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坐冷板凳精神

P1030478

以下引自部落格<劉茂華時評雜文>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blog.china.com.cn/art/show.do?dn=liumaohua&id=1324796&agMode=1&com.trs.idm.gSessionId=A6CEF8A146DE3B22371E4D485FCBBED5

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坐冷板凳精神

諾貝爾獎是國人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這個話題也算得上是常說常新了。今年的諾貝爾獎正在陸續公佈,我注意到部分獲獎者在獲獎後接受媒體採訪的一些話。
   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在斯德哥爾摩宣佈獲獎者名單,布萊克本稍後在她所處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舉行新聞發佈會。她說:「得諾貝爾獎是件不錯的事情,它能使世界更關注科學,但也僅僅是科學更容易被人識別的外部象徵而已,並不能真正代表科學研究的具體過程。」布萊克本對新華社記者說。她說,作為科學家,她能夠長年埋頭于研究,正是因為對科學懷有濃厚興趣。「科學是如此美妙,知識上的激勵,同行間的互動,這才是科學的魅力所在」。獲獎者之一伊麗莎白·布萊克本現年60歲,把成功歸因于追隨直覺。談及自己二十世紀70年末為何著手研究染色體末端的端粒以及生成端粒所需的端粒酶,她解釋道:「我只是跟著自己的鼻子走。」直覺,非功利,與商業無關。布萊克本承認,她研究的課題屬於基礎研究,耗時長、費用大,「若寫入一份商業計劃,會相當難看。」布萊克本任職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她主持的實驗室起用不少年輕科學家,從事的研究大多涉及基礎課題,未必馬上會有商業應用前景。
    我們都知道,基礎學科研究是吃力且不討好的活兒,沒有一點中國老話所說的坐冷板凳的精神還真的弄不好。今年的諾貝爾獎有點特殊,物理獎項頒給了應用學課領域。不過,我們不要以為應用學科的研究就充滿了鮮花和掌聲。
    華裔科學家高錕教授獲知獲頒諾貝爾獎後稱,「我對於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深感榮幸。諾貝爾獎鮮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高錕的喜悅更來自於他多年的辛勤耕耘。1966年,高錕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銅線的大膽設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質,使用光來傳送信號。對這個設想,許多人都認為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是瘋子,神經有問題。但高錕成功論證了光導纖維的可行性。不過,他為尋找那種「沒有雜質的玻璃」也費盡週折。諾獎需要經過時間檢驗。高錕在1966年,發表了「利用極高純度的玻璃作為媒介,傳送光波,作為通訊之用」的基礎理論;經過40多年的歷史檢驗,經過實踐、應用與社會貢獻的多重驗證,這項成果才摘得諾獎桂冠。
    可以看出,即使是應用學科,坐冷板凳的精神同樣不可或缺。
    歷史上年齡最大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美國人雷蒙德·戴維斯,他由於在「探測宇宙中微子」等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而于2002年獲獎,當年他88歲。戴維斯已于2006年去世。戴維斯是中微子天體物理學先驅。他利用精巧的實驗設計和超凡的耐心,第一個探測到了太陽中微子的存在,從而,為太陽內部的核融合理論提供了最為直接和堅實的支援——但這些,仍然距離大眾過於遙遠。類似于雷蒙德·戴維斯這樣的尖端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可想而知,那可更需要坐冷板凳的精神。否則,這位大科學家不會等到88歲高齡才等到諾貝爾獎光臨自己的頭頂!
    據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布萊克本的研究項目已獲美國聯邦政府資助,也就是說,她的研究不愁沒有經費。但這位令人尊敬的科學家有意把自己所獲部分諾貝爾獎獎金投入實驗室,充當「種子錢」,資助一些因為課題顯得過「小」而難以申請聯邦政府資助的新項目。
    科研經費的缺乏是世界性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於那些基礎性的研究,因為基礎性研究不能創造效果明顯的商業價值。看樣子,作為一名頂尖級的科學家不僅僅需要頂尖級的科學頭腦,還需要頂尖級的坐冷板凳的精神。
    對於中國而言,獲得諾貝爾獎是心口的疼痛,也是幾代人的夢想。然而,國人最為欠缺的就是坐冷板凳的精神。單單就科研資金投入來說說吧,雖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經費能否用到實處,科研收益率如何都是另外要考慮的問題。據權威資料顯示,美、日在保證科研經費落到實處方面有一套嚴格的監督機制。然而,在中國,有的項目投入的資金也不少,幾百萬、幾千萬也是多見的,但有的研究機構拿到國家的項目資金後,一般先是買樓買車,甚至請客吃飯都從科研經費裏面出,一筆經費花光了科研還未啟動。所以,有人核算對比過,就科研收益率來說,中國是20%,美國是200%,日本是500%。
    王艷春在《大國崛起的興奮中少了諾貝爾的影子》一文中尖銳地指出:「有了充足的經費支援,獨立自由的學術氛圍,要想取得科學研究的繁榮和騰飛還必須有完善的科研管理機制,嚴懲和杜絕學術腐敗,在這一點上我們也還有許多的功課要做。過去的幾個月媒體曝光了一連串的院士、大學校長級別的論文抄襲事件,暴露出我們的學者學術道德的淪喪,監督機制的漏洞,配套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這一點就不多說了。」《解放日報》今日有文章說:「國內科研領域急功近利的表現之一,是過於看重量化考核,忽視品質,容易造成學術泡沫,比如,有的單位制訂了發表一篇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獎勵1萬元之類的政策,有人通過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竟然一年發表了100多篇SCI論文。如果科研政策激勵出這樣的結果,那就會離諾貝爾獎越來越遠了。一項統計顯示,我國的科研論文數已居世界第五,但是這些科研論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開外。」
    中國要獲得諾貝爾獎,恐怕非楊振寧先生所說的那麼簡單——中國20年就會有諾貝爾獎獲得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