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09:54:40] K : 我在處裡的是西元 180年的安世高翻譯的佛經,他翻譯的一個特色是把佛經的偈頌(四句偈)譯成散文。
[下午 09:54:58] ) : 那時候還沒有絕句
[下午 10:01:17] K : 近代西方有一個學者 Harrison, 對於目前的三部<雜阿含經>:一卷本(27經),二十卷本(364經),五十卷本(1362經)之中的一卷本,是安世高的翻譯,因為這裡面也是將偈頌譯成散文,我的論點有二:1. 在<從後說絕>這句話之後,並不是每一部經都把偈頌翻成散文 2. 一卷本<雜阿含經>不是安世高翻譯的
[下午 10:01:51] ) : 嗯
[下午 10:06:52] K : 當時還沒有絕句這個名詞,但是漢詩的形式已經有詩經的形式,楚辭的形式,漢朝<古詩十九首>的形式,簡單的甚至如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將奈公何?] 如果一位外國人要將偈頌翻譯成漢人的詩、賦形式,他會採用四言、五言、三言、六言、四六?有沒有可能安世高選擇一種漢詩形式,而現在沒辨認出來?
[下午 10:07:32] ) : 詩經都是四句四句的
[下午 10:07:46] ) : 如果說有固定字數的那種
[下午 10:08:32] K : Harrison 是一位早期漢譯經典的專家、博士與教授,在這方面台灣人失去發言權是頗為可惜的
[下午 10:08:33] ) : 相鼠有皮、投我以桃之類的
[下午 10:10:05] K : 現代的漢譯佛學研究也幾乎是如此,由對古漢文不是完全掌握的很好的外國博士來主導學術研究方向,現實也只能是如此了
[下午 10:10:58] ) : 因為台灣這方面在研究的人不多啊
[下午 10:14:00] K : 早期的漢譯 (指不晚於三國時期的漢譯)偈頌,有三言的、四言的、五言的、六言的,沒有七言的,也沒有每句字數有變化的那種,它的問題是,翻譯的年代太早,沒人讀得懂那部經的每一字句是什麼意思,光是讀懂它,判定偈頌從那個字開始,就是一個問題。
[下午 10:14:37] ) : 嗯
[下午 10:16:15] ) : 以你的論文是要找出什麼特性來?
[下午 10:20:29] K : 但是目前有些經典可以對照,西方的學者大致上把<對應經典>搞定,每一部經大都有二十卷本(364經)<雜阿含經>,五十卷本(1362經)<雜阿含經>,<大智度論>與巴利經典可以對照(有時一部經多到有八部經可以對照),從互相比對之中,可以理解這部譯於西元 180 年的一卷本(27經),譯者並沒有搞錯意思,只是翻譯時的用詞與後代不一樣而已(哈哈,他是第一位翻譯者,無法搞清楚後代用什麼字翻譯),你猜,這當中與一卷本(27經)最類似的是那一部經?
[下午 10:20:55] K : 二十卷本(364經),五十卷本(1362經)或是巴利經典?
[下午 10:21:38] ) : 27 經那麼少
[下午 10:21:43] ) : 和其它的很難對吧,
[下午 10:21:49] ) : 只好猜巴利了
[下午 10:24:41] K : 要知道佛教傳播史的基本理論是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往北傳的經過阿富汗繞道中亞進入庫車、吐魯番進入敦煌、沙洲而到長安,往南傳的往錫蘭而後緬甸、泰國。這兩支是如此不同。
[下午 10:26:56] ) : 早期應該是從南部來得比較多
[下午 10:27:08] K : 即使在二十卷本(364經)<雜阿含經>與五十卷本(1362經)<雜阿含經>之間的異同,學者也大都贊同此兩者彼此接近,而與巴利差異較大。這是粗枝大葉的說法,其實詳細不能輕輕一句帶過。
[下午 10:28:20] ) : 那 27 經的咧
[下午 10:29:24] K : 安世高,歷史上是說他是安息國太子棄王位出家,我倒是認為他是粟特四姓之中安姓的貴族,到也不一定是王族,他的北傳色彩是無法質疑的。
[下午 10:29:49] K : 但是,你對了,他和巴利比較接近
[下午 10:31:31] ) : 為什麼
[下午 10:33:24] K : 其中一個例子。二十卷本(364經)<雜阿含經>與五十卷本(1362經)<雜阿含經>都說大梵天王在世家面前說了一首偈,一卷本(27經)說這個人叫自梵,對照巴利經典,這邊的記載是他是個獨自旅遊沒有弟子的婆羅門,是人--婆羅門,而不是神---梵天,與一卷本(27經)相符合。
[下午 10:36:21] K : 這是無著比丘和我的論文一再強調的,現代的佛教史(或者自有<佛教史>這一名目以來)就把佛教傳播史過於簡化了,其中一個最大的阻礙就是<第一結集>這個神話。
[下午 10:37:26] ) : 嗯,不過真的要證明沒有也滿難的吧
[下午 10:38:09] K : 以前頗為令我感動的說法:[阿難背誦所有的經典],現在我認為這樣說簡直是睜眼說瞎話,即使我仍然對十大弟子中的阿難懷著極高的敬意。
[下午 10:40:11] ) : 嗯
[下午 10:40:31] ) : 不過就算後來火家背的都有點差異,也不一定代表沒有集結過
[下午 10:42:32] K : 是的,這要靠文獻學的功力。依照[歷史的哲學]來說,什麼事真相?即使當事者的親筆日記都不算是真相。只能從多種角度來坪段那一種情況比較接近真相,更何況這樣的評斷也有犯錯的可能。
[下午 10:43:38] ) : 嗯
[下午 10:43:58] ) : 所以你的論文會針對什麼是安世高寫的部份嗎?
[下午 10:45:42] K : 是有集結,在世尊未去世之前有結集,在世尊去世之後有結集,這樣的習慣來[結集]經典還延續到大乘與秘教經典,而非僅僅在世尊去世之後的第一次結夏安居作[第一結集]
[下午 10:46:06] ) : 嗯
[下午 10:46:23] K : 我的論點有二:1. 在<從後說絕>這句話之後,並不是每一部經都把偈頌翻成散文 2. 一卷本<雜阿含經>不是安世高翻譯的
[下午 10:46:43] ) : 嗯
[下午 10:49:54] K : 所謂[第一結集]的經典敘述世尊在世時就有經典集結,所以[第一結集]就不是[第一],理由還有許多。這就好像號稱第一位建造佛塔的人說他造的樣式是和印度佛塔完全相同的樣式。這一句話就已經自我否定了。
[下午 10:51:00] ) : 加上「世尊涅盤後」第一結集就好了
[下午 10:51:03] K : 經過冗長的辯論後,法官終於宣判,判決那位樣子很倒楣、被控偷竊腳踏車的人無罪。最後,法官問當事人有什麼問題。 被控偷竊腳踏車的人遲疑扭捏了一會兒,終於鼓起勇氣問了一個問題:『法官,你的意思是說,從今以後那輛腳踏車就算是我的了嗎?』
[下午 10:51:24] K : 就像是這樣,自己已經先認罪了
[下午 10:52:08] ) : 畢竟理論上世尊涅盤後就不會有新的經出來
[下午 10:54:11] K : 對啊,他就是不肯啊,而且,時間他一定要咬住是在世尊過世之後的第一次結夏安居(世尊去世後的兩三個月內),偏偏結集下來又有不少世尊去世後好幾年的事,無法自圓其說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