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雜阿含 599經, 開展清淨道論的偈--3


《雜阿含599經》的答偈:〔智者建立戒,內心修智慧﹔比丘勤修習,於纏能解纏。〕《別譯雜阿含173經》的答偈:〔堅持立禁戒,修心及智慧﹔懃行於精進,具念名比丘﹔速能令結髮,作於不結髮。〕

A man established on virtue, wise

Developing the mind and wisdom,

A bhikkhu ardent and discreet;

He can disentangle this tangle.

「住立於戒的具慧者,

修習心和慧,

一個精勤和聰慧的比丘,

他能解開這個纏結。 」

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世尊用戒定慧三學作一個簡潔的回答,『慧』在本偈提到三次:1.第一句『住於戒的智者』,指的是本有的、天生的智慧sapañño。2.第二句『修習心與慧』,指的是觀慧 pañña。3.第三句『精進又明智的比丘』,指的是判斷力的明智nipako,將修習戒定慧列為第一優先的智慧。]

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如同一個人站在穩固的地面,拿著銳利的刀砍斷糾結在一起的竹子。同樣地,比丘站在具足戒的堅固地面,以智慧的手用慧力揮舞觀慧的利劍,此利劍在『定力』的石頭上磨得十分銳利。此比丘將解開、砍斷、破壞整個渴愛的纏結。]
在 《相應部尼柯耶》中,《SN 1.3.3》與《SN 7.1.6 》偈頌完全相同,只是前者只有偈頌,而後者尚有「在舍衛城,有一縈髮婆羅門往見世尊」等等文字。在此兩經均有漢譯經典所無的兩偈:

Those for whom lust and hatred

Along with ignorance have been expunged,

The arahants with taints destroyed,

For them the tangle is disentangled.

那些去除貪瞋癡的漏盡阿羅漢,

他們能解開這個纏結。

Where name-and-form ceases,

Stops without remainder,

And also impingement and perception of form,

It is here this tangle is cut.

當名色捨斷無餘,與厭離「色想」,

在此,纏結被斷除。

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色』是指『欲界的存在』,『名』是指『受、想、行、識四蘊』,是指『色界的存在』,『Rūpasaññā色想』是指『無色界的存在、禪境的存在』。(清淨道論329頁對此有解釋。)『纏結在此處被切斷』是指『不再於三界輪迴』而『涅槃』。」

問題:(難易度:非常簡單*,簡單**,有點難***,困難****,非常困難*****)

1. 《雜阿含599經》與《清淨道論》的問偈有何差異?(***)

2. 《雜阿含599經》與《清淨道論》的答偈有何差異?(***)

3. 你對包含《清淨道論》在內的八個版本的異同有何評論?(****)

4. 以這七個版本(不含《清淨道論》)的「重複」有什麼意義?(****)

5. 就這七個版本(不含《清淨道論》)的發生地點而言,彼此有什麼差異?我們可不可以認定其實是不同的兩個事件,而不是同一偈頌重複兩次?(****)

6. 你認為覺音論師在《清淨道論》對此問答偈頌的解釋為引述古註?還是他自己的見解?為什麼?(****)

7. 試翻譯《雜阿含599經》,《別譯雜阿含173經》與《別譯雜阿含100經》《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8. 如果對應經典之間有差異,我門怎麼知道那一個對?那一個錯?都對?都錯?(****)

9. 本經的教導是什麼?(****)本經是對在家弟子還是出家弟子的教導?(***)

10. 讀完本經的感想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