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雜阿含1164經》---彼岸道品, 兩邊 3

P1010396

1. 二邊:《經集,小義釋》:[觸是一端、觸集是一端;過去是一端、未來是一端;樂受是一端、苦受是一端;名是一端、色是一端;六內入處是一端、六外入處是一端;有身是一端,有身之集是一端。]首列之觸、觸集,在北傳為世尊所說,差異為南傳有名色兩端,北傳有[有、集]兩端。

《增支部6.61經》:「

觸是一邊,觸之集是第二邊,觸之滅是中,渴愛是縫。

過去是一邊,未來是第二邊,現在是中,渴愛是縫。

樂受是一邊,苦受是第二邊,不苦不樂受是中,渴愛是縫。

名是一邊,色是第二邊,識是中,渴愛是縫。

六內處是一邊,六外處是第二邊,識是中,渴愛是縫。

薩迦耶是一邊,薩迦耶之集是第二邊,薩迦耶之滅是中,渴愛是縫。」

《中阿含211大拘絺羅經》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爾時尊者舍黎子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尊者大拘絺羅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尊者舍黎子語曰:「賢者拘絺羅,欲有所問,聽我問耶?」尊者大拘絺羅白曰:「尊者舍黎子,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尊者舍黎子問曰:「賢者拘絺羅,不善者說不善,不善根者說不善根。何者不善?何者不善根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身惡行,口、意惡行,是不善也。貪、恚、癡,是不善根也。是謂不善,是謂不善根。」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善者說善,善根者說善根。何者為善?何者善根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身妙行,口、意妙行,是善也。不貪、不恚、不癡,是善根也。是謂為善,是謂善根。」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者說智慧,何者智慧?」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如是故說智慧,知何等耶?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如是故說智慧。」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識者說識。何者識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識識是故說識。識何等耶?識色、識聲、香、味、觸、法。識識是故說識。」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及識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知者汝以何等知?」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者我以智慧知。」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有何義?有何勝?有何功德?」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智慧者有厭義、無欲義、見如真義。」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正見?」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苦如真,知苦習、滅、道如真者,是謂正見。」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幾因幾緣生正見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二因二緣而生正見。云何為二?一者從他聞,二者內自思惟。是謂二因二緣而生正見。」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慧解脫功德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五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慧解脫功德。云何為五?一者真諦所攝,二者戒所攝,三者博聞所攝,四者止所攝,五者觀所攝。是謂有五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慧解脫功德。」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生當來有?」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愚癡凡夫無知、不多聞,無明所覆,愛結所繫;不見善知識,不知聖法,不御聖法;是謂生當來有。」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不生當來有?」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若無明已盡,明已生者,必盡苦也。是謂不生於當來有。」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節錄<<阿含部T1>>p.790.2 ~ p.792.2)

解釋「《雜阿含1164經》『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毘曇部T27>>p.44.2 ~ p.45.3)問:「何故此中智後說識?」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此是經論舊法』,謂契經說:『尊者摩訶俱瑟恥羅(案,摩訶拘絺羅)往詣尊者舍利子所,先問:「智者何故名智?」後問:「識者何故名識?」舍利子言:「能知故名智,能了故名識。」』《品類足論》先說所知,後說所識;先說智門,後說識門。達磨難提亦作是說:『若於是處有智識轉,當知必有勝事成辦。』故此亦於智後說識。有說:『俱是根本法故,謂一切清淨品中智為根本,一切雜染品中識為根本。清淨品勝是故前說。』有說:『俱是所依趣故。如契經說:「應依趣智不依趣識」』。」

如世尊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評曰:「隨有經證,或無經證,然決定有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謂瑜伽師,於修觀位起此行相,故此中說。」問:「亦有空行相,能緣一切法。此中何故不說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非我行相其義決定,是故偏說。謂空行相義不決定,以一切法有義故,空約他性故。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非我行相無不決定。以約自他俱無我故。」由此尊者世友說言:「我不定說諸法皆空,定說一切法皆無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