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II〉--1

ap_20070320022639762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II〉

原著:Analayo無著法師 蘇錦坤 譯

本文引自《福嚴佛學研究》第43期,23-42頁。原期刊載有中文全文,此處省略<參考書目>,請參考原文。本文原為英文,請參考‘Some Pali Discours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Chinese Parallel, Part two ’,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2 (2005) page 93-105, London, UK.)。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2) ──藉助四阿含解讀巴利經典

【譯者前言】

本文原文為英文,題目為〈藉助中文對應經典來解讀部分巴利經典 (2)〉(Some Pali Discours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Chinese Parallel, Part Two’),發表於《佛學研究期刊》(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2, (2005), page 93-105),與無著比丘討論後,中文題目改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文中分段小標題為譯者所加,原註為每頁下方的註釋,譯註為*號附於本文文末。

*************************************************************

本篇論文為前一篇論文的後續部份,我曾檢視以漢譯四阿含作為巴利經典矯正的與補充的資料的可行性,將我的發現發表於上一期的《佛學研究期刊》[1]。在上一篇文章的例子都是取自《中部尼柯耶》的第一品〈根本五十經〉(Mulapannasa),本篇文章將以《中部尼柯耶》的其他經文為例來探討這個議題。

將巴利經文與對應的漢譯四阿含經典比對閱讀時,常會發現令人印象深刻的一致性,甚至連相當微細的細節也相同。這樣密切的相同程度,證實了早期經典的口誦傳承對逐字忠實傳誦的重視。在這方面,早期佛教的口誦傳承在一般的口述文學形成一個獨特的類別,口述文學一般的原則是相當自由的即興演出,在非洲或中古歐洲的背景下,對話式的朗誦表演型態要求演員創意與即興的演出。演員的任務是以最具娛樂效果的方式將故事呈現給觀眾,如此,這種口述文學的形態是每次傳誦都是再創作。相反地,早期佛教口誦傳統的目的是為了保存神聖的材料,此處自由的即興創作是不合適的。而且,早期經典不只是公開的、有時也是僧團私下的背誦,時常是由多位誦經者一齊背誦,也無法自由地即興發揮。[2]

早期佛教口誦傳統跟隨吠陀文獻口誦傳承的傳統,同樣地對逐字忠實傳誦非常重視,不過與婆羅門傳誦者不同,佛教僧侶的傳誦者並不是每一個自幼就接受背誦經文的訓練。[3]如此,即使口誦傳承有將巨大數量的資料傳承給後世的鉅大功勞,註定在口耳相傳會發生的失誤也影響到巴利經典,這樣的錯誤,包括資料所在的位置改變了,甚至把資料遺漏了。因為在口誦的過程,有時候需要解說,這就可能發生原本是註解性質的資料,反過來影響了經文,甚至成為經文的一部分。


©2005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007 Chinese translation is made by arrangement with Equinox Publishing Lt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07 by ken Su.

All right reserved.

[1] 《佛教研究期刊》22.1, (2005), 1-14. 中文翻譯發表於《正觀雜誌》42期,115-134頁。

[2] M. Allon, Style and Function (Tokyo, 1997), p. 366.

[3] O. von Hinüber, Der Beginn der Schrift und frühe Schriftlichkeit in Indien (Mainz, 1989), p. 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