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觀智的開展---早期佛典與烏巴慶、葛印卡內觀法門的比較研究(1)

IMG_0080

本文發表於《福嚴佛學研究》第六期175-192頁,2011年四月出版,

感謝無著比丘與施郁芬博士應允讓此文在本版貼出。

本文原為英文<The Development of Insight—A Study of the U Ba Khin Vipassan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 N. Goenka in Comparison with Insight Teachings in the Early Discourses>,原文請參考《福嚴佛學研究》第六期151-174頁,或: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5/development-of-insighta-study-of-u-ba.html

觀智的開展---早期佛典與烏巴慶、葛印卡內觀法門的比較研究

無著比丘 著

施郁芬 中譯

I. 簡介

本文探討現代上座部(Theravāda )禪修法門,如何實踐早期經典中所描述的觀智(insight)要項。為了具體說明這類實踐的方式,我舉緬甸在家的禪修老師烏巴慶(1899-1971)所傳,他的印度學生葛印卡(1924)所教的內觀(vipassanā )法門為例。這是現今上座部內觀法門中,看來最廣為弘傳的一種。我的研究依下列主題進行:

II.1「止與觀」檢視止(samatha)與觀(vipassanā)的關係。

II.2「葛印卡所教的內觀禪修」提供這種內觀實踐方式的一個簡要概說。

III.1「緣起的意義」概述了對於緣起(paṭicca samuppāda )的不同解釋。

III.2「緣起中的行」探討葛印卡常提到的「去除過去諸行(saṅkhāras)」。

IV.1「四念住之間的關係」審查念住修行的這四個面向是如何地彼此關聯。

IV.2「觀受與四念住」闡明受隨觀可以用來發展四念住(satipaṭṭhānas)。

V.1「三共相」檢視經典中洞見無常的觀智如何導向洞見另二個共相。

V.2「全然覺悟」審視受隨觀與佛陀二大弟子舍利弗和目揵連獲得全然覺悟的關係。

II.1 止與觀

在不同的覺悟(awakening)階段所需的專注程度(止),是引起當代廣泛注意的一個主題[1]。由於我在別處[2]已討論過這個主題,因此在本文中我僅簡要提出我認為的兩個核心論點。

根據經典中的標準定義,一來者(once-returner)之所以這麼稱呼,就是因為他們會回到「這個世界」,亦即欲界[3]。如果所有的一來者都已精於獲得禪那,他們將會再生於更高的天界:色界或無色界,而非回到這個世界。這將使得「一來者」這個概念變得多餘了,因為如此則沒有任何一來者會回到這個世界。這給我們的印象即是,從早期經典的觀點來看,獲得頭兩個階段的覺悟,並不需要精於得到禪那。

然而,禪那的修習在經典中頗受注重,經典中從各個不同角度提及它的必要性。這顯示了,獲得禪那在解脫之道上是重要的一環。事實上,八正道之一的正定(sammā samādhi),其標準的定義就列出了四個禪那。因此,如果說這種深度的定甚至與較高階段的覺悟都完全無關,顯然不恰當。事實上,經典中指出不還者(non-returner)已經完成了定的修習[4],和一來者不同。此即建議,修定精熟到獲得禪那,是不還果及全然覺悟的必要條件。

總結而言,早期經典提供的觀點似乎是,較低階段的兩個覺悟,亦即預流果(stream-entry)和一來果,是可以由那些尚未得禪那的人所證得,但較高階段的兩個覺悟看來必須要有這種精熟的禪定[5]

II.2 葛印卡所教的內觀禪修

就止與觀的關係而言,葛印卡所教的禪修傳承是基於止(tranquillity)而漸進於觀(insight)的修法。十日禪修課程的前三天是修出入息念,以建立心理安定的基礎。接著六天則致力於內觀禪修(insight meditation)。最後一天則著重在慈心觀(mettā)的修習。

修觀的實際方法是基於逐漸及系統化的掃描身體,藉以發展對於感受( vedanā)[6]的清楚覺知。這種方式的受隨觀 (vedanānupassanā)能夠覺知到全身愈來愈細微的感受,最後發生身體堅實感的全然消融( bhaga),取而代之的是体驗到身體為一團不斷變化的波動。在進階禪修者所參加的長期課程中,這種系統化的掃瞄身體進展為比較靜態和被動接納式的觀察,也包括對於心識之流(稱為「有分心」(bhavaṅga-citta) 的覺知。

藉由投入時間修習出入息念,以之為工具來建立專注一心的基礎,葛印卡所教的內觀傳承視正式修止(tranquility)為修觀(insight)的必要基礎。在長期課程中,則鼓勵禪修者修定到初禪( jhāna)。不過,對於獲得較低兩個階段的覺悟,亦即預流果和一來果而言,則認為近行定( upacāra samādhi)這樣的基礎已經足夠。因此,對於那些還未達到一來果的人,並不建議他們嘗試進展到更高階段的禪那;這是因為在此之前,獲得解脫的觀智應該是最優先重要的。因此,只有在成就一來果之後,更高階禪那的修止才於焉展開。

從一開始的觀察呼吸所產生的感受,到全面地觀全身的感受,這樣地從止到觀的轉換,在葛印卡所教的內觀法中是逐步發生的。有架構地系統化掃描身體,有助於禪修者避免分心,也讓心的專注力能夠繼續增長,即使是到了主要致力於生起無常(隨)觀智的階段。

然而,逐步掃瞄身體的修法是在各種感官經驗的領域(realm)裡運作,其目的在於開發洞見三共相的觀智。因此,它很清楚是屬於現代禪修傳承所稱的內觀(vipassanā[7])。

葛印卡所教的內觀法,修練到最後的禪修方式是,讓觀智在被動而接受性的心中展開。在這個階段,心中五蓋不起,並且已經很穩固地建立在當下、對於感受的無常本質的覺知上,此時已經不再需要藉助系統化掃描身體了。


[1] 我必須向Bhikkhu Bodhi、Bhikkhu Brahmāli、Giuliana Martini以及Tzungkuen Wen(溫宗堃)致謝,他們或評論本文初稿或給予有益的指示。無庸贅言,我對於本文負完全責任。對於此主題的最近文獻可見於,例如:Bodhi 2002;Bodhi 2007; Brahmāli 2007;Wen 2009。

[2] Anālayo 2003: 67–91.

[3] 例: MN 34 at MN I 226,25指出「一來果將於再一次回到這個世間[後],究竟苦邊」,sakadāgāmino sakid eva imaṃ lokaṃ āgantvā duk­khass 'antaṃ karissanti; 在對應的 SĀ 1248 at T 2, 342b26裡,有類似的說法:斯陀含, 一來此世, 究竟苦邊.

[4] 根據AN 3.86 at AN I 233,22,圓滿了戒及定,但尚未圓滿慧的修行者,摧毀了五下分結,sīlesu pa­ri­pūrakārī hoti samādhismiṃ pari­pūrakārī paññāya mattaso kārī ... so pañcannaṃ oram­bhā­gi­yānaṃ saṃyojanānaṃ parikkhayā在SĀ 821 at T 2, 210c27裡有類似規定: 比丘重於戒, 戒增上, 重於定, 定增上, 不重於慧, 慧不增上 ... 斷五下分結。兩個版本也都舉一位阿羅漢(已經圓滿慧了)為例。這清楚顯示,——不好意思與Wen 2009: 87f意見不同,——此規定中的「圓滿定」意指實際得到,圓滿此先決條件而達到不還果,而非僅是一種傾向,所謂不還果在得到果位後將易於發展定。如果真是如此,那麼說到阿羅漢時就可做結論說,同樣地,他們只是有潛力圓滿慧,而不須已經完成慧的修習以成為阿羅漢。事實上,這麼解釋的話,甚至阿羅漢也不須圓滿戒,只是有潛力發展戒,這個結論將和早期經文中阿羅漢戒圓滿的說法直接相反。 在檢閱其他段落例如AN 4.163 at AN II 150,28 裡描述的四種修行 時,AN 3.86的規定也應放在心上。這裡所描述的兩種修行模式並不見得代表該禪修者從未體驗禪那( jhāna),因為這裡可能只是要指出,禪那並非這個禪修者發展觀智的目標。

[5] 然而,必須要說的是,經典中看待止和觀的方式,主要在於兩者之間密切相關,同為進展到覺悟的必要特質,而不在於修內觀( vi­passanā)需要多少止( vi­passanā),詳見Anālayo 2006/2010a.

[6] 關於烏巴慶( U Ba Khin)的資料,參照 Kornfield 1977/1993: 235–255; Solé-Leris 1992: 136–152; 和 Gruber 1999: 45–60.

[7] 止( samatha)這個字在現代用來代表,最後忽略所有感官經驗以發展專一體驗的一種修行模式。參照 Anālayo 2006/2010a: 108. 有一個實例說明這個基本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