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地圖會說話》
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6416656
Jun 20 Sun 2010 17:40
有效的論證邏輯應該是這樣的:先證明證據 A 正確,再由正確的 A 支持理論 X。
不過,有些人卻反其道而行。他們相信理論 Y 是成立的,而證據 B 既然支持理論 Y,那麼 B 就是正確的。
假如我們經過嚴格的檢驗,發現證據 B 並不正確。他們的反應通常是:「你看,證據 C 也支持理論 Y 呀,可見 B 不會錯。」假如我們又證明證據 C 也不正確。他們很快就會搬出救兵:「你看,證據 D 還是支持理論 Y,那麼 B 與 C 怎麼會錯呢?」
更糟的是,如果理論 Y 對抗的是理論 Z,他們馬上就會懷疑我們是理論 Z 的擁護者。倘若理論 Z 有問題,那麼我們對於證據 B、C 的嚴格檢驗就變成不可信了。
於是,不正確的 B 與 C 被許多人捍衛著。
上述符號,可代入任何事物。如果您還是覺得很抽象,不妨試試看下列的例子:
證據 B:荷蘭統治臺灣時,已有二、三十萬平埔族。
證據 C:1730 年,60 萬平埔族歸附清國。
證據 D:林媽利的結論。
理論 Y:臺灣人是平埔族的子孫。
理論 Z:臺灣人是炎黃子孫。
事實上,就算 D 是對的,也不能改變 B、C 不正確的事實。而嚴格檢驗 B、C,並不等於擁護 Z。
平埔血統論的出現,很明顯是為了對抗炎黃子孫論。後者宣稱:「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所以大家都是中國人。」有些人為了駁斥這個理論,採取的策略是證明臺灣人不是炎黃子孫。而讓這個策略成功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將臺灣人的血統與南島原住民連接起來。然而,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大量複製炎黃子孫論者的慣用伎倆:捏造證據、歪曲史料。如果炎黃子孫論本身破綻百出,那麼用同樣手法操作出來的論述,就不會破綻百出嗎?而且,用相同手法建立對抗的論述,只不過是雙雙淪為種族主義的同路人。
我們應該做的,是徹底揚棄以血統建構國族的手段。我們追求政治自決,是為了捍衛共同的民主、自由、人權信念。
我之所以跳出來終結流言,是因為這些流言已經在三個層面上產生惡質的影響。
首先,許多粗製濫造的東西,都被貼上「臺灣史」的標籤。這已導致「臺灣史」這塊招牌在學術圈裡蒙上陰影,使臺灣史研究的正常發展受到負面影響。
再者,平埔血統論嚴重打擊平埔族復名運動。二次戰後,平埔族的民族身分遭到政府剝奪,被迫隱身於漢人當中。然而,許多平埔族人並未忘記他們的身分,持續要求政府回復他們的民族身分。他們的訴求遭到政府百般阻撓。政府的藉口之一,正是平埔血統論者最愛宣稱的:「由於血統融入漢人當中,平埔族已成為歷史名詞,不復存在。」
此外,以血統論來建構臺灣的政治自決論述,將導致臺灣的主體性建立在極為脆弱且遭人唾棄的種族主義基礎之上。若不趕快放棄這樣的手段,臺灣的政治自決論述必定走進死胡同。
反應與回響
#2 慕容理深 於 2010/06/20 20:49
血統論式的國族建構是十九世紀歐洲的產物,但在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不適用,否則歐洲各國足球隊就不會有黑人存在。美洲國家更個個是反例。在跟美國過從甚密的台灣,血統論早就該被丟到垃圾桶。反「炎黃子孫論」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擣黃龍,從其論述內容與產生背景去解構它。台派毋須把時間浪費在經營無效的「平埔血統論」,而該直接去讀沈松僑的〈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Frank Dikötter的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等著作。況且,為了對抗創造於二十世紀初的「炎黃子孫論」而建立的同結構反論述也未必對付得了費孝通在1980年代為中國打造的「多元一體」論。對付「多元一體論」不難,秘訣就在版主所講的「民主、自由、人權信念」。
#3 路人 於 2010/06/20 21:41
贊同 慕容理深+1
台灣是個多數移民為主的國家~與其強調血統,
倒不如弄大鎔爐多元文化 像是越來越多的外籍新娘,讓小朋友去認識印尼還是越南 中國等文化建立屬於自我價值認同,進而形塑出移民社會的自我國家認同
#4 Passerby 於 2010/06/20 21:53
平埔族血緣論可是被自由時報論壇和大話新聞(有意無意地)宣導的主張,和這兩派支持者槓上恐怕不是輕鬆愉快的事.
#5 壞影響 於 2010/06/20 21:55
真是好的不學 學壞的
不學美國 反倒學起中國搞民族主義 血統國族
#6 cucc 於 2010/06/20 23:27
推薦作者這一句:
我們追求政治自決,是為了捍衛共同的民主、自由、人權信念。
#7 dolphin 於 2010/06/21 00:24
版主真是委屈了,不過責難總是難以避免的
就我看來,越多的討論提出,越能讓這個議題凸顯,也未嘗不是好事,就這個角度我也不覺得要苛責沈博士,畢竟在之前,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台灣人都還相信自己是炎黃子孫
另外,『政府的藉口之一,正是平埔血統論者最愛宣稱的:「由於血統融入漢人當中,平埔族已成為歷史名詞,不復存在。」』這該怪的是政府吧!即便所有台灣人都是平埔族的後代,也不能做為平埔族正名的藉口吧!
Richter 於 2010/06/21 04:01 回覆
- 1) 平埔族沒有正名的問題,只有獲得原住民身分的問題。
2) 原住民身分是主流族群給予少數族群的保障或補償。
3) 愈被認為是主流族群的一部分,平埔族獲得原住民身分的機會愈渺茫。
ps. 誰委屈?苛責誰?討論事情只管證據對不對,邏輯通不通。不對的就是不對。
#9 eslite12 於 2010/06/21 06:00
其實民族主義最早甚至與血統無關(可見Abbe Sieyes在法國大革命時所寫的文章),會扯上血統跟十九世紀以後社會科學初興時的不成熟有關,而我真的看不出來為什麼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共和國須要像沈建德那樣搞.
#10 francais 於 2010/06/21 06:14
贊同 慕容理深+1。
但我認為平埔血統論的出現,未必一定是為了對抗炎黃子孫論;就像是之前網友提的十代有1024位直系血親,其中至少有一個(0.098%)是平埔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承認這個可能性,未必是要對抗什麼。
比如,若有一位中國裔的馬來西亞人表示:「我有混到當地的基因。」有人會說他是在對抗炎黃子孫論嗎?
或者說,認同血液中0.098%的成份,是真的在對抗炎黃子孫論,但這個炎黃子孫論也不是版主所言的:對抗當下中國的國家認同,而是要對抗台灣歷史上漢族對平埔族的壓迫,至少是對逝去文化的一種同情。這些都有關對抗,卻無關國家認同。
此外,纏足相關技術也不一定要為「母傳女」,也可以是「祖傳女」、「姑傳姪」,用纏足來推測女系之純鶴佬並不一定會成立;更甚,連信仰都可以學習,纏足沒理由學習不來吧?詹素娟文中不也提出一樣的質疑?
至於通婚率,應該先承認平埔族的習性也是多樣的,伊能嘉矩、鮑梅立所見證的,也許就是屬於認同較內聚的部落,其他部落可能通婚得很嚴重,以致於他們被問起時,回答為漢人。但應不能用伊、鮑對少許內聚性部落之採訪,來推論全面的「漢番通婚低」。
至於平埔族復名運動,我認為也不該純由血統下手,「更」應該考量的是文化性能力,以免落入另一版本平埔血統論的危機。
Richter 於 2010/06/21 06:29 回覆
"對抗台灣歷史上漢族對平埔族的壓迫,至少是對逝去文化的一種同情",這並不需要"認同血液中0.098%的成份"也能辦到呀。否則,不又"落入另一版本平埔血統論的危機"?
過去平埔族與漢人鮮少通婚的現象,並不是只有伊能嘉矩、鮑梅立提出來喔。相關研究多的是,屏東的、埔里的、花蓮的,到處都是這樣。事實上,過去又何止平埔族與漢人鮮少通婚?就算是福佬人與客家人之間,過去的通婚情況也不普遍。這些都有相關研究。
#11 francais 於 2010/06/21 07:15
十代中曾經混過一次血,不一定要很高的通婚率才能達成,問題在「鮮少」通婚是有多「鮮少」?十代(應該是1534位直系血親才對)表示有767次直系血親的婚姻,鮮少到0.13%的通婚率即可達成混血。
其實,"認同血液中0.065%的成份的可能"與"否認血液中0.065%成份的可能"都落入相同的平埔血統論的危機,就跟「對黑人不好」與「對白人特別好」都是種族主義的道理是一樣的。
版主所言甚是:「"對抗台灣歷史上漢族對平埔族的壓迫,至少是對逝去文化的一種同情",這並不需要"認同血液中0.098%的成份"也能辦到呀。」不過,由於這種態度,而不再否認那0.13%通婚率的可能性,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苛責的。
Richter於 2010/06/21 08:14 回覆
真的很納悶,我到底何時說過臺灣人沒有平埔血統了?我說的是跨族通婚不像謠傳的那麼普遍吧?
難道像這篇文章提到的,嚴格檢驗證據B,就是擁護Z?
#12 eslite12 於 2010/06/21 08:25
我想樓上應該完全誤解板主的用意了.
研究台灣人的平埔血統,是一個自然科學問題,像林媽利醫師這些研究者在早年政府並不熱衷的狀況下,投入不少心力去研究,其成果可以討論,而其用心當然是認同台灣這塊土地的人可以肯定的.
但是族群的辨識本身是社會科學甚至是法律的問題,而這兩者本身又不相等.板主在說明的是,從舊文書所留下的統計來看,台灣人的平埔血統完全不若沈建德等人的偽科學所主張的高,這是要認清我們自己的歷史.
更何況台灣人該洗刷的,並不是中國人的血統,並不是否認所謂的"唐山認同"在台灣歷史曾有的影響,而是那種來自中國的保守的反動的迂腐的不科學的中華文化,那該有的是台灣維新,而不是竄改歷史.而這點看來,沈建德恐怕很中國!
#13 Lim 於 2010/06/21 08:45
to Francsaia:
1534位這數據怎麼來的?
我之前沒說的太清楚,10代的直系祖先共是3046位,
但每一代的血緣係來自上一代的父母2個人,
所以如果上推到祖公來台那一代的祖先是10代,
考慮的僅需是那一代的1024位有無平埔血統,
而後9代的血緣並不脫此1024位,
而為什麼只推到那一代,是因為討論的對象是"台灣"平埔族,
是故我們假設漢人祖先在中國原鄉遇不到平埔族做婚配,
若是討論越族或畲族,就要再繼續上溯很多代
#14 毛毛牙 於 2010/06/21 08:56
贊成,血統論只要留在學術研究層面就好,現代國家不需要血統,而是認同。
#15 Lim 於 2010/06/21 09:18
to 版主:
福佬人和客家人的通婚率我蠻有興趣的,
但我覺得這可能要考量到"客家"是如何定義的,
如果客家是指還具有客家認同的四縣、海陸、饒平、大埔...
講客語、不纏足、保留文化特徵...那可能的確是不常通婚,
但若像我的家族這樣,漳州平和縣客底,來台前早就Holo化,
除了神主牌以外看不出半點"客"(而這客式神主牌20年前早也換掉了),
曾祖和高祖是以閩南話漳州文讀音讀經中秀才,
家族口語講偏漳腔還有[dz]的中部內埔腔Holo話,
沒半點客家認同,移民來台後也和漳州閩南人集體行動,以Holo自居
至少來台五代都和Holo通婚,而且因為客家認同之不存,
這通婚也不可能變成任何研究的通婚率統計數據,
而這同化現象在漳州府南部數縣可能是廣泛存在的,
只是在原鄉可能當地人都知道哪些個聚落是客底Holo化,
但移民來台洗了牌之後再也沒人知道,
附帶一提的是,當年我外公提親看到我家的神主牌後,
還真的有考慮過要解除婚約,
對"疑似"客家尚且如此,
也對應到版主的"平埔--漢人通婚率沒有想像的高"
#16 Tiberlius 於 2010/06/21 09:20
讚同慕容兄所言的,對抗炎黃子孫論最好的並不是採取另一個民族神話去對抗,而應該站在站主講的「民主、自由、人權」的立場,最後的目標是如同許多自殖民地獨立的「主權自決」的理論上,而不是建構在純粹種族的對抗高度。
一個謊話怎能用另外一個想像去對抗勒?
#17 francais 於 2010/06/21 09:33
抱歉,版主那麼辛苦在破除流言,我卻在這裏製造流言,真是不應該,我應該先去把沈建德等人的偽科學了解一下,知道版主攻擊為何,再來這邊留言才是。
我的確算錯了,Lim算的才對(啊,第二個流言),2046位,不該考慮之後的後代。那我所言的通婚率又該如何計算呢?我之前的算法一定是錯的。(歹勢,偽科學了)
問題是,如果我們擺脫血緣與國族建構的關係,那討論通婚「鮮不鮮少」,好像也沒有必要了,只能用來指出「偽科學」偽在何處,跟攻擊「把血緣與國族建構綁在一起」無關了。
以許良彬之台銀版或者不知何來之所謂原奏摺來看...
回覆刪除1. 地南北延裘二千餘里...越數里方有一社,
以台灣地圖來看,台灣實際南北延長近350公里,可約略得知其一公里約等於5里,而台灣地形圖來看,西部平原與丘陵地之廊帶至少20公里,也就是近100 里,而其所謂越數里方有一社,若假設平均5里一社,也就是一公里一社 則 至少有近 350 * 20 = 7000 社也。
也就是說 這裏所稱之社非初歸化所謂之"番社",而是接近自然聚落之村也。
2. 如果說新舊歸化不下二、三萬是指人口,假設取有五萬番人口, 則若以每社少亦不下數十人,取50人來算,
則 5萬人 / 50人一社 = 最多也只有 1000 "社" 之自然聚落...
所以說,這戶口二、三萬要硬說成 人口,其不無問題!!
請回去閱讀《地圖會說話》原貼文,該貼文附上奏摺的檔案圖樣,他不是依許良彬之台銀版立論。
回覆刪除由此可見,當時清國在鳳山縣大約控制 6000 個原住民,在諸羅縣大約控制 7500 個原住民。(康熙年間的行政區劃請參考此圖) 到了 1716 年時,山豬毛 10 社 (今三地門) 1385 人以及岸裡 5 社 (拍宰海族) 3368 人歸附清國 [7]。此時清國控制的原住民人口估計為 18253 人。
......
由此可見,1730 年清國控制的原住民約為 3 萬多人,不是 60 萬人。而 1765 年清國統計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合計 666380 人 [12]。以上,就是 18 世紀時臺灣人口的概況。
1. 沈建德認為清初康熙年間平埔族人口是六十萬,《地圖會說話》版主認為平埔族人口是三萬,如果你只提是五萬,你算是在《地圖會說話》這一邊,等於白講(從行文口氣,你向是不贊成《地圖會說話》)。
2. 《地圖會說話》認為台灣平埔社的數量,應該在數千社,而不是兩三萬社,如以兩千社來計算,每社平均三十人,不過六萬人,沈建德的血統論的估算還是錯,你認為呢?
有人最近叫囂了一大堆終結論,由於回應的機制只方便他的同路人,閹豬刀就藉此回應那廝幾句話如下:
回覆刪除圖片中那張大眾困難看到的所謂原件http://pic.pimg.tw/richter/c297741e2ee0cf740dc3200cfb553d91.jpg敢發誓不是偽造的嗎?
大眾可以任意瀏覽的國家資料庫裡的http://dblink.ncl.edu.tw/taiwan/content/ImageView.asp?ImageName=../Database/Pictures/0300/30030079.gif 是台獨造假的嗎?
洋洋灑灑一大堆,真的是個人而不是團隊的集体創作嗎?只是眼角約略掃過,通篇也只是大膽的揣測和自以為是的推論.
所提示的資料是真是假,除了極少數專業學者有時間和能力及經費去搜集去核對去判別外,對絕大部份的瀏覽者而言是不具任何義意的.所以只能任由版主發揮.可是很不幸的是,版主特地挑出雍正時期許良彬奏摺來污衊台獨造假,所宣稱的:”有段被流言刪節”郤是版主最大的人格疑點.
滿清官方,萬萬沒想到幾百年後台灣會有很多人要擺脫二千年內發生十四次人口過半殺的中國文化,所以在例報台灣人口,含混地把有入籍納稅的民和不薙髮留辮的番一体統計,造成研究者沒有肯定的數據可以瞭解清初統治下的人口是民多還是番多的困擾,除了許良彬奏摺那一點蛛絲馬?,可以讓後世台灣人直接推翻中國人所宣稱的乾隆年間百萬大移民的謊言外,其他都是間接的,於是污衊台獨刪節奏摺的淌言大論就渭為擁統集團的首要目標.
台灣反統人士據以提出的許良彬奏,可以公開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文獻叢刊資料庫的
http://dblink.ncl.edu.tw/taiwan/Content/content.asp?bookno=300&chptno=82看到全文.
這是鄭喜夫先生1957年後在台灣銀行研究室任職所整理出來的”台灣文獻叢刊第三百種「雍正硃批奏摺選輯」中的第七十七件.
他在弁言http://dblink.ncl.edu.tw/taiwan/Content/content.asp?bookno=300&chptno=0中聲明:原文照抄,只加註標點符號和更正明顯的錯字.
此鉛印本出版於蔣家氣焰萬丈的1972年,.以大中國心喜孜孜地考証其澎湖祖墳的作者,大概還沒那個膽量和意願為了有利三十幾年後的台獨而偷改此奏摺吧!
這件鉛印版的奏摺全文如下:
署福建水師提督南澳總兵官許良彬請設立巡檢摺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四日(一七三○、七、八),署理福建水師提督印務南澳總兵官臣許良彬謹奏:為請設立巡檢,以約束番民事。
竊臺灣處閩東服,為全閩海表藩籬,與內地七省水道相通;南北延袤二千餘里。其番社新舊歸化戶口不下二、三萬社,每社男婦老幼多至一、二百人,少亦不下數十人;隔越數里,方有一社,地方遼闊,最易藏姦。向無專設授職之土方董理鈐制,惟有正、副酋長,號為土官,實不過一社之頭目,仍一番民而已,是以不能約束;雖分屬四邑,然縣令但司催科,亦不過問之管事,其餘悉莫稽察,以致番民往往生事。臣按雲貴、川廣土府有世襲之土司,今臺灣既入版圖,久設漢官,固無庸議及改土設流,而社多番稠,必於彼處按其社之聯絡處所,或數十社分設一土巡檢司,使鈐束教導、稽察防閑,俾已附之番咸知聖朝教澤,未附之番亦皆感奮招徠。至於巡檢職守,令擇大社中才幹篤厚之酋長為之,給與號紙,與以頂帶,如雲貴土司之例;各守其地,管轄各社酋長。一應番民行止,惟巡檢是責;徵糧輸課皆出其手,毋使漢官衙役入鄉漁獵。汰其社之漢人管事,以免剋剝。倘有遊棍到彼勒索,與夫姦匪藏匿於彼,均許土司一一報縣,其各土司仍聽該縣管轄。則土司自不能放縱,一有事故斥革,則請拔舊管之酋長繼之;敢有不職,仍聽申揭府、道詳參另選,庶各社俱有節制,番民不敢妄為矣!
再金門鎮地方,有明季廢城,登埤一望,內外洋面帆檣往來瞭然在目,官兵屯駐其間,實居形勝。自光復設鎮以來,不復駐劄於此,只圖苟安,就於港內後浦地方暫駐,相沿至今。查廈城現已屯兵,則金、廈自當如一,但金城頹廢日久,必加砌土石、起蓋樓垣,並將官兵衙署、營房添造完整,方可移駐。倘蒙俞允,其應撥帑項,應行文員估計請旨舉行。臣前署金門,深察形勢,洞徹底裏。謹抒末議,仰惟聖明採擇,敕部議覆施行。至於全閩水師尚有應行添撥、改調之處,容臣次第咨呈督臣轉請,合併聲明。伏乞皇上睿鑑。謹奏。
其中被沈建德先生首先引用來推論改番為民約60萬的就是第二段的”””其番社新舊歸化戶口不下二、三萬社,每社男婦老幼多至一、二百人,少亦不下數十人;”””這幾句
這幾句由前後銜接的語氣既通順又流暢.是中國士人標準的修詞造句,反觀版主出示一張非經故?博物院特許就無緣得見的所謂原件相片,裡面這句:”其番社新舊歸化內附戶口不下貳參萬社各種圍莿竹中植果木蓊鬱居室處焉每社男婦老幼多至壹貳百人少亦不外數拾眾” 就算加註版主私心自用的標點符號為:”其番社新舊歸化內附戶口不下貳參萬,社各種圍莿竹,中植果木蓊鬱,居室處焉,每社男婦老幼多至壹貳百人,少亦不外數拾眾”網友不覺得”社各種圍莿竹,中植果木蓊鬱,居室處焉”語氣拗勃,是硬生生的插入嗎?
最重要的一點是:此奏摺的主体是向皇帝報告台灣的軍情治安,不是介紹台灣的風土景物,完全沒必要硬生生地插入這句十足詩文語氣的詞藻:”社各種圍莿竹中植果木蓊鬱居室處焉”.多了這一句,既達不到強調治安嚴峻的用意,反而讓要求增加治安人員的前後語氣顯得突兀不順.古時後的師爺也許不懂幾何代數,但修詞造句絕對可以在聯考拿最高分,像這種劃蛇添足的多此一句,只給這個原件照片增添真假的疑問.
台獨沒有節刪許良彬奏摺,這可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所發行的:台灣文獻叢刊資料庫檢索到全文(宋楚瑜致贈清華大學的禮物即是該套光碟),且透過網際既公開又公正的呈現在全世界人眼前.反而版主這件語氣十足拗口的原件圖片,要透過什麼單位才拿得到?有多少人可以看到原件証實這張圖片是真的?
為了向國際交涉釣魚台還會有假造的聖旨出現,為了反擊台獨的論點還有什麼可以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