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通識課「佛法概論」芻議

1978年4月6日水野弘元到佛光山演講

1978年4月6日水野弘元到佛光山演講,講題為「南北傳佛教的基本差異」。
星期六上台北,經林義正教授介紹,見到了佛教思想研究的精銳教授陳平坤先生,地主鍾漢清對大學通識課中的「佛法概論」特別感興趣,追問了一些課程細節與學生反應。
回家後,激起我胡思亂想,如果我來設計,這堂課會是這樣的結構。
第一週:從人類學與文化史的角度來觀察宗教,世界宗教與台灣宗教的風貌。
第二週:佛陀的一生與佛滅紀元,佛教的紀元問題。
第三週:世界的宗教,佛教傳播史。
第四週:佛教考古,史蹟與文獻的新發現
第五週:法顯、玄奘、義淨所描述的印度佛教與印度。
第六週:佛教文獻。
第七週:佛教思想史:初期佛教與部派佛教。
第八週:佛教思想史:大乘佛教與秘密佛教與新興佛教教派。
第九週:禪宗史與台灣的禪佛教現況
第十週:禪坐體驗
第十一週:佛教思想的特點,哲學的與宗教的特點
第十二週:當代台灣佛教的特點,世俗觀察到的特點,學術研究的特點
第十三週:台灣本土佛教
第十四週:台灣佛教寺院觀覽
第十五週:佛教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第十六週:他者的觀點:古代印度人、唐宋儒家、當代台灣學者怎樣描述佛教?
第十七週:現代的佛教,世俗的、僧團的、學術的
第十八週:議題討論與各組討論報告
第十九週:佛教學者演講
第二十週:繳交修讀報告與發表

梁實秋故居


四月29日早上八點在門口搭新竹客運上台北見一下朋友,下高速公路時才早上九點,到了終點站,過馬路進入台北火車站,在迷魂陣裏轉了兩圈才搭上捷運,從台灣電力公司站出站,這才十點,離十一點約訂的時間還有一段距離,就往師大路與雲和路的交口走去,尋找梁實秋故居。
就讀大學時期,「梁實秋」三字代表了「遠東英漢字典」、「雅舍小品」與「莎士比亞全集」,相對於現在的我,則是以拜訪「前輩譯人」的心情前往緬懷故蹟。
師大路、雲和路旁的小公園有四、五層樓高的大樹。

走進巷弄,雅舍是附近少數僅存的日式建築。
門外不遠,青春向我招手。



我指的是「青春出版社」。

雅舍有兩處,一是重慶北碚,一是在台北市師範大學校區外後方。

梁先生是這樣形容他台北的「雅舍」:
「我幸運,來到台北三天就借得一棟日式房屋。約有三十多坪,前後都有小小的院子,前院有兩窠香蕉,隔著窗子可以窺視累累的香蕉長大,有時還可以靜聽雨打蕉葉的聲音。沒有圍牆,只有矮矮的柵門,一推就開。室內舖的是榻榻米,其中吸收了水氣不少,微有霉味,寄居的螞蟻當然密度很高。沒有紗窗,蚊蚋出入自由,到了晚間沒有客人敢賴在我家久留不去。『衡門之下,可以栖遲』。不久,大家的生活逐漸改良了,鐵絲紗、尼龍紗舖上了窗欄,很多人都混上了床,藤椅、藤沙發也廣泛的出現,榻榻米店舖被淘汰了。」

「旅居美國時,梁先生清晨四時起身散步一小時,然後開始工作,兩層樓房前前後後竟連個說話的對象都沒有,自己隨便弄頓午餐,也經常被工作耽誤,直到午後五時,女婿女兒外孫們回家,「我又急又忙地跑出來迎接,一天八小時的單身監獄生活,終算結束!」 - (皇冠no.253 p.214),引自網址(http://archives.lib.ntnu.edu.tw/exhibitions/LSC_SpecialCollectionRoom/album.jsp#section5)。

對我而言,矮矮欄杆上的金黃色、桃紅色的九重葛,像是對前輩學人的深深思念。

雅舍前前後後擺了大大小小的漫畫恐龍,想要閃開這些突兀的裝飾來取景,並不容易。



我認為,取悅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來觀賞固然重要,但是對緬懷二十世紀的重要散文作家,莎士比亞研究專家,重要的英美文學翻譯作家,英語文學教授而言,令我有一點「喧童奪主」的感慨。

梁實秋先生在我耳邊輕聲說著:
「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業理髮,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
他可能沒想到,有一天恐龍會爬滿雅舍的屋前屋後。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轉載:〈寫在 Janet Gyatso “History of South Asian Buddhist Texts” 之前〉


〈寫在 Janet Gyatso “History of South Asian Buddhist Texts” 之前〉
馬洲洋 2017-04-28 04:27:04
佛教研究可謂是19世紀以來歐洲「東方學」(Oriental Stuides)、美國南亞區域研究(South Asian Studies)等的重要組成板塊和主導研究領域之一。佛教卷帙浩繁的文獻(包括不斷發現的多語種寫本)與西方產業革命後催生的歷史學、文獻學、語文學、語言學、考古學等等一拍即合、一見如故,使得19世紀以來佛教領域的專業化學術研究成果呈爆發式增長。從這個角度看來,現代佛教學的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應被視作是西方近代人文學科理論、方法、實踐及實踐經驗催化的產物。然而,現代佛教學在中國却經歷了更為獨特而奇妙的發展。很大程度上由於中國近代以來對待佛教的過程並不是一種「發現」(何謂「發現」佛教,或許Philip Almond所著之The British Discovery of Buddhism能提供些許精彩論述),而是一種「再發現」。
乍一看的「再發現」或許是一種體現了先天優勢的表述,但深究之,它却從某種程度上展現了一種「全能悖論」式的困窘。中國在接觸一切佛教研究的西方理論、思想、方法之前,業已形成了延續上千年的佛教文獻整理、注疏、解釋的傳統。這一傳統又不盡同於儒學經典的研究。這是大概可從兩方面來看:一、儒家經典歸根結底原發性的文本,一切文本性的傳統均以中國本土的智識生產作為依據,而佛教經典本質是從南亞次大陸容受而來,除去漢地所具有的獨特之佛教傳統(漢傳偽經、佛道圓融、地方信仰等),缺失了以南亞原始文本作為參照(或更抽象地說,缺失了對於佛教文本歷史性的深刻理解)的研習傳統,實不能囊括佛教研究之所需;二、清代中國對樸學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的確順應了所謂「全球語文學史」的潮流,因而即便在20世紀中國受到語文學方法强烈衝擊後,依然能够與西方的思想理論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但值得注意的是,樸學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局限於儒家經典的研究,未能延伸而成為至對一切文本的方法。(此處值得一提,《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雖早已出版,仍無法在學界超越《大正藏》的影響力,盡管後者的可靠性也在遭受越來越多的批評)因此,已有的文化土壤使得中國佛教研究在許多層面上產生了一定的阻礙。比如,翻譯漢文未有的梵文文本,是依照傳統文言格式還是如西文般直譯?直譯自然背離傳統,喪失古意(這還不僅是就「古雅」而言,古詞的運用可以使讀者快速地將所翻譯文本與其它文本的語言進行對應);完全造古董,便使一般讀者難以理解其含義(漢文經藏有許多便已晦澀無比),對許多細微語文學問題的討論而言,也無形中增添了語言的負担。總而言之,今時今日,西方在佛教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思想、理論、方法,還未能完全與中國傳統的佛教學土壤進行融合。
這一問題在佛教學習上導致的致命問題之一是少有學生真正從「佛教」的角度趣入佛教,而是從「漢傳佛教」的角度在趣入佛教,從我們本土的文化土壤在趣入佛教。但正如前所說,佛教一方面是一個泛亞宗教,漢地只是其諸多核心之一,另一方面是一個具有極强歷史性的宗教,漢地佛教只是其諸多發展階段中的一個。恐怕現今許多成長於中國的學者與筆者相同,對佛教的了解均始於一門名為「中國佛教史」的課程,閱讀材料則多是鎌田茂雄《中國佛教(簡)史》、湯用彤《魏晉南北朝佛教史》等等,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獻傳承發展史。等等而後學了梵文、巴利文、藏文,便兀的覺得一方面天外有天,一方面把已有的漢傳知識嫁接而不得。舉一簡單例來說,漢傳經典多謂「小乘」,然且不說南傳信眾自身並無「小乘」只說,就連藏傳文本也只謂「nyan thos dang rang sangs rgyas」(聲聞獨覺)勉强粗淺地能够在語境中對應「小乘」,此外則更無所謂「thegs pa'i chung ba'i mdo」。有了這些困難,則只能在後續的痛苦中慢慢再去了解和學習,把破碎的拼圖一塊塊拼接起來。
本學期於H大學跟隨Janet Gyatso所學之"History of South Asian Buddhist Texts"不僅使我個人脱離了多年的困惑,更引起了我對「佛教學(Buddhist Studies)到底該怎麼學的思考。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應該完全地扭轉「從漢地傳統看佛教」的思路,而去依照佛教的時間性和歷史性去對它進行實事求是、庖丁解牛式的研究,而不是管中窺豹、固步自封。具體說來,應該把佛教的發展進行時間性分割,把它的文獻進行類别性性分割、語言性分割。先建立起宏觀的歷史發展脈絡和文獻結構,再以此去填充不同板塊的知識。而不同板塊之間,往往又是緊密聯繫的,以此學者必可達到事半功倍且融會貫通的效果。下面將依次按照Gyatso教授每周設定之主題來敘述其內在邏輯性。
1. Dating; early Buddhist languages; councils; development of written literature (佛滅定年、早期佛教語言、結集、文獻的發展)
佛陀入滅的時間可看做佛教發展的起點,一切後續發展隨之展開,(大概)確定佛陀入滅的時間,是實踐佛教歷史性的第一步。順道一提,目前證據比較充分的定年是在350BC左右。確定早期佛教語言能够幫助我們確定和繪製(「mapping」)佛教早期流布的狀況。結集是佛典經典化的原點,至少釐清前兩次結集的相關敘事(narratives)是極為重要的。至於口傳文本何時被寫下,則是我們往後追尋佛教文本的重要歷史節點。
2. Pāli Tipiṭaka (巴利三藏)
巴利三藏是佛教史上首次出現的大藏經,對南傳佛教的發展產生著主宰性的影響。我們完全有必要去追尋其語言的形成和使用,經典的結集時間和地點,經典的結構,以及後續影響等等。此外,學生還應掌握基本的對巴利經典的索引方式。
3. Sanskrit Buddhist Texts (梵文佛教文本)
梵文不存在完整統一的三藏,但古典佛教時期所形成的經典大多在北印度由佛教(混合)梵語寫成,因而對梵文文本的歷史、傳承、性質等等的了解構成了我們研究漢文、藏文文獻的重要基礎。我們應在腦中具有對上述問題的基本答案,並且應當相當程度的了解梵文文本目前的出土和整理情況。
4. Chinese Tripiṭaka and Korean (漢文三藏與高麗藏)
漢文的三藏文獻自然是漢傳佛教實踐的根本基礎,但一旦將其放入佛教發展史的宏觀地圖中去考量,我們可以發現漢文三藏文獻在整個佛教發展史中不可替代的獨特位置。首先,大量佛教文獻如今僅有漢文譯本存在,如對於阿毘達摩來說至關重要的《大毘婆沙論》;其次,漢文三藏在編排上亦極具特色,如寶積部經典;最後,漢文譯本是在宏觀上建構佛教史時間序列的重要工具之一——大量的經藏都要通過漢文本的傳譯時間來推斷文本所撰寫的時間下限。
5. Tibetan Tipiṭaka and Mongolian (藏文大藏經與蒙古)
藏文大藏經的編集自吐蕃時代業已開始。而後形成的甘珠爾˙丹珠爾體系在當代已經展現出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藏文大藏經何以刊刻,由誰刊刻,傳承體系如何,版本如何,結構如何,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當熟練掌握各種紙本目錄和電子目錄的使用,以輔助日常的研究。
6. Vinaya (律藏)
律藏雖為大藏經之一部,但其目前的研究價值還尚未被完全發掘。首先,律藏的早期歷史事實上伴隨著南亞次大陸佛教早期部派的形成發展史;其次,律藏遠非枯燥的規範條文那麼簡單,由於佛陀立規,往往伴隨著相當具體的事例,律藏也就自然成為了佛教敘事的寶庫之一。
7. Abhidharma (阿毘達摩)
阿毘達摩文獻是佛教發展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它在經的基礎上首次抽象出了完整的佛教概念體系,是深入研究佛教義理的框架。曾有學者說道,學佛當先學阿毘達摩,以此構建框架,再用一生去填充內在的板塊。從歷史發展上看,阿毘達摩是傳統三藏中最晚出的一部,它何以發展,何以獨立是必須探究的問題。此外,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阿毘達摩有何同異之處也應是關注的重點。
8. Theravāda and Mahāyāna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
不論認可與否,不論加之以何名,目前世界上的兩大佛教系統是客觀存在的,因而我們有必要去研究他們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南傳上座部如何由印度大陸轉入錫蘭,錫蘭內部的部派發展流變情況如何是針對上座部歷史所要提出的基本問題。大乘佛教的發展則更為複雜。大乘信仰的根本動力是來源於經本身還是講經的道場?大乘經的傳出情況如何?這些問題同樣也與漢地佛教早期的情況密切相關。
9. Buddhist Pilgrim Accounts; Buddhism on the Move (佛教遊記文獻;運動中的佛教)
閱讀材料主要是法顯、玄奘、義淨三人前往印度的遊記、圓仁往中國的遊記以及根敦群培前往印度的遊記。現存各類記遊文獻的種類、性質、內容、意義是需要了解的重點。遊記客觀上為我們提供了佛教史的參考,尤其是對於中古印度的情況,許多都要依賴於漢文遊記來進行建構。
10. Avādāna (譬喻類文獻)
佛教譬喻類文獻是佛教文獻中的一種,在本課程中,譬喻類文獻被作為具體的佛教文獻案例進行研究。譬喻文獻作為一種體裁,興起於何時、何地,現存文本大體有哪些,與歷史的關係如何是需要關注的重點。進一步,我們還可以探究寫作譬喻經的動機與意義,盡管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誠然,就算以上的板塊集合起來和不能完全覆蓋佛教文獻的領域,比如密教文獻就不在其中(Gyatso教授計劃下學期單開密教課程),但它的出發點是正確的。不可否認,佛教起源於印度,發展於南亞次大陸,而後流布於東亞等地。只有從它本身的發展線索去首先構建類似的框架,而後在填充其內容時才不會覺得困難重重。需要强調的是,這並不等於徹底抹殺漢傳或藏傳佛教先天土壤對我們的影響力,而是要做到把它們客觀的放在佛教史和佛教文獻史的文本性和歷史性中去考量。事實上,若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我們對漢傳、藏傳佛教的理解只會更深。可惜的是,即便在西方,能够以這種歷史性和時間性角度試圖去完整、全面勾勒佛教文獻發展史的課程仍然不多,Gyatso教授自己也承認是首次計劃這樣一門課程,以引導希望在資格考中進行佛教學考試的博士生。十分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類似課程也出現在中國,為更多有志於學者提供助力。

轉載:當代中國研究名錄


〈當代中國研究名錄〉
Binns 2016-01-31 20:44:20
  整理者:
  
陳華秋,目前就讀於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我自中學起即對海外中國研究很感興趣,而這個簡陋的名單,便是高中二年級下開始整理的,一直在人人網上更新,期間受到多位學者的指正與幫助。英文和中文國家及地區,均為我仔細檢索各學系官網整理;法語國家和地區部分,在此後版本中,借助留學法國的好友沈體凡的幫助,略加整理;日本則主要借助二手資料整理。學人採認,以仍在職的副教授及以上職位者為主,亦採部分雖已榮休但仍有較大影響力的在世學者。整理此名錄,一為讓國內初學者對海外中國研究現狀有一粗略了解,二是為申請海外高校作一基本參考(故只採副教授及以上者)。望諸位轉載可稍微注意注明整理者,並轉載人人網上之最新版本。
  人人原始版本,持更新
(紅字的人名為版主所加)
美國:
哈佛大學:
  
裴宜理(燕京學社社長,中國近代以來的農民問題研究;中國工人運動研究;中國社會和政治研究;美國的中國問題研究)、馬若德(中國當代史,尤其擅長文化大革命史)、杜維明(燕京學社社長,中國思想史)、柯偉林(中國近代史、中外關係史研究,包括20世紀經濟、政治和國際關係研究)、歐立德(新清史、滿族研究)、宋怡明(明清史、現代中國史、明朝軍事機構)、宇文所安(中國古代詩歌)、田曉菲(六朝文學、中古詩歌)、韓南(曾任燕京學社社長,中國古典小說)、包弼德(宋代思想史、歷史地理)、入江昭(太平洋戰爭前後的中美日關係、冷戰史)、伊維德(中國古典文學)、范德康(印藏佛教、西藏文化和政治史、藏蒙藏漢關係史)、華琛(華南地區人類學研究、海外華僑史)、王德威(中國現當代文學)、江憶恩(中國古代戰略文化和國際安全,中國問題專家)、安守廉(中國法)、汪悦進(中國藝術史、佛教藝術、電影)、李慧儀(明清文學)。

普林斯頓大學:
 
柯馬丁(先秦兩漢文學、文獻學、中國上古及中古詩歌)、林培瑞(中國現代文學、社會史、大眾文化、20世紀初中國的通俗小說、毛澤東時代以後的中國文學)、浦安迪(中西文化比較、中國古典小說、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周質平(中國現代思想史、明末文學)、彼得生(明清時期中國知識分子、早期中國思想)、謝柏柯(中國藝術史、繪畫、園藝、電影)、柯慶生(美日中關係、兩岸關係,中國問題專家)、韓書瑞(清史)、方聞(美術史)、 羅茲曼(中國社會的現代化問題)、艾爾曼(中國思想與文化史、中國科技史、中日文化學術交流史)、太史文(中國佛教研究,曾獲儒蓮漢學獎)、白克萊(漢以前藝術與考古,曾侯乙編鐘)。

哥倫比亞大學:
  
狄百瑞(中國思想史,理學研究,中國思想中的自由主義特質)、韓明士(中國社會史、中國古代社交網絡)、商偉(明清時期小說戲劇)、黎安友(中國的政治和外交、人權與政治參與、比較政治學)、曾小萍(中國法律史、清史、近代中國社會與經濟轉型)、劉樂寧(漢語語法、漢語教育)、劉禾(文學理論、跨文化交流史和新翻譯理論)、滕華瑞(現代西藏研究)、于君方(中國佛教,觀世音神話研究)、巴爾奈特(現代西藏研究)、根茲勒(中國古典文學,柳宗元研究)、李陀(中國文學選集、中文寫作)、羅沙比(元史)、謝康倫(Conrad Schirokauer )(宋代理學,朱熹與胡宏)、韓文彬(Robert Harrist)(中國美術史,中國書畫與園林)、高彦頤(中國上古史、中國婦女史)、林郁沁(Eugenia Lean)(現當代中國研究)。

芝加哥大學:
  
夏含夷(經學、古文字、中國思想史)、艾愷(中國思想史,梁漱溟研究第一人)、夏德安(秦漢史、醫療史)、蘇源熙(中國詩歌、中國典籍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思想史)、蔡九迪(明清小說與戲劇)、伊弗斯(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史,尤其是農村生活)、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中國當代藝術)、杜贊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葉紋(中國現代文學、中國電影)、凱普斯坦(藏傳佛教)、裴珍妮(宋元福建地區藝術以及佛教藝術)、斯德本(明代宮廷畫院)、馮珠娣(中醫、中國社會文化))。

耶魯大學:
  
史景遷(中國古代史)、孫康宜(中國古典文學、傳統女性文學、比較詩學、文學批評、性别研究、釋經學、文化美學)、濮德培(中國環境史、中國邊疆史、清史、當代中日經濟史)、班宗華(中國古代繪畫史)、盧迪娜(明晚期文學)、金安平(中國知識分子與宗教的早期來源)、韓森(中國宗教史、中國法律史、絲綢之路的社會歷史)、戴慧思(中國當代社會研究)、蕭鳳霞(中國社會人類學)、文德安(東亞和中國考古學、少數民族文化、飲食、喪葬、日照地方研究)、石景遠(19世紀後中國文學與文化、海外華人研究)、篠原亨一(中國佛教研究)、白彬菊(文獻學,軍機處檔案,研究中國檔案的一流專家)。

史丹佛大學:
  
王斑(中國現代文學、電影及大眾文化)、王靖宇(中國早期歷史敘事、中國小說與戲劇、文學評論)、艾朗諾(中國古典詩歌、宋代詩歌和文人、宋代美學的社會和歷史背景)、孫朝奮(中國語言學、漢語史上的形式句法演變、社會語言學、中文語法)、李海燕(現代中國文學、文學評論與比較文學、道德政治哲學、中國民間信仰與神話)、倪德衛(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國古典文獻學、考古天文學、分析哲學)、劉若愚(中國文學與比較詩學)、墨子刻(中國制度史)、蕭邦奇(中國現代史)、劉莉(聚落考古、新石器時代到早期國家、澱粉粒分析與早期生業形態研究)。何理巽 Paul Harrison (漢譯佛典語言學、佛教文獻學、跨語言文獻比較研究)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
  
白瑞霞(中國佛教藝術、東亞建築雕刻與繪畫)、蘭柯斯特(Lewis R. Lancaster)(中國佛教研究)、吉德煒(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早期中華文明的起源、政治與宗教的起源)、戴美可(戰國至西漢中國史)、狄特摩(中國政府政策)、李鴻永(中國政府比較、東亞政治)、歐博文(中國政策實施、改革開放、中國社會運動)、沙夫(中國中世紀佛教、宗教研究理論)、蘇德愷(先秦諸子)、柏文莉(宋史)、謝平(東南亞華人的文化特徵及東南亞資本主義崛起、當代香港研究)、鐘斯(現代中國小說與媒體文化、兒童文學、音樂電影和媒體技術)、道爾敦(密宗儀式、早期西藏古文書、敦煌文獻)、方葆珍(公元311世紀的中國古典詩歌和詩學、詩歌翻譯理論與實踐)、翁愛華(全球技術與管理模式、東亞公民組合)、劉星(中國社會發展)、羅伯特·阿什莫爾(Robert Ashmore)(11世紀中國詩歌、抒情詩歌和詩歌理論、傳統音樂與歌曲的表演、傳統文學評論的歷史)、袁書菲(1719世紀中國文學、性别史)、葉文心(中國近現代社會史、文化史)、林凌瀚(前現代戲劇與小說、女性寫作、十几二十世紀媒體文化)、周鎮忠(社會實踐、服務致富、城市貧困問題)。那體慧 Jan Nattirer (漢譯佛典語言學、佛教文獻學、跨語言文獻比較研究)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黄宗智(明清以來社會史、經濟史和法律史)、王國斌(中國史、歐洲史、經濟學之貫通,加州學派中堅)、胡志德(中國現當代文學、晚清思想,作《錢鍾書》)、康文林(十七世紀至今東北社會宗族與社會分层,與李中清合作)、布斯韦爾(佛教研究)、鲍德佛(禪學研究、藏傳佛教)、蕭邦(印度佛教的中國化)、宣立敦(明清小說與戲劇,张充和弟子)、李惠漱(中國藝術史)、史嘉柏(清前中國史、清前中國思想史、中國古典詩歌,《牡丹亭》)、史書美(華語語系研究、亞美文學、中國文學、跨過女性主義、後殖民地主義)、湯維强(現當代中國政策研究)、羅泰(中國青銅時代的考古學研究)。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周錫瑞(中國近現代史,19-20世紀的社會發展與政治運動)、葉維廉(中西比較文學,詩人、翻譯家)、沈揆一(中日藝術,中日藝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交流)、程貞一(科學技術哲學)、廖炳惠(台灣研究)、柯素芝(唐詩、道教文化、中國美術史)、葛凱(當代中國問題研究)、Germaine A. Hoston (近代東亞政治)、趙文詞(中美文化、國際關係)、畢克偉(中國電影)、謝淑麗(當代中國問題,曾任副助理國務卿)、巴里· J ·諾頓(Barry J. Naughton)(中國經濟)、蓋伊(Nancy Guy)(中國與台灣戲曲、音樂)、韓依薇(中國文學、文化觀念、同性戀文化)、焦大衛(文化與心理人類學、社會語言學、跨文化宗教研究、中國社會)、張英進(中國現當代文學)。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王國斌(中西交通史、中國近現代史)、黄衛總(中國傳統小說、明清文人文化、明清性别文化)、 彭慕蘭(中國和比較經濟發展、農村社會變革、環境變革及政府的形成、有民間宗教史、家庭結構及性别角色史)、阿巴斯(Ackbar Abbas)(全球化問題、香港與中國文化、後市民時代、批判理論,曾任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郭琦濤(明史、清史)、華志堅(中國城市文化、社會運動、性别研究)。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艾朗諾(中國文學,曾翻譯《管錐編》)、陳素真(華人移民史、當代社會問題)、赫伯特·芬格萊特(古典儒學)、白睿文(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電影、現代中國流行文化)、石慢(中國書畫)、杜國清(中國詩歌與史學、台灣文學)、楊美慧(中國人際關係)、喬思卡·貝宗(Jose Cabezon)(藏傳佛教)、遇笑容(歷史語言學和应用語言學)。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奚密(現代詩歌、古詩、東西方比較詩學、翻譯學)陳曉梅(中國現代文學、戲劇、女性文學、文學理論、文化研究)、儲诚志(中國語言學、認知語義學、漢語教育)、達雷爾·哈瑪莫托(Darrell Hamamoto)、何復平(Mark Halperin )(中國中古文學與信仰、漢代邊疆漢人的契約)。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
  
成中英(中國哲學)、安樂哲(中西比較哲學)、宗小娜(中國近代思想史)、謝信一(漢語語法與語義)、麥大偉(古典詩歌、佛教文學、古代修辭學)、黎明愷(利用中國古代文獻研究越南歷史與文化、利用越南文獻研究古代中國)、魏莉莎(京劇)、周曉(中國政治、婦女與發展、亞洲政治、比較政治學)、冉凡(Blake C. Fred)(美國文化中的中國與華人、中國南方、夏威夷、美國中西部的華人歷史定居點)、繆樸(中國傳統建築、中國與亞洲的城市設計、當代中國建築與都市生活)、Kate Lingley(南北朝時期的佛教塑像、宗教的社會功能)、雷凱思(Cathryn Clayton)(主權與帝國主義、民族主義、移民史、集體歷史記憶)、Eric Harwit(中國工業發展政策)、劉長江(中國音樂主題、西方與亞洲音樂)、郭彦弘(中國政治經濟發展、城市化、全球化、城市經濟和空間規劃、城市規劃對文化的影響)、任友梅(漢語教育、中國漫畫文學、中國電影)、余明寶(20世紀中國文學與電影、後民族主義、女性主義與文化研究)、姜鴻(中國文化地理、中國西部的少數民族與資源開發)、Cathryn H Clayton(中國性問題,主權、帝國主義、民族主義、種族與移民、海外華人社區)、王純翰(無武術電影、台灣電影、創意媒體、後期製作)、葉蜚(中國語言學、語法理論、數字語言學、認知語法)、唐潤(Stephen Tschudi)(網上社區互動、漢語教學、跨文化交流)、Shana J Brown20世紀思想文化史)、Edward L Davis(唐至明中國社會文化史、中國宗教)、王文生(明清史)。

俄勒岡大學:
  
顧曼德(中國現代史)、艾肯斯(Melvin Aikens)史蒂文·杜蘭特(Steven W Durrant)(早期漢語語法和語言學、滿語文本翻譯、儒家經典的形成,翻譯《左傳》)、郎曼(中國山水畫歷史、中國藝術理論、佛教藝術尤其是禪宗繪畫)、藍溫蒂(中國現代文學、電影與文化)、廉圭濠(媒介法)、艾梅蘭(明清小說)、邁克爾·菲仕蘭(Michael B Fishlen)(唐史、唐詩)、康伊娜(中國古代史)、歐愛蓮(性别、階級與工作、中國的服務業、中國的全球化問題)、蒲樂安(20世紀早期中國農村的起義與騷動)、王宇根(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典詩歌、中國傳統文學理論與評論)、井茁(跨文化語言交流)、桑梓蘭(性别與性取向、現代中國文學與影視、台灣研究、中國城市研究)。

印地安那大學盧明頓:
  
白桂思(古老中國的重建、漢語語法、西藏碑文研究、早期佛教傳播、高句麗語言研究)、饒海蒂(中國中學教育、性别教育)、馬克·多林格(Marc dollinger)(中國管理實踐、中國少數民族企業)、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當代中國政治與政治經濟學)、麥宜生(中國社會、法律與社會)、瑞克·哈勃(Rick Harbaugh)(中國經濟、漢字、互聯網經濟)、鮑文德(中國比較政治學、當代新疆問題)、陳林曉慶(當代中國文化與政治、知識轉化)、克里斯托夫·阿特伍德(Christopher Atwood)(蒙古史、中國邊疆史,掌握蒙古語、漢語、法語,可以閱讀滿文、藏文、拉丁文)、包萬寧(國際犯罪學、比較犯罪學、中國青少年犯罪問題與青少年家庭問題)、史伯林(西藏地方史、漢藏關係)。

康奈爾大學:
  
羅斌(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國早期信仰、民俗)、桑高仁(社會人類學、政治經濟、社會組織、中國意識形態)、丁香(Ding Xiang Warner)(漢至北宋前期的文學與文學思想、中古中國思想史與文本研究)、陳兼(中美關係)、倪志偉(中國經濟組織機構、經濟社會網絡)、阿蘭·卡爾森(Allen Carlson)(中國外交政策、中國政治研究)、托馬斯·里昂(Thomas Lyons)(中國的經濟發展與規劃)、潘安儀(中國藝術史)、丹尼爾·布歇(Daniel Boucher)(大乘佛教、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明尼蘇達大學双城:
  
約瑟夫·艾倫(Joseph R Allen)(中國詩歌和詩學、殖民主義攝影、台北城市研究)、李漪蓮(華人移民問題、亞裔美國人研究)、艾仁民(近現代中國經濟、政治、社會與法律、中國經濟史、中國農業)、王力平(中國古代史、現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馬杰聲(現當代中國文學與文化、現實主義小說電影、電影理論、中國的國際影院)、羅吉偉(中國詩歌與詩學、中世紀中國詩歌、佛教、東亞的超自然傳統)。

羅格斯大學:
  
途經怡(中國文學批判、中國文化、中國詮釋學)、史皓元(中國歷史語言、漢語方言研究)、吳應銧(中華民國史)、史蒂芬·沃克(Steven F Walker)(東西方比較文學)、安吉拉·霍沃(Angela Howard)(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中國藝術史)、劉勛(中國近現代道教文化)、田菱(魏晉南北朝詩歌、文學理論和批評、比較詩學)、陸伊莎(Louisa Schein)(苗族研究)、姜濤(佛教、中國哲學)。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
  
倪豪士(中國古典文學,曾翻譯注釋《史記》)、鄭再發(漢語音韻學 )、齊思敏(中國早期宗教哲學文學的文本重構、道家思想、宋代文學)、鮑德威(中國城市史和區域史,濟南通)、鄧大衛(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孟久麗(中國繪畫與版畫藝術、儒學藝術與文化)、林毓生(中國思想史)、董偉(中西建築與室內設計比較研究、中國風水研究)、墨寧(中國政治與政策研究)。

波士頓大學:
  
南樂山(中國哲學、比較哲學、宗教哲學)、白詩朗(中國哲學)、傅士卓(中國內政和外交政策,中國問題專家)、白謙慎(中國書法、繪畫、雕刻)、葉凱蒂 (十九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媒體與視覺文化)、巴菲爾德(歐亞太陸游牧民族及社會進行研究)、李維亞(道教哲學與養生學研究)、魏樸和(中日古典文學比較,掌握12門語言)、梅歐金(Eugenio Menegon)(明清中西交流)。

明德學院:
  
白志昂(John Berninghausen)(中國現代文學)、Thomas Moran(中國現代文學、現代電影)、Carrie Wiebo(中國古代詩歌散文,尤其是唐代文學,目前正在翻譯《酉陽雜俎》)、Weihe Xu(《紅樓夢》研究、中國古代幽默文學)、Huang Du(漢語教學)、Katherine(Youhui) Wang(漢語教學)、Elizabeth Morrison(佛教、道教、民間信仰,尤其是禪宗)、歐愛玲(Ellen Oxfeld)(中國民間文化、人類學)、David Rosenberg(中國當代經濟問題、南海問題)、Jessica Teets(中國社會組織、政治轉型)、Don Wyatt(中國古代至現代的民族認同問題,《宋元研究》主編)。

達特茅斯學院:
  
艾蘭(中國古代思想哲學、古文字學、青銅器)、韓祿伯(中國宗教)、李福(中古道教)、李元華(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電影)、白素貞(Susa Blader)(中國民間口頭傳說,話本研究,明清小說,曾翻譯《七俠五義》)。

賓夕法尼亞大學:
  
夏南悉(中國建築史與城市規劃、中國藝術、中國考古)、梅維恒(佛教通俗文學、中國民間小說與表演,北美敦煌學第一人,敦煌變文、新疆乾屍)、金鵬程(戰國史、中國文化與思想)、王曉珏(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電影)。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夏伯嘉(中西交通史)、伍安祖(明清中國思想史、中國史學史、儒家和比較詮釋學、儒家宗教信仰)、韓瑞(中西現當代文學比較研究、文化研究、醫療史)、龍戴維(晚清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中國西藏穆斯林、中國邊境地區研究)、 埃麗卡·布林德利(Erica Brindley)(中國古代史)

喬治城大學:
  
班凱樂(晚清與20世紀中國史、疾病史、婦女與性别研究、消費文化)、卡法拉斯(Philip A Kafalas)(明清人物研究、戲曲音樂表演語言、明清小說)、佛朗西斯卡·卓(Francisca Cho)(東亞佛教)、杰米·哈福特(Jeremy Haft)(當代中國問題)、米華健(清史、清代新疆史)、穆盛博(近代中國環境史)。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
  
鮑則岳(馬王堆帛書、古代中國神話、音韻學)、康達維(漢賦及六朝文學,翻譯《文選》)、蓋博堅(清史)、余靄芹(中國方言、漢語語法、甲骨文)、韓哲夫(語言學、閩北方言的歷史)、尹沛霞(宋代社會史、文化史、女性史)。

俄亥俄州立大學:
  
馬克·本德爾(Mark Bender)(中國傳統表演及文學、少數民族文學、蘇州彈詞)、鄧騰克(民國時期中國現代文學、大中華歷史記憶)、吳偉克(漢語教育)、陳潔雯(語音學、方言學)、吳妙慧(中國文學與文學史、中國中古文化歷史)、簡小濱(漢語教育、中國近代文學)、夏頌(中國古代傳媒、印刷文化、跨文化研究)、王建琦(漢語教育)。

萊斯大學:
  
司馬富(Richard J. Smith)(中國歷史與文化、比較詩學與全球史)、錢南秀(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思想史、比較文學、東亞文化圈研究)、Steven Lewis(中美廣告文化、傳媒研究)、 Anne C. Klein(藏傳佛教)、黄士珊(佛道視覺文化、宋元繪畫、中國中古時期的視覺文化、跨文化研究、書籍與印刷品研究)、Anne Chao(中國近代史)、白露(Tani Barlow)19-20世紀中國政治、媒體與消費文化、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女性史)。

南加州大學:
  
張錯(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國傳統藝術)、柏清韻(中國與中亞的法律與性别文化、宋元史、儒家思想)、李艷慧(中國語言與語法)、李琛妍(中國與中亞佛教藝術和建築藝術、中國藝術史、亞洲藝術品收藏)。

杜克大學:
  
德里克(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史、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想史、後殖民主義)、劉抗(馬克思主義和美學、全球化、意識形態、中國政治與媒體文化)、羅哈斯(Carlos Rojas)(民族主義與移民問題、視覺文化、女性研究)、洪國鈞(電影史學、電影理論、後殖民理論、文化理論和全球化、台灣、中國電影和其他媒體)。

聖母大學:
  
詹美羅(中世紀和現代佛教思想、華嚴宗、比較神學、神秘主義的神學與哲學)、詹啟華(Lionel Jensen)(儒家思想、當代經濟政治人權、民間傳說、早期中西接觸、比較神話、民族主義)、楊曉山(中國古典詩歌和詩學)、尹成旭(漢語教育)、朱永平(中國虛詞的發展、漢語教育)。

范德堡大學:
  
康儒博(漢魏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道教,曾譯注葛洪《神仙傳》)、布雷特·本森(Brett Benson)(當代中國政治、陸台關係)、特雷茜·米勒(中國美術史、中國古代園林建築)、羅芙芸(清及中國近代醫藥史、城市史、婦女與性别研究)。

德克薩斯大學奥斯汀:
  
張頌聖(中國電影與文學)、李懷印(中國現代史、當代中國政治、經濟與社會、中國古代史、性别與家庭、中國文化與宗教、中國全球化問題)、徐元音(亞裔美國人研究、移民、跨國主義和民族研究)。

堪薩斯大學:
  
馬克夢(明清小說、中國的性文化史、晚清社會與文學中的性别文化結構)、魏克彬(中國早期語言文化、中國出土文獻研究、漢語教育)、魏瑪莎(中國古代女畫家繪畫以及明代佛教藝術)、倪雅梅(書法)。

密西根大學:
  
孟旦(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哲學)、林順夫(詞學)、白一平(上古漢語、音韻學)、唐小兵(中國女現代文學、藝術理論及運動、思想史以及大眾文化、視覺文化研究)。

衛斯理學院:
  
魏愛蓮(中國傳統小說、中國女性寫作的歷史、東亞傳教士)、柯文(中國思想史和中西關係史)、劉元珠(元史、當代中國蒙古西藏問題)、科恩(清史)、劉和平(北宋繪畫)。

衛斯理大學(Weslyan University):
   
安靖如(中國道德與政治哲學)。

紐約大學:
  
羅慕士(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史、中國哲學,翻譯《三國演義》)、麗貝卡·卡爾(Rebecca Karl)(現代中國、中國思想史、婦女與性别研究,著有《毛澤東傳》)、郝益森(早期中國文化中對技術的强調、早期中國科技與宗教的關係,喜愛中國圍棋)、張旭東(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學批判理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電影和知識分子話語權)。

威廉姆斯學院:
  
顧百里(漢語教育)、克瑞恩(中國古代哲學)、德烈費思(藏傳佛教、佛教哲學)、Cecilia Chang(漢語教學)、Christopher Nugent(中國中古文學、文獻研究、歷史記憶)、Li Yu(漢語教學、晚期中華帝國的閱讀)。

匹茲堡大學:
  
羅斯基(中國現代經濟史)、William B. Crawford(中國現代文學、中國商業)、孫珠琴(中國古典詩歌、中西比較文學、中國傳統思想體系、道教美學)、柯麗德(明清貞潔與官僚體系、明清小說)、Yi Xu(漢語語言學、漢語教學)。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
  
何谷理(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法律寫作、翻譯研究)、管佩達(中國佛教和佛教文學、古代女性文學和文化)、陳綾琪(身份政治、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旅游理論)。

布朗大學:
  
賈祖麟(中國知識分子史)、畢嘉珍(中國宋代花鳥畫)、王玲珍(女性文學與女性研究)。

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
  
班大為(中國早期天文學、中國古代思想史、考古天文學,首次推出武王克商於前1046年)、柯鶴立(中國古代出土文獻研究)、吉瑞德(道教、中國神話)。

西北大學:
  
曾佩琳(中國小說、中國藏傳佛教、性别研究、電影和流行文化、中國歷史)、胡素馨(敦煌繪畫與表演藝術)。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田浩(宋元思想史)、柏夷(Madeline Spring)(道教研究、中古語言與文學)、陳懷宇(中國古代史、社會史、近現代學術思想史)、高德耀(六朝文學研究)、黄宗泰(中國語言文學)。

亞利桑那大學:
  
魏雅博(Albert Welter)(宋代禪宗佛教、唐宋經文翻譯文本研究)、吳疆Jiang Wu17世紀禪宗研究、儒學、中國古代思想史、社會史)、劉鳳樨(漢語語言學)、李典(中國文學批判理論、現代中國詩歌與電影、翻譯研究與實踐)、David Pietz(近代中國環境史、中國經濟史)、任海(大眾文化研究、美學、政治哲學)、Fabio Lanza(近現代中國文化與知識分子研究);


科羅拉多大學波德:
  
葛浩文(中英文翻譯,翻譯莫言等當代作家作品)、柯睿(Paul W. Kroll)(號慕白,中古文學,唐詩、漢唐之間的宗教)、祁泰履(Terry Kleeman)(道教天师道及中國民間宗教、道教早期文本)、Tim Oakes(人文地理、當代中國研究、旅游)、李安琪(Antje Richter)(中國上古中古文學)、李孟濤(Matthias L. Richter)(早期中國哲學與政治、校勘學、抄本研究),Colleen Berry (中國文學與藝術、現代中國文化與政治、漢語教學)。


莎拉勞倫斯學院:
  
寧愛蓮(朱子學研究)

伊利諾伊大學香槟:
  
周啟榮(中國思想史、文化史、社會史、書籍史)、傅葆石(現代中國史、香港史、上海地區研究)、蔡宗齊(中國古典文學、語言學、文學批評)、濮安(Anne Burkus-Chasson)(中國藝術史、中國書畫)。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羅威廉(中國新城市史和社會史,喜欢漢口)、梅爾清(清史)。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
  
蕭麗玲(中國畫、印刷文化歷史、戲劇、武俠小說)、李文丹(漢語語言學、漢語教育)、羅賓·維舍(Robin Visser)(中國現代文學、視覺文化、環境研究、城市研究)、岳剛(現代西藏研究、中國的崛起)。

埃默里大學:
  
歐陽泰(中國史,特别是台灣史、明清海上交流)、蔡蓉(現代中國文學、電影、性别研究)、薩拉·麥克林托克(Sara L McClintock)(藏傳佛教)。

喬治·華盛頓大學:
  
沈大偉(中國政策研究)、柏右銘(近現代文學、文學理論、電影研究)。

維吉尼亞大學:
  
司馬安(中國早期文學、思想與社會,中國近現代女性)、羅福林(中國現代文學、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文化)、易社强(中國知識分子、中國近現代史、西南聯大研究第一人)、張聰(宋史、士大夫文化、家庭倫理)。

愛荷華大學:
  
柯傳仁(認知語言學、應用語言學、中文教育)、雷麥倫(中國文學史、中西比較詩學、女性文學、早期白話小說)、沈禾玲(中文教育、漢語字詞與閱讀習得)。

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
  
蔡涵墨(中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宋代史學思想、杜甫研究)、何瞻(宋代散文、游記、歷史地理)、鄧百安(9-12世紀中國思想史、西藏史、中國佛教研究)、陳凡平(中國歷史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中國皮影戲與木偶劇)。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
  
巴鑫(21世紀中印問題,前駐印度大使)、何蔚云(應用語言學、跨文化交流)、魯夫(Gregory Ruf)(中國革命、親屬關係、民族與生態、經典文本研究)。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
  
余紀元(中國希臘比較哲學、儒學)。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
  
賈志揚(宋元史)、陳祖言(中國古典詩歌與詩學、目錄學、儒學)、Manas Chatter Ji(中國當代經濟研究)、柯德席(Nicholas A. Kaldis)(20世紀中國大陸與台灣文學與電影、現代詩歌電影翻譯、漢語教育)、范發迪(東亞科技史、中國環境史、中國地震學研究)。

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裴士鋒(Stephen R. Platt)(17世紀至今中國近現代史、中美關係)、舒喜樂(Sigird Schmalzer)(中國近現代史、科技史、流行文化史)、Richard T. Chu(中國移民史、當代中國史)。

美利堅大學:
  
趙全勝(東亞國際關係、東亞比較政治學)、Jin Y. Park(禪宗、華嚴宗、宗教哲學)。


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
  
羅溥洛(Paul Ropp)(17-18世紀中國社會文化史、中國宗教與信仰、歷史上的黨爭、婦女地位與文學)、Thomas P. Massey(明史)。


曼荷蓮女子文理學院:
  Wang Ying
(明清小說、女性文學、漢語教學)、Calvin Chen(東亞政治經濟、中國政治)。


薩福克大學:
薛龍(Ronald Suleski)(中國近代東北研究、中國近代民間文化,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哈佛研究學社)、薛涌(明清江南研究)。


威廉瑪利學院:
  
鄭敦仁(東亞國際關係、東亞比較政治學)、Kevin Vose(藏傳佛教)、Xin Wu(公元10世紀至今的中國藝術與視覺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環境藝術與建築學)、


波特蘭州立大學:
  
萬安玲(中國書院文化研究、宋明理學)。

馬里蘭大學:
  
邁克爾·朗(Michael H Long)(中國應用語言學、漢語教育)、周明朗(宏觀社會語言學、中國語言與民族問題、白族語言研究、漢語教育)。

布林茅爾學院:
  Paul Jakov Smith
(宋元明社會文化轉型)、姜永琳(明代法律文化史、明代社會史、苗族文化研究)、黄師哲(漢語語言學、漢語教學)。

波士頓學院:
  
陸伯彬(中美外交政策)、蔣興珍(晚清史、明清小說、中英翻譯,曾翻譯《聊齋志異》)。

格林內爾學院:
  
馮進(中國女性史、中國飲食文化、漢語教學、翻譯《陳衡哲早期自傳)、顧史考(Scott B. Cook)(戰國時代思想史及出土文獻,中國傳統音樂、著有《郭店楚簡先秦儒書宏微觀)。

加州整合研究學院:
  Steven Goodman
(藏傳佛教哲學、西藏詩歌、古典西藏文學)、吳怡(中國哲學,師從張其均、吳經熊,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

新墨西哥大學:
  Jonathan Porter
(近代中國史、中歐交流、澳門研究)、Xiang He(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新人)。

特拉華州立大學:
  
程映虹(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文化大革命的國際影響)。

德堡(DePauw)大學:
  
江勇振(中國近現代史,胡適研究)。

維克森林大學:
  
史耀華(漢語教育、中國的現代主義、中國對西方的反應)。

麻省理工學院:
  
鄧津華(清史)。

康乃迪克大學:
  
王冠華(海外華人研究)。

西東大學:
  
梁伯華(近代中國研究)、陳冬冬(應用語言學、漢語教育)。

休斯頓大學:
  
叢小平(二十世紀中國社會、近現代思想史、近現代婦女史、近現代教育史)。

聖約翰大學:
  
陳張婉莘(《老子》研究》)。

凱斯西儲大學:
  
·戈爾斯坦(藏語文研究、近現代西藏研究、當代西藏研究)。

阿勒格尼學院:
  
伍國(清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共產主義運動及政治文化)。

瑪卡萊斯特學院:
  
譚汝謙(中日關係史、東西文化交流史)。

惠特學院:
  
馬立博(中國環境史)。

西方學院:
  
陳錦江(中國近現代史)。

巴德學院:
  Robert J. Culp
(近代教育史)、Li-hua Ying(漢語教學)。

喬治梅森大學:
  
韓倞(中國語言、文化與電影)。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
  
艾志瑞(近代中國災荒問題)。

喬治亞大學:
  
李瑞(Ari Daniel Levine (宋代文化史與思想史)。

佐治亞州立大學:
  
任達(中國現代史、中日關係史)。

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
  Yongtao Du
(中國16-18世紀的空間移動、歷史地理)。

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
  
蘇德樸(Stephen Eskildsen)(道教研究)。

聖托馬斯大學:
  Elizabeth Kindall
14-18世紀中國繪畫)。


香港:
香港科技大學: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傅立萃(中國美術史)、李中清(社會科學史)、崔大偉(中國政治和政治經濟學、中國農村的發展、中美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東亞國際關係)、丁學良(轉型社會、比較發展和全球化)、沙伯力(中國民族關係)、蘇基朗(中國法律史、中國城市史、宋史)、劉光臨(宋代財政史)。

香港大學:
  
饒宗頤(古文字學、敦煌學、經學、古典文獻學、中印關係史、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宗教)、梁其姿(明清社會史、近世社會文化史)、李家樹(中國經學、唐宋詩詞,以及中文語法學,詞彙學和語義學)、單周堯(文字學、音韻學、训诂學、出土文獻、粤方言、《左傳》)、徐國琦(中國國際化歷史)、馮客(中國近代史)、詹杭倫(中國文學史)、韓若蘭(Roslyn Lee Hammers)(東亞藝術與建築、唐至元藝術、藝術理論)。

香港中文大學:
  
科大衛(華南宗族、中國商業史、香港史、中國各地之地方史、歷史人類學,有可能是全世界課題經費最充裕的人文學科學者。)、李歐梵(近現代文學文化研究)、丁新豹(晚清外銷畫、香港華人社會史、廣州及澳門歷史)、陳方正(中國科技史)、溫偉耀(宋代儒家道德哲學)、鄧思穎(漢語言)、劉笑敢(中國哲學)、馮勝利(韻律句法學、訓詁學、歷史句法學、對外漢語教學)、林慶彰(經學、日本漢學、圖書文獻學)。

新亞研究所:
  
劉楚華(古代思想與文化、佛教與文學、莊子、戲曲藝術與文學)、陳志誠(中文教育、中國古典文學)、鄺建行(辭賦學)、盧雪昆(新儒家哲學、道家哲學)、宋敘五(中國經濟史)、李銳清(中國古代詩歌和詩學)、鄭炯堅(荀子研究)。

香港浸信會大學:
  
陳致(經學與先秦歷史文化、史傳文學、中國古代詩詞、兩周金文、清代學術)、盧鳴東(經學、中韓禮學比較研究)、劉楚華(古代思想與文化、佛教與文學、莊子、戲曲藝術與文學)、費樂仁(西方傳教士漢學研究,中西哲學對比)。

香港城市大學:
  
張隆溪(中西比較文學及跨文化研究)、范家偉(中國醫學文化史、中國科技史、魏晉南北朝史、秦漢史)、鄭培凱(二十世紀崑曲傳承、12-17世紀陶瓷下西洋、茶與中國文化、經典翻譯與文化思維)。

香港嶺南大學:
  
戴仁柱(宋史)、蕭欣浩(戰國文字學)、馮建明(中美關係史)、史耐夫(中英關係史)。

香港理工大學:
  
朱鴻林(中國近世尤其明代的思想、社會及政治歷史、宋明理學經典、明人文集)、黄居仁(理論語言學、漢字義符系統、譚景輝(近現代中外交流產生的文化現象)。

台灣: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黃進興(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史學理論)、王汎森(明清及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林富士(中國古代宗教史、醫療史)、陳弱水(中國思想史、唐史)、邢義田(秦漢史)、臧振華(台灣考古、東南亞考古、水下考古)、王明珂(族群認同與歷史記憶、中國民族歷史人類學研究)、劉淑芬(六朝史、中古宗教社會史)、林素青(戰國文字、簡牘文字)、陳鴻森(中國經學史、清代學術史、文獻學)、劉益昌(聚落考古學、台灣考古)、范毅軍(明清社會經濟史)、李建民(古代禮俗史、醫療史)、邱仲麟(明清社會史、醫療史)、李宗煜(古文字學)、陳光祖(科技考古、科技史)、黄銘崇(上古史、建築史)、李匡悌(聚落考古學、生態考古學)、陳維鈞(東南亞考古、行為考古學)、陳玉美(考古學理論、民族考古學)、鐘彩鈞(宋明理學)、王璦玲(中國古典戲曲、文學批評與理論、明清文學與士階層文化)、胡曉真(明清敘事文學)、吕妙芬(明清學術思想史)、石守謙(中國藝術史)、黄克武(中國近代思想史)、康豹(中國宗教)、洪金富(元史)、張琨(漢藏語言學、中國方言學)、李貞德(中國婦女史、文化史)、吳汝鈞(佛學、儒家、老莊道家哲學、京都哲學、現象學、歷程哲學、純粹力動現象學)、劉錚雲(明清社會史)、柳立言(宋史)、陳永發(中共黨史)、陳國棟(經濟史、明清史、臺灣史)、林滿紅(中國近代史)、顏娟英(美術考古)、于志嘉(明史)、何漢威(中國近代經濟史)、蔡哲茂(甲骨文、金文)、祝平一(中西交通史、科技史)、林玫儀(詞學、古典文學批評、敦煌學、陶淵明詩)、李尚仁(科技史、醫療史)、張谷銘。

國立台灣大學(2015.12):
  
古偉瀛(中國近代天主教會史和史學方法)、甘懷真(中國古代政治史、禮制與皇帝制度研究、東亞王權與儒教)、吳展良(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宋代學術與思想史)、陳弱水(隋唐五代史、中國思想史、比較思想史)、周婉窈(台灣史)、李文良(台灣史)、吕紹理(臺灣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城市史)、陳國棟(中國經濟史、明清史、國際貿易史、東南亞史)、陳翠蓮(戰後台灣政治史、日治台灣政治史)、張嘉鳳(中國天文史、中國醫學史)、方震華(宋史)、王遠義(近代中西思想史、中國學術思想史、中西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衣若蘭(中國女性史、明清社會文化史、中國史學史)、劉巧楣(西方藝術史、中國藝術)、徐雅理(中國青銅時代的考古美術、宋代物質文化)、張慧宏(中西文化交流)、傅佩榮(老子哲學)、李賢中(中國哲學思想方法、先秦名家哲學、墨家哲學、中國邏輯學)、杜保瑞(宋明理學、易學)、蔡耀明(大乘佛學)、佐藤將之(儒家哲學)、林明照(先秦儒道哲學、魏晉玄學)。

國立政治大學(2015.12):
  
劉祥光(宋史、中國近代社會文化、教育史)、劉維開(中國近現代史、近代中國政治制度史、民國檔案與史料)、王德權(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社會史)、彭明輝(近現代中國史學史、史學理論與方法)、周惠民(中德關係史)、薛化元(憲政史、臺灣史、近代思想史)、羅彤華(社會經濟史、隋唐史、法制史、敦煌吐魯番學)、楊瑞松(中國思想文化史、心理史學、史學理論)、朱靜華(中國繪畫史、中國現代繪畫史、博物館學)、劉季倫(明史、中國通史、中國思想史、明清思想史、中國現代思想史)、陳秀芬(明清史、醫療史、文化史)、金仕起(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醫療史、中國古代社會史)。林鎮國(佛教哲學、唯識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5.12):
  
陳豐祥(中日關係史)、吳文星(台灣史)、朱鴻(明史、明代政治史、明清陵寢文化、明清古籍文物)、呂春盛(魏晉南北朝史、中國中古史)、劉紀曜(中國近代思想史)、陳登武(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中國法制史、影視史學)、葉高樹(清史)、蔡淵洯(台灣史、中國社會史)、吳志堅(中國近代史)、陳慧芬(中國現代史)、邱榮裕(台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史、客家文化研究)、石蘭梅(中國上古史、中國古代藝術史)、陳健文(中亞及北亞史、東西交通史、秦漢史)、陳昭揚(金史)、潘朝陽(兩岸及東南亞儒學研究、區域地理思想)、張昆將(東亞儒學、中日思想比較研究)、江柏煒(海外華僑研究、僑鄉研究、東亞建築與城市)、藤井倫明(宋明理學)、潘鳳娟(近現代中西文化交流、歐美漢學、經典翻譯與詮釋、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國立清華大學:
  
李弘祺(東亞教育史、中國教育史、比較史學、宋代文化史)、黄一農(科技史,軍事史,術數史,東西文明交流史,季風亞洲史,考古學,宗教學)、李卓穎(明清思想史、文化史、近代地方史)、賴瑞和(唐代官僚體系、唐代物質文明和日常生活、唐朝與東西方的交流、西方漢學、中國書目學)、鐘月岑(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代科學史與公衛史、中日外交與文化交流史、思想文化史、性別與社會史)、廖咸惠(宋史、社會文化史、民間宗教與信仰)、馬雅貞(近世與明清江南城市文化研究、圖像史、藝術史)、楊儒賓(中國思想史)。

佛光大學:

萬金川(佛教文獻學)

台北城市大學:

江燦騰(明清佛教史、近代中國佛教史、台灣佛教史、儒佛之爭)

天主教輔仁大學:
  
林桶法(台灣史、歷史文獻學、中國現代史)、戴晉新(先秦史、中國史學史、史學方法與理論)、陳君愷(先秦史、宋史、中國科技史、台灣近現代史)、克思明(中國現代史、中國共產黨運動、國共關係史)、張四德(美國華人史)、米丹尼(Daniel McMahon)(清史、中國邊疆史、國共關係史)、陳方中(中國基督教史、中西交通史)、高郁雅(中國新聞史、近現代政治社會史)、張省卿(中西文化交流、殖民建築)、陳識仁(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城市史、歷史地理、史學史)、許毓良(清代軍事史、清代社會史、台灣史)、陳福濱(兩漢哲學、宋明理學)、張家焌(道家哲學、中國哲學)。

中國文化大學:
  
黄沛榮(周易學、古文字學、古文獻學)、林冠群(中國民族史、藏族史)、桂齊遜(隋唐五代史、中國史學史、中國法制史、中國通史)、陳清香(中國美術史)、陳立文(中國現代史、口述史)、賴福順(清史、清代台灣史、中國文化史)、羅獨修(中國上古史、中國上古文獻研究、中國文化史、中西思想與科技發展)、張瑞德(中國文化史、中國現代化問題)、王明蓀(遼金元史、宋史、中國文化史、史學史)、嵇若昕(中國文化史)、王大智(中國美術考古、中國藝術思想史、中國文化史)、羅緯中(中國書法史、古書畫鑑定、金石學)、許賢瑤(台灣近代史)。

國立中央大學:
  
司徒琳(十七世紀中國政治與思想史、東亞與世界史研究、中國文獻學與史料學)、汪榮祖(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文化史)、王成勉(明清史、中美關係史、基督教在華研究)、周振漢(明清社會史、國民政府時期政治史)、李力庸(台灣農業發展史、台灣社會經濟史)、齊茂吉(中共黨史、兩岸關係史)、吳學明(台灣開發史、客家文化研究、台灣文化史)、鄭政誠(近代台灣史、區域研究)、周芳美(中國藝術史)、朱建民(宋明理學)、湯祖漢(儒學與康德哲學,牟宗三學生)。

國立中正大學: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政治史、碑志研究)、楊維真(中國近現代政治史、中國軍事史)、孫隆基(中美文化,擅長以心理學分析手法研究歷史)、雷家驥(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古民族史、中國史學史、史學名著)、廖幼華(隋唐五代史、魏晉南北朝史、歷史地理)、李淑卿(中國藝術史、台灣藝術史)、李若文(台灣史、文化比較研究)、宋存勛(宋代社會史、宋代財政史)、甘德星(清史、內陸亞細亞史、清代檔案)、張秀蓉(明清史)、張建俅(戰後台灣史、中國近代社會史、租借史)、宋振宏(中國中古史、北亞草原民族歷史文化、中國史學史)。

東吳大學:
  
王秋桂(傳統戲曲、民間傳說、宗教儀式、西方漢學)、黄兆强(中國史學史、史學研究方法、中國歷史文獻學、清代學術史)、徐泓(明清社會經濟史、中國城市史)、蔣武雄(遼金元史、明史、中國邊疆史、中國古代生活史、中國災荒救濟史)、關玲玲(中國現代史、民國政治史)、李聖光(中西交流史、晚明文化社會與思想)、劉龍心(中國近代史學史、學術思想史)、何萍(中俄外交史)。

國立中興大學:
  
吳政憲(日治台灣時期電力史、通訊史)、羅麗馨(明清社會經濟史)、吳昌廉(秦漢史、簡牘學、史學史)、王良行(中國經濟史)、宋德喜(北朝隋唐史、中國古代社會史、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史)、林正珍(史學理論、中國近代思想史)、林時民(中國史學史)、王明珂(中國少數民族、游牧社會、歷史人類學)、劉瑞寬(中國藝術史、中國近現代史)。

國立成功大學:
  
林瑞明(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文學史)、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王健文(先秦思想與社會史)、陳梅卿(台灣宗教史)、鄭永常(中越關係史、明史、東南亞華人史、中國海貿史)、陳玉女(明代佛教史、明代社會史)、劉靜貞(宋史)、林德政(中國現代史、國共人物與戰爭、口述歷史)、鄭梓(現當代台灣史)。

東海大學(2015.12):
  
蔡仁厚(先秦儒學、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丘為君(中國思想史、史學方法與理論、近代中國)、唐啟華(中英關係史、中國近代史、中國外交史)、張榮芳(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史學史、中古社會史)、翁育瑄(唐宋史、家族史、婦女史、法律史)、林顯庭(中國美學、魏晉哲學、六朝佛學)、蔡家和(清初哲學、易學、老莊哲學、宋明理學)。

國立交通大學:
  
劉紀蕙(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東亞現代性思想、視覺文化與跨藝術研究)、陳光興(亞洲文化研究、東亞學術思想與知識狀況、去殖民理論)、朱元鴻(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理論、文化研究、都市民族志)、邱德亮(文化史比較研究、史學理論與史學寫作、飲食文化史)、陳奕麟(文化研究、社會理論、歷史變遷)、王智明(亞洲現代思想)。

國立台北大學:
  
陳俊强(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中國法律傳統)、蔣義斌(史學史、中國思想史、宋史)、李朝津(史學研究方法、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東亞外交文化史)。

淡江大學:
  
黄建淳(中國玉器研究)、楊育鎂(中國通史、遼金元史)、王樾(中國近現代史、清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林煌達(宋史、中國政治制度史)、吳明勇(台灣史)。

慈濟大學:
  
林安梧(中國哲學、比較哲學、宗教哲學、佛儒爭論)。

元智大學:
  
詹海雲(中國儒學、清代學術史)。


  
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
  
王賡武(現代中國史、國族主義、海外華人、華人移民)、丁荷生(Kenneth Dean)(中國民間宗教與廟宇文化)、李焯然(明代歷史與文化、中國傳統傳統文化與價值觀、東亞儒學、華人宗教與民俗)、許齊雄(明清思想史、明代北方地域研究、宗族組織研究、宋明理學、帝國晚期國家與社會關係)、林立(唐宋詩詞、清詞及民國時期詞的寫作、海外華人社區古典詩詞寫作)、李志賢(唐代賦税與經濟史、武則天研究、海外潮人歷史與文化、潮州善堂研究)、李子玲(中文代詞、中文贊美詞、代碼轉換、漢語教育)、勞悦强(儒家思想、早期道家思想、佛教故事、佛教在中國的同化與文化互滲、古代女性生活)、王昌偉(宋明清思想史、軍事史、地方史、福建社群的跨國網絡)、潘秋平(上古漢語語法、漢語歷史語言學、新加坡華語)、石毓智(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蘇瑞隆(漢及六朝文學、賦、志怪小說與傳奇、民間信仰與道教)、黄賢强(近代中國民眾抗爭與抵制運動、清末政治文化社會轉化、東南亞美國與澳洲華人比較研究、東南亞客家領袖與社會、英屬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華人研究)、容世誠(1617世紀中國戲劇、粤劇)。

南洋理工大學:
  I,Lo Fen
(古詩與視覺藝術、蘇軾研究、國畫中的文學、東亞與中國的文化、文學交流)、郭淑雲(敦煌學、中國方言、中國古典戲劇、中國現當代文學)、柯思仁(文學理論、新加坡文學、新加坡戲劇史)、關詩珮(中國近現代文學、翻譯研究、英國漢學)。
新加坡佛教學院
紀贇(西方佛學研究、中國佛教史、印度佛教史)


 
日本:
東京大學:
户川芳郎(中國古代史,儒學)、川原秀城(東亞思想史、科技史)、大木康(中國明清文學、明清江南社會文化史)、斯波義信(宋代商業史、華僑及華人研究)、馬場紀壽(古代印度佛教與上座部佛教)、溝口雄三(中國思想史)、小寺敦(先秦時代的家族和家族關係)、土屋太祐(中國佛教思想史)、大野公賀(民國時代的文學與文化)、中西俊英(唐代華嚴佛教)、平山久雄(漢語言語音學)。

京都大學:
  
冨谷至(樓蘭文書、中國制度史、中國民族學、中國思想史)、夫馬進(中國明清社會史、東亞關係史)、吉川忠夫(中國古代思想史)、林巳奈夫(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考古)、池田秀三(漢魏時期學術思想)、辻正博(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夏本文雄 Fumio Enomoto (佛教史、佛教文獻)

大阪大學:
森安孝夫(中亞史、西藏史)。

日本東北大學:
高僑睦美(漢魏六朝道家思想)、佐竹保子(中國古典文學)。

慶應義塾大學:
  
國分良成(近現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親華)、川本邦衛(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藏語研究)、岡晴夫(中國戲劇史)、藤田祜賢(中國文學史)。

早稻田大學:
  
稻畑耕一郎(中國古代文學、歷史考古及民俗文化)、毛里和子(當代中國政治與對外關係、中俄現當代史、東亞國際關係)、福井文雅(中國思想宗教史)、芦田孝昭(中國古典文學、聞一多研究)、平林宣和(中國戲曲史)、澤田瑞穗(中國古代文學、古代哲學)。

日本中央大學:
妹尾達彦(唐史)。

神户大學:
村井恭子(隋唐史)。

九州大學:
  
荒木見悟(明朝儒學與佛學思想史)。

立命館大學:
松本保宣(唐宋史)。

私立日本東海大學:
  
千葉榮(中日關係、中日文化)。

新瀉大學:
關尾史郎(敦煌學)。

明治大學:
  
氣賀澤保規(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德田武(中國古典文學)。

愛知大學:
水野明 (中日關係史專家,明清基督教史)、安本博(中國哲學史)、中島敏夫(中國文學史)、加加美光行(中國近現代史)。

關西大學:
小島佑馬(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松浦章(東亞海洋史)、陶德民(日本漢學研究、中日關係)。

信州大學:
久保亨(中國近現代史)。

日本西南學院大學:
王孝廉(中國神話研究)。

創價大學:
池田溫 (中國中世紀史、前近代東亞文化交流史、敦煌吐魯番學)

追手門學院大學:
伊原澤周(中日關係史)。

立正大學:
岩本篤志(魏晉南北朝史)。

上智大學:
顧琳(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創價大學
辛島靜志 Karashima Seishi (漢譯佛典語言學、佛教文獻學、跨語言文獻比較研究)、船山徹 Toru Funayama (漢譯佛典語言學、佛教文獻學、跨語言文獻比較研究)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紀豐員(中國現當代文學)、梅約翰(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佛教哲學、新儒學)、杜博思(中國當代地方宗教、民間秘密宗教)、白杰明(中國文化史、中國思想史、中國近現代史,出版多部中文雜文集)、Benjsmin Penny(中國現當代宗教與精神運動,研究法輪功與氣功熱潮)、Jane Golley(中國經濟的轉型與過渡)、鄧利杰(中國城市與城市社會,包括社會治理、移民、中產階級、房地產與不平等問題)。

悉尼大學:
泰韋斯(中國現當代史,毛澤東研究)、Linda Tsung(漢語語言學、漢語教學、中國的政治社會變遷)、趙曉寰(中國古代通俗文學、民間信仰)、聶依文(Joyce Nip)(新媒體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王偉(中英文比較語言學)。

昆士蘭大學:
  
黎志剛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莫納什大學:
  
孫萬國(中國現當代史)。

拉特羅布大學:
  
費約翰(中國現當代史,中國問題專家)。

英國:
牛津大學:
  
柯律格(中國美術史尤其是明清物質文化)、杰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漢代墓葬裝飾、青銅器及其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現任牛津大學副校長、墨頓學院院長)、拉納·米特(Rana Mitter)(當代中國民族關係、中日戰爭、冷戰遺留的歷史社會問題、當代中國問題)、許慧文(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政治制度、政治歷史、地方政府機構、公民政治參與、政治競爭)、田海(宗教現象、民族認同問題、口頭文化、社會組織)、卜正民(明史)、麥笛(中國文化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文獻學)、司馬懿(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文學史)、左冠明 Stefano Zacchetti (佛學研究)

劍橋大學:
  
魯惟一(秦漢史)、麥大維(唐史)、胡思德(中國早期文明、先秦思想與宗教、早期中國史、中國古典文獻學)、方德萬(1949年前中共黨史、現代中國戰爭、1850-1950年的中國全球化問題、太平天國起義至國共內戰)。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賀麥曉(中國現代文學)、斐達理(中國古典文學)、傅熊(中國古典哲學、早期文學評論、西方漢學史)、馬嘯寒(Shane McCausland )(中國古代書畫)。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Michael Hoeckelmann
(中國古代哲學、中國3-11世紀歷史社會學、宦官研究、中國宗教)。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王斯福(人類學理論與中國民宗教、各文明之比較研究與歷史人類學)。

愛丁堡大學:
  
杜博娜(中國現當代文學、中英翻譯)、費南山(晚清知識文化轉移、現代中國歷史戲劇,曾翻譯高行健的作品)。

諾丁漢大學:
  
姚樹潔(當代中國經濟問題研究)。

紐卡斯爾大學:
  
史懷梅(Naomi Standen)(五代十國少數民族史、遼史)。

法國:
巴黎第七大學(巴黎大學)
謝和耐(中國社會史、文化史、科技史、敦煌學、中國與基督教關係史)、吳德明(漢代文學)、陳慶浩(宋史、紅學)。

巴黎第三大學(巴黎大學):
程紀賢(唐詩)。

巴黎國立高等學院:
侯思孟(中國古代詩歌、中國哲學)、桀溺(漢代詩歌)、戴仁(文獻學、金石學)、程艾蘭(中國思想史、經學)、杜瑞樂(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人類學)、潘鳴嘯(中國當代史,尤其是知青問題)、童丕(敦煌社會經濟文書,尤其是借貸契約和寺院账簿)。

法蘭西學院:
  
魏丕信(中國現代史)。

國立遠東學院(EFEO):
  
秦建明(Marianne Bujard)(中國民間宗教與民俗)、郭麗英(中國佛教,獲1995年儒蓮漢學獎)、華瀾(Alain Arrault)(中國道教研究、民間社會)、米蓋拉(Michela Bussotti)(中國文化史、中國書籍出版史、道教研究,獲2003年儒蓮漢學獎)、陸康(Luca Gabbiani)(中國近代史)、任谷岚(Fabienne jagou)(漢藏交流史、漢藏關係史)、柯蘭(明清海洋史)、傅飛嵐(中國道教史)。


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王論躍(王廷相研究、中西比較符號學)、蕭小紅(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職業協會及其政治影響)、黎北嵐(Penelope Riboud)(拜火教、突厥史、粟特人研究)、Arnaud Arslangul(漢語言法學、漢語教學)、莊雪嬋(Catherine Capdeville-Zeng)(中國民間戲曲,大陸出版其作品《逢場作戲》)、楊志棠(漢語語音學、漢語教學)、Vincent Durand-Dastes(中國古典文學與宗教)、Jean-Francois Huchet(中國經濟改革研究)、Francoise Kreissler(納粹時期中國的德國人)、柯理思(Christine Lamarre)(漢語語言學)、何碧玉(Isabelle Rabut)(當代中國文學與翻譯,曾翻譯畢飛宇的作品)。


巴黎高等研究應用學院:
  
馬頌仁(遼金政治、宗教史,契丹民族研究、全真教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史、漢語字義分析)。

波爾多第三大學:
雷威安(明清小說)。

德國:
波恩大學:
  
顧彬(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和中國思想史)、莫宜佳(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管錐編》)、賓格爾(中國法律史)。

海德堡大學:
  
魯道夫·瓦格納(中國哲學,王弼的《道德經注》)、紀安諾(早期中國的寫本文化、制度、社會結構和日常生活)、雷德侯(中國藝術史)、張郎郎(中國當代文學)。

慕尼黑大學:
傅海波(宋史、馬可·波羅研究)。

哥廷根大學:
  
施寒微(中國古代文學、佛學)。

萊比錫大學:
  
柯若樸(中國宗教)。

漢堡大學:
  
傅敏怡(中國古文字文獻、宋明理學、佛學、中國現代史)。胡海燕(佛學研究)

慕尼黑應用語言大學:
  
吳漠汀(中國近現代文學、跨文化交流)。

瑞典:
斯德哥爾摩大學:
  
馬悦然(古漢語、音韻學、中國方言、中國當代文學)、羅多弼(中國思想史)、陳安娜(中國當代文學)。

比利時:
魯汶大學:
  
鐘鳴旦(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史)、戴卡琳(中國古代哲學及現代哲學)。

荷蘭:
萊頓大學:
  
柯雷(Maghiel van Crevel)(中國當代詩歌、中文翻譯)、田海(Barend ter Haar)(中國文化史、宗教史、秦至南北朝期間文學)、彭柯(中國海外移民研究、中國黨校發展)、伊維德(中國傳統鄉土文學、早期中國戲劇、中國傳統敘事詩歌、明清女性文學)、司馬翎(Rint Sybesma)(漢語言學)、魏希德(中國思想史、政治文化、城市與環境史、比較歷史研究法、人文數字研究法)、何安娜(帝國晚期歷史與文化、全球歷史、瓷器與江西窑址研究))、葉波(Paul van Els)(古漢語、中國哲學,先秦諸子)。

瑞士:
日內瓦大學:
  
張宇(中國的死刑、清末至今中國法律制度、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中文翻譯、中國現代文學)、左飛(Nicolas Zufferey)(中國古代儒學、王充研究、中國古代文學與史學、漢史)。

蘇黎世大學:
  
畢鶚(金文、音韻學)。

丹麥:
哥本哈根大學:
  
柏思德(中國當代史)。

加拿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歐大年(中國民間宗教)、陳金華(東亞佛教)、丘慧芬(唐宋社會史、現代中國社會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阮思德(明清文化史)、施杰瑞(清代古典詩歌,葉嘉瑩之徒)、森舸瀾(中西宗教哲學比較、中西方人權思想比較、古漢語研究、先秦諸子)、史愷悌(明清小說與戲劇)。

多倫多大學:
  
沈清松(中國哲學、儒道思想、現象學、科技文化與宗教,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主任)、劉千美(Johanna Liu)(中西美學)、孟悦(敘述學、意識形態分析、都市文化、科學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以及文學和文化批評)、Linda Rui Feng(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城市史)、王曉薇(Hsiao-wei Wang Rupprecht)(中國現代小說與電影,漢語教學)、Graham Sanders(中國古代詩歌)、吳一慶(文革與毛時代的中國歷史、社會、文虎與正式)。

麥吉爾大學:
  
葉山(Robin D.S. Yates)(早期中國的歷史傳統、史學理論、中國詩歌、中國科學技術)、關玉琳(Gwen Bennett)(中國考古與東亞考古、景觀考古學、博物馆學、絲綢之路研究)、方秀杰(Grace Fong)(中國古典詩歌、文學理論與批判、性别與女性書寫)、Jeehee Hong(宋元的視覺文化與儀式藝術)。

維多利亞大學:
  
李嘉琳(Kathlyn Maurean Liscomb)(藝術理論、中國書畫、藝術社會史)。

  
部分海外學者中文譯名參照柯若樸(Philip Clart)的《西方學者的中文譯名》l
  
感謝 沈體凡 先生在法語方面給予我的無私幫助;
  
轉載請注明出處。