似,希望能與汝交流。
回覆刪除歡迎光臨,請多發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