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雜阿含1002經, 斷五捨五--3


那些經文會有『斷五、捨五、修五、超五』的解釋呢?

《別譯雜阿含140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夜中有一天子,光色倍常,來詣佛所,威光顯赫,遍于祇洹悉皆大明。卻在一面而說偈言:[當思於何法,應棄捨何法﹔修行何勝事,成就何等事﹔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能斷於五蓋,棄捨於五欲﹔增上修五根,成就五分法﹔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

天讚偈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嫌怖久捨棄,能度世間愛。]爾時此天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所以《別譯雜阿含140經》解釋『斷五』是斷五蓋、『捨五』是捨五欲、『修五』為增修五根、『超五』為成就五分法。『五分法』指『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別譯雜阿含140經》的解釋給了答案也留下問題:

1. 《別譯雜阿含140經》怎會有其他版本所沒有的解釋?

2. 前面《雜阿含1002經》與《相應部尼柯耶1.1.5經》第四句都是『超越』,此經為『成就』,真的是『成就』嗎?

3. 如果偈頌裡此處是『超越』,就不能說超越『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那麼應該是超越那五者呢?

看來像是「連續劇」一樣,事實究竟是什麼?何處有解答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